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進行性肌陣攣癲癇患者口服苯妥英鈉致非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高樂虹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09-01
導讀

         患者女性,16歲,因發作性抽搐、智力下降2年餘、加重2個月入院。入院診斷為進行性肌陣攣癲癇(PME),非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NCSE)。

  病曆摘要

  患者女性,16歲,因發作性抽搐、智力下降2年餘、加重2個月入院。

  患者2年前無誘因出現發作性全麵強直陣攣發作,約1次/月,智力進行性下降,學習困難;半年後在情緒激動、緊張、害怕時出現發作性肩部及雙上肢抽動。外院診斷為症狀性癲癇,予丙戊酸鈉(0.2 g,q 8h)和氯硝西泮(1 mg,qd)治療,無明顯好轉;2個月前,換用苯妥英鈉(0.15 g,q12 h)治療,1周後症狀加重,全麵強直陣攣發作為1~2次/日,肩部及雙上肢抽動每天數十次,並出現反應遲鈍、精神萎靡及頻繁眨眼。

  神經係統檢查 神誌清楚,反應遲鈍,雙上肢腱反射正常,雙下肢腱反射活躍,共濟運動檢查不合作,雙側病理征未引出。

  輔助檢查 視頻腦電圖(EEG)示重度異常,全導持續性棘慢波節律,並監測到眼瞼肌陣攣和肌陣攣發作;頭顱磁共振成像未見明顯異常;苯妥英鈉血藥濃度10.78 μg/ml。

  入院診斷 進行性肌陣攣癲癇(PME),非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NCSE)。

  治療入院後立即將苯妥英鈉減至0.05 g,bid,並於2天後停用;同時予丙戊酸鈉(0.3 g,q8 h)、左乙拉西坦(0.25 g,q12 h)及氯硝西泮(1 mg,q12 h)治療。

  患者未再出現全麵強直陣攣發作,眨眼及肌陣攣發作漸減少,第3天完全消失,共濟運動檢查正常,回答問題較入院時好轉,韋氏智力測驗16分,為重度智殘。第4天,苯妥英鈉血藥濃度1.53 μg/ml;第6天,複查EEG示額、中央及頂部導聯散在高幅3~4 Hz棘慢波和慢波。肌肉及皮膚活組織檢查均正常。住院12 天,病情平穩出院。

  討論

  PME是一組少見的、與遺傳代謝異常密切相關的癲癇綜合征,常於兒童晚期或青春期起病,以對外界刺激敏感性肌陣攣、全麵強直陣攣和失神發作為特點,伴進行性神經係統功能惡化(癡呆、共濟失調、不同的局灶性神經係統體征)。

  本患者出現全麵強直陣攣、肌陣攣發作及智能進行性減退,符合PME診斷。

  目前,PME治療藥物與肌陣攣癲癇相同,主要為以丙戊酸和氯硝西泮控製癲癇和肌陣攣,並避免應用加重肌陣攣的藥物如苯妥英鈉和卡馬西平等。

  本患者在外院被診斷為“症狀性癲癇”,予苯妥英鈉治療。在應用苯妥英鈉後,患者癲癇發作加重,並出現反應遲鈍及頻繁眨眼,EEG檢查示全導持續性棘慢波節律,診斷為NCSE。在苯妥英鈉迅速減量並停用後,癲癇發作明顯減輕,意識狀態好轉,EEG示散在棘慢波和慢波。

  在診斷過程中,肌陣攣發作常易被忽視而造成誤診或漏診,並使用不恰當的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治療。在常規劑量和血藥濃度正常情況下,苯妥英鈉即可導致PME發作頻率增加,使病情進一步加重。金通(Genton)等報告苯妥英鈉治療肌陣攣癲癇16例,其中6例(38%)發作頻率增加。因此,在遇到青春期發生癲癇的患者時,醫師應仔細追問其有無身體突然抖動、自覺“打冷戰”及手中物品(如鋼筆、筷子等)被突然甩出等表現,如有上述表現應警惕肌陣攣癲癇可能,以減少誤診或漏診。

  NCSE是癲癇持續狀態的一種類型,是指EEG呈長程癇性活動而臨床表現為非驚厥性癲癇發作、行為和腦力活動遲緩、意識障礙、有時呈木僵或昏迷的狀態,病死率為30%~47%。在癲癇患者用藥不當或更換藥物時,極易發生NCSE,且由於其臨床特征不典型,即使既往有癲癇發作史,在不做EEG情況下仍常被漏診,應引起高度重視。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