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ISC2015:卒中急性期治療應思考的七件事

作者:國際循環 來源:《國際循環》編輯部 日期:2015-02-15
導讀

小結:與標準治療相比,如果治療在卒中發作6 h後開始,血管內治療可改善部分主動脈血管閉塞患者的預後。2014年北美Solitaire急性卒中登記處的NASA注冊研究顯示,球囊引導導管可以改善使用Solitaire設備的患者的血運重建及臨床療效。

  編者按

  時間就是大腦,卒中急性期治療醫生應注意哪些問題?美國當地時間2月11日1:35pm~2:45pm國際卒中大會(ISC)現場,7位專家從療效、療法、時間窗、規範化、安全性、患者轉運以及衛生經濟學7個方麵對該問題進行剖析。如何治療有效、治療時機如何把控、如何評判臨床數據準確性、如何兼顧治療安全性、怎樣讓更多患者從中獲益,都是需醫生思考的重要問題。

1、治療有效性和時間窗

辛辛那提大學神經科學研究院 Joseph Broderick

血管內治療可有更多獲益

  早期對血管內治療的研究樣本量均較小,共有5項動脈內治療的Meta分析。患者改良Rankin評分為0~2,在6 h或24 h內接受動脈內治療溶栓,治療組包括動靜脈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肝素以及尿激酶(UK),隨訪3~12個月,患者生活質量總體有所改良。但這些研究中,僅有PROACTⅡ研究樣本量適當,且沒有研究比較4.5 h內動脈內tPA和靜脈內tPA溶栓的效果,超過4.5 h的溶栓效果並未獲得明確證據。

  本次大會上公布的IMS Ⅲ,SYNTHESIS和MR RESCUE研究的主要終點結果均為陰性。研究局限性在於:①最低限度地使用支架回收器;②IMS Ⅲ研究的CTA應用率近50%,SYNTHESIS研究應用率為30%;③MR RESCUE研究中,患者入院造影到接受血管內治療的時間延遲過長。但IMS Ⅲ研究發現,重症卒中患者能從額外的血管內治療中獲益。與僅接受靜脈tPA溶栓治療相比,動脈閉塞的患者接受血管內治療後,Rankin量表評分顯著改善(P=0.01)。尤其對頸內動脈閉塞的患者,血管內治療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mRS)。

小結:與標準治療相比,如果治療在卒中發作6 h後開始,血管內治療可改善部分主動脈血管閉塞患者的預後。

時間窗和預後研究

  再灌注時間窗和預後顯著相關,據統計,患者從入院到接受血管內治療平均需325 min。會上公布的幾項研究顯示,時間控製在4.5 h內,患者預後改善更多(表1)。

表1.幹預時間窗和患者預後的關係

小結:越早開通血管,潛在獲益越多,不良反應越少。縱觀大會公布的幾項研究,持續分析ESCAPE和IA EXTEND研究采用的側支循環和灌注影像檢測及結果,可進一步明確哪些亞組會有更多獲益。

2、栓塞血管再通效果

巴塞羅那瓦爾德希布倫醫院Marc Rib

  既往多部相關指南推薦,最佳溶栓時間窗為4.5 h。本次大會上公布的IMS Ⅲ研究的血管開通時間為208 min,完全再通率為40%;MR CLEAN研究時間窗為260 min,完全再通率為59%。然而隨訪3個月後,IMS Ⅲ研究組患者預後較好(mRS 0~2)為43%,而MR CLEAN研究組患者預後好者僅33%。

  有研究顯示,盡管急性卒中後通過血管內治療實現血管再通,梗死現象依然在增加。新研究顯示,與血管再通相比,再灌注是隨訪新發梗死更準確的預測因子,原因可能是溶栓治療後再灌注會對大腦造成損傷。

小結:及時再通栓塞血管依然獲益最多,但醫生應考慮再通率和手術時機,有時也需權衡是否有必要進行再通,若患者基線水平即屬於中度病變或已超過最佳時間窗,栓塞血管再通的效果也需審慎評估。

3. 安全性

德國海德堡大學 Werner Hacke

  “Time is brain.”但在注重療效和預後的同時,安全性不容忽視。卒中嚴重性和相關死亡、手術過程及圍術期、血管再通相關的安全性均需充分考慮。

  適合血管內治療的患者通常病情較重,通常存在近端血管閉塞和更多嚴重事件。患者自然病程可能包括高病死率、預後轉歸概率小、症狀性出血風險更高。因此多項研究對未能控製病情的患者死亡率和預後進行分析(表2)。

表2. 既往研究的NIHSS評分和患者死亡率

  隊列研究中,死亡率與卒中嚴重程度相關。NIHSS評分為17~18的患者,3個月死亡率可達25%~35%。但大會上公布的新研究治療啟動更早,盡管卒中發作時NIHSS評分為17,但死亡率更低(表3)。

表3. 新公布研究患者靜脈溶栓和血管內治療死亡率

手術並發症

  分為5種:①無法到達閉塞區域;②腹股溝並發症;③血管穿刺和剝離;④設備丟失;⑤下遊循環血栓。手術並發症以往並未見過多報道。在早期隊列研究中,隻提及新發並發症,可能還有更多並發症被忽略。近來隨機對照研究報道顯示手術並發症發生率非常低。另外,關於全身麻醉和清醒鎮靜的問題,最近幾項研究數據未能權衡兩種措施的優劣,也未能得出兩種麻醉措施對預後的效果。臨床需要更多數據,目前一項單中心研究正在招募相關病例。

蛛網膜下腔出血

  相比既往研究,新研究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概率也顯著降低(表4-1、4-2)。

表4-1. 既往研究溶栓治療後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生率

表4-2. 新研究溶栓治療後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生率

小結:近期隨機對照試驗中,血管內治療死亡率更低,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生率更低。隨機對照試驗的患者死亡率比無序注冊研究低,注冊研究的技術和手術安全性報道需慎讀。相關麻醉方式也需更多臨床研究數據和綜合分析。

4. 血管內治療規範化

美國維爾斯達醫院 Rishi Gupta

  發展規範化技術和醫療管理能幫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療,在質量改進過程中,這種理想的倡議應成為核心機製,臨床實踐數據的質量應被納入評估標準的發展。

麻醉方式

  201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收集了2006~2009年12家開展血管內治療的醫療中心數據,包括人口統計學信息、NIHSS評分、溶栓時間、靜脈tPA、血管再通率和90天預後。以mRS≤2分為預後良好。研究僅納入8 h內接受治療的前循環卒中患者共1079例,按照患者不同基線水平分為全麻組和鎮靜組,最後980例患者可評估90天預後。結果顯示,鎮靜組的預後顯著優於全麻組。急性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內治療預後不良的獨立預測因素包括年齡、NIHSS評分、全身麻醉、TIMI0/1血管再通、症狀性和非症狀性腦出血(ICH)以及總頸動脈閉塞。

  2014年,另一項納入1956例患者的研究比較了麻醉類型對預後的影響,其中814例接受全身麻醉,1142例為清醒鎮靜。研究的局限在於全麻組普遍NIHSS評分較高,且常忽略發表偏倚和共病指數。研究發現全身麻醉與功能預後更差和血管再通率更低相關。全麻可引發低血壓,因術中血管減壓藥使用率更高。

  2014年4月,美國神經麻醉與重症監護學會(SNACC)發布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麻醉管理的專家共識聲明,推薦:①全麻用於無法配合的患者和大多數後循環卒中患者(Ⅱa,B);②鎮靜下局麻和全麻對配合且能保護氣道的患者均可使用(Ⅱa,B),麻醉相關手術應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以免造成血管內治療的延誤;③所有接受鎮靜下局麻的患者,麻醉師應在必要時快速轉變成全麻(Ⅱa,C)。

設備/術式選擇

  現行手術技術隨著術者經驗的積累和培訓不斷更新,設備也層出不窮,如可回收支架、球囊引導導管(BGC)等。技術的快速更迭給醫生帶來不少挑戰,同時也讓更多患者從更新的術式中獲益。回顧既往數據,很多技術需要標準化。

  2014年北美Solitaire急性卒中登記處的NASA注冊研究顯示,球囊引導導管可以改善使用Solitaire設備的患者的血運重建及臨床療效。研究納入354例患者,44%接受BGC治療。溶栓方麵BGC與靜脈tPA療效無差異,但血管再通率BGC組顯著更高(51.6% vs. 35.8%)。另一項研究比較了可回收支架穿刺和BGC的療效,經BGC治療後患者遠端血栓更少,局部穿刺效果反而不佳。而與大孔徑吸引導管(ADAPT)相比,可回收支架穿刺治療引發的直徑<50μm的遠端血栓顆粒更少。

低體溫

  到目前為止,神經保護仍缺乏有效策略。動脈內治療的神經保護作用可在再灌注之前產生,由此可避免神經損傷。但由於時間限製,這種提前並不能顯示低體溫帶來的獲益。

小結:發展血管內治療標準有助於實現患者更好預後,手術過程中有很多細節值得注意。圍繞再灌注損傷開展神經保護研究可能帶來更有價值的治療方式。

5. 有效性和出血終點規範化

美國加州大學 Jeffrey Saver

  從2003年到2014年,國際發布了多項關於卒中臨床和試驗的專家共識,在機械取栓術不斷發展的時代,對終點的要求也不斷改變。本次大會上公布的MR CLEAN、ESCAPE、EXTEND和SWIFT PRIME研究等,在臨床試驗和實踐流程中均受製於規範的管理細節。

TICI定義更改

  評估血管再通率的血管造影腦梗死溶栓(TICI)取代溶栓治療臨床實驗(TIMI)指標,在靶動脈評估生理灌注水平,更關注有臨床意義的灌注而非所有灌注。TICI在卒中介入治療發展之後開始用於臨床,評級標準中2a/b從灌注率67%降至50%,這一變化被引入2013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造影血管再生評分標準共識聲明》。現行共識和聲明中也依然沿用。

出血終點存在挑戰

  影像學或症狀提示患者存在出血時,臨床診治均存在挑戰。影像學提示存在出血現象時,患者臨床表現往往多樣,不易診斷;有明顯症狀時,臨床又難以控製。症狀分析方麵,臨床首先需評估病情惡化程度,包括患者相對特異的敏感性;其次為疾病發生的因果關係。如果進一步嚴格控製注冊研究設置的條件,臨床最佳決策可能會不同。處理出血的時間方麵,36 h內捕獲出血跡象是最佳時機,5~7天後可能還有輕度敏感性,但特異性已較差。

  當然,顱內出血也分為幾種類型,如特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ISAH)、腦室內出血(IVH)等,這時可能需要調整靜脈tPA溶栓治療,可增加血管內治療策略。症狀惡化會更難以治療,術後需氣管插管。尤其當患者接受全麻治療,NIHSS評分差會影響插管,需隨患者生理節律和用藥調節。

6. 患者組織轉運網絡

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Martin Khrmann

  “有了臨床試驗,有了數據經驗,但這隻是實施患者救治的前奏。” 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Martin K hrmann指出,由於多種原因,好的醫療服務其實無法為所有患者享用。

  首先是地理差異,患者可能距離卒中救治中心很遠;其次是醫療結構,能實施卒中介入手術和提供神經內科監護的單位並不多;此外還有適宜患者、臨床證據以及財務因素。

  以心肌梗死為例,卒中的醫療資源並不如想象中樂觀(表5)。

表5 心肌梗死和卒中醫療資源分配現狀

  以埃爾朗根地區為例,卒中救治中心本身不多,患者轉運至卒中救治中心距離非常遠,而且周邊地區可能並沒有那麼多患者,2012年埃爾朗根地區共860例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出血患者,235例接受靜脈溶栓,僅52例(6.1%)接受介入治療。此次大會公布的IMS Ⅲ研究盡管納入18 745例患者,也有96.5%患者不適合介入治療。加之影像學檢查不匹配,新治療策略不成功,住院延遲的控製等原因,均使適宜患者數量進一步減少。如果患者離救治中心近,也有新的問題,如嚴格的時間窗、與試驗條件不匹配、意外轉運延遲、患者病情重等。

小結:要解決這些問題,未來醫生還需更多信息和經驗。對患者來說,首先要住得離卒中救治中心近,不要多次外出旅遊,還要保證介入醫生不外出,多與外界交流。

7. 衛生經濟學

美國埃默裏大學 Raul Nogueira

  據統計,美國一年額卒中醫療總花費為365億美元,直接花費為175億美元。隨著美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卒中幸存者也會逐漸增加,預計到2030年,美國卒中患者將增長20%,直接醫療花費增加3倍。隨之而來,45%患者直接出院進行康複,增加32%家庭保健服務;24%無法堅持康複治療,30天再入院率增加12.7%;護理服務增加31%。

  單變量分析發現,如果<84歲的患者靜脈溶栓血管再通率<62%,血管內治療血管再通率>52%,成功血管內治療導致的症狀性顱內出血<27%,每人手術和住院費用可減少47.6美元。歐洲相關分析表明,如果血管內治療血管再通率>50%,導致的症狀性顱內出血<26%,不增加血管內治療費用,也不增加並發症發生率。

小結:用新一代設備進行血管內治療很可能成為費效比更優的策略。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