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影像學在EVT中的角色

作者:賈白雪 譯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5-07-16
導讀

         專題:急性卒中血管內治療麵麵觀 2015年,血管內治療(EVT)成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療領域關注的熱點,《卒中》(Stroke)雜誌也在5月出版專刊進行討論。本報在此選專刊部分內容刊出。 EVT的目標患者應存在可幹預的血栓且存在依賴於側支灌注存活但麵臨壞死風險的腦組織。通過影像識別靶血栓並估計可挽救腦組織的範圍,是治療AIS患者重要的第一步。 近期陽性結果研究與既往研究的主要區別

專題:急性卒中血管內治療麵麵觀

         2015年,血管內治療(EVT)成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療領域關注的熱點,《卒中》(Stroke)雜誌也在5月出版專刊進行討論。本報在此選專刊部分內容刊出。

        EVT的目標患者應存在可幹預的血栓且存在依賴於側支灌注存活但麵臨壞死風險的腦組織。通過影像識別靶血栓並估計可挽救腦組織的範圍,是治療AIS患者重要的第一步。

        近期陽性結果研究與既往研究的主要區別在於應用CTA來篩選患者。它們引出了如下問題。各種影像學工具優缺點

        平掃CT是AIS應用最廣泛的影像工具,其成像迅速,能可靠區分缺血和出血病變,但評價者間一致性低,尤其在卒中超早期更是如此。

        CTA能識別AIS患者顱內動脈閉塞並指導治療。最近4項陽性結果研究均采用CTA進行患者選擇。此外,CTA可測量側支循環狀態。傳統CTA評價側支循環的主要缺陷在於其為瞬時影像,多時相CTA(mCTA)是一種時間分辨成像技術,能采集動脈相晚期、靜脈相中期和晚期的影像,有望在近端大動脈閉塞的AIS患者中廣泛應用。

        灌注CT(CTP)能識別缺血核心並提供麵臨缺血風險腦組織的信息。以往CTP的缺點包括腦組織顯示不全、處理方法和解釋的異質性及處理圖像時間長。新的CT掃描儀能完成全腦CTP,而新的全自動軟件使處理過程和灌注圖顯影得到標準化,且後期的重建和處理包括分析可在5分鍾內完成。另外,從CTP原始數據生成的動態血管成像是瞬時分辨率極好的側支分級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常需數小時方可進行,影響了其在AIS患者中的應用。不同影像學工具的應用基於最新證據,以CT為基礎的影像學將成為AIS影像的中流砥柱。患者先接受CT平掃除外出血,再完成CTA明確是否存在目標血管閉塞,並計劃可能的EVT,在有條件和經驗豐富的中心可行mCTA和CTP。

        應用影像學工具的挑戰

        對影像質量和檢查方案進行標準化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CT獲取和判讀的質量受多因素影響,如影像設備、技術人員的專業性、患者及醫生因素等,其中一些因素很易修正,而其他的則較困難。此外,未來須把精力放在培養用於AIS患者臨床決策的影像學終端使用者上。

        AIS影像學應用的未來

        隨著繼續努力改進工作流程和相應的培訓,AIS的工作流程還將繼續改進和加快,將進一步提高EVT的獲益。[梅農(Menon)等著,賈白雪譯]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