支循環可維持缺血半暗帶,在血運重建前限製梗死核心區擴大,但基線側支循環對血管內治療後出血性轉化(HT)的影響尚不清楚。一項來自2個卒中中心的協作研究連續納入222例因急性腦缺血接受血管內治療的患者,根據血管造影側支循環分級和血運重建情況[心肌梗死溶栓試驗(TIMI)血流分級]進行分組。
支循環可維持缺血半暗帶,在血運重建前限製梗死核心區擴大,但基線側支循環對血管內治療後出血性轉化(HT)的影響尚不清楚。
一項來自2個卒中中心的協作研究連續納入222例因急性腦缺血接受血管內治療的患者,根據血管造影側支循環分級和血運重建情況[心肌梗死溶栓試驗(TIMI)血流分級]進行分組。
接受血管內治療後,103例患者發生HT,其中42例有症狀,各組患者HT情況見圖。多重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侵入性治療[血凝塊取出、纖溶聯合機械治療及血管內治療前靜脈溶栓的比值比(OR)分別為2.558、3.618和2.085]、側支欠佳但實現血運重建(OR=2.666)及血糖水平(OR=1.007)是HT的獨立預測因子。
總之,側支循環強烈影響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療性血運重建後HT發生。因此,基線血管造影了解側支循環可能改進急性腦缺血治療決策。
作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David S. Liebeskind(戴維·利貝斯金德)等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