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波是一種不連續峰在介質中的傳播,而峰導致介質的壓強、溫度、密度等物理性質跳躍式改變,其產生的機械效應引起人體組織和細胞的變化而達到治療作用。在20世紀80年代,體外衝擊波治療(ESWT)最先被用於治療腎及輸尿管結石,成為了一種介於藥物和手術之間的新型非侵入性治療方法。因為其具有操作簡便、安全性好、損傷小、療效明顯、並發症少等優點,近年來ESWT也被廣泛應用於骨科和運動醫學領域。筆者就ESWT
衝擊波是一種不連續峰在介質中的傳播,而峰導致介質的壓強、溫度、密度等物理性質跳躍式改變,其產生的機械效應引起人體組織和細胞的變化而達到治療作用。在20世紀80年代,體外衝擊波治療(ESWT)最先被用於治療腎及輸尿管結石,成為了一種介於藥物和手術之間的新型非侵入性治療方法。因為其具有操作簡便、安全性好、損傷小、療效明顯、並發症少等優點,近年來ESWT也被廣泛應用於骨科和運動醫學領域。筆者就ESWT在肩關節運動損傷治療中的應用作一綜述。
ESWT在肩關節創傷中的應用
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是常見的肩部急性損傷,一般首先嚐試急診手法複位。文獻檢索未見單純ESWT治療肩關節脫位的報道,一般認為可以作為後期康複治療的一種選擇。本院將ESWT作為肩關節脫位患者常規康複治療手段,自2016-01—2016-07收治初次肩關節脫位43例(均可以手法複位),複發性肩關節脫位伴疼痛者6例。初次脫位者手法複位後3周起行ESWT治療促進患者康複,患者肩關節功能Constant-Murley評分、UCLA評分、Neer評分,以及VAS疼痛評分、關節活動度有明顯改善;對於複發性肩關節脫位伴疼痛患者,由於肩盂骨性損傷,ESWT對於肩關節活動度無明顯改善,而疼痛改善明顯。因此,建議明確盂唇損傷的肩關節脫位患者應早日行關節鏡下修補術,而初次脫位患者手法複位後3周即開始ESWT治療可以改善預後,促進患肢早日康複。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嚴重影響患者肩關節功能,易出現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壞死、創傷性肩關節炎等嚴重並發症。基礎研究表明,衝擊波可以促進多種細胞因子的分泌,能夠促使治療部位出現血腫及微骨折從而誘導各種炎性介質和骨生長因子的釋放以促進骨折愈合,能夠誘導毛細血管上皮細胞的增生而促進新生血管的形成,從而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臨床研究方麵,Schaden等通過分析3500例不同部位骨不連及骨折延遲愈合患者6個月隨訪的結果,發現ESWT治療的成功率達80%,75%的骨不連患者都適合ESWT治療,由於其經濟且沒有副作用,應考慮逐漸將其作為骨不連的“首選治療方案”。
Alkhawashki報道對44例(49處)骨不連患者進行ESWT治療,其成功率達86%~94%,並認為ESWT可作為骨折不愈合的一種治療方法。Czarnowska-Cubala等報道了對31例存在骨折愈合問題的患者進行研究,將研究對象分為骨折不愈合組(19例)及骨折愈合組(12例),采用ESWT治療24周,結果表明,在治療2周後,骨折部位的代謝明顯增加,並且對慢性情況有效,表明ESWT對骨折愈合有著積極的作用。胡力等通過研究得出,ESWT治療應力性骨折效果良好,但仍需進一步研究其作用機製。
ESWT在肩關節腱性損傷中的應用
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是肩關節常見病變,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迅速增高,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的疼痛與活動受限,臨床上以岡上肌肌腱損傷較為多見,也有文獻報道肩胛下肌損傷在肩關節功能中不可忽視的影響。許多患者因為疼痛不能堅持康複鍛煉而影響肩關節活動度及功能的恢複。近年來研究表明,ESWT可通過促血管、軟組織及肌腱再生,提高機體疼痛閾值促使疼痛緩解,以及化學因素等治療肩袖損傷。王國偉等報道將80例慢性肩袖損傷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予以ESWT治療,對照組予以理療、手法按摩及針灸治療,治療後第2、4周,治療組的Constant-Murley評分、VAS疼痛評分和關節活動度與治療前和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ESWT可顯著改善慢性肩袖損傷患者的肩關節功能,緩解疼痛,提高關節活動度。
肩袖鈣化性肌腱炎
肩袖鈣化性肌腱炎是引起肩關節疼痛的常見疾病之一,隨著病情的遷延,會造成肩關節功能障礙及肌肉萎縮,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及患肢的康複。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ESWT對肩袖鈣化性肌腱炎有良好的治療效果。Avancini等通過對30例肩袖鈣化性肌腱炎患者進行ESWT治療,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剛開始以及治療後6個月對患者進行檢查,包括關節活動度、徒手肌力檢查(MMT)、VAS疼痛評分以及X線片等。無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效果來看,ESWT都是治療肩袖鈣化性肌腱炎的有效方法。
Mangone等將62例名肩袖鈣化性肌腱炎分為ESWT治療組(36例),無效的激光治療對照組(26例,其中16例短期激光治療後改用ESWT治療),分別於治療前、治療後立刻、治療後1個月以及治療後3個月進行Constant-Murley評分,結果表明,ESWT對於肩袖鈣化性肌腱炎患者的功能恢複有良好的作用。Louwerens等通過對20種微創方法治療慢性肩袖鈣化性肌腱炎的研究(1544例)進行係統評價以及薈萃分析,認為高能量ESWT是被研究最多的方法,且被證明在短期和中期治療中安全、有效。Bannuru等對28篇ESWT治療肩袖鈣化或非鈣化性肌腱炎的隨機對照試驗的文章進行係統評價,研究表明,高能量ESWT能夠緩解疼痛、改善肩關節功能,並且完全解決鈣化。林坤山等對30例肩部鈣化性肌腱炎患者進行ESWT及拔罐治療,30例均獲得0.5年隨訪,結果表明ESWT治療肩部鈣化性肌腱炎操作簡單、無副作用,聯合拔罐效果更佳。
肱二頭肌長頭腱炎
肱二頭肌長頭腱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多是由於急慢性損傷等因素引起肱二頭肌長頭腱鞘內發生炎症,進而導致肩關節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礙。近年來,臨床上采用ESWT治療肱二頭肌長頭腱炎取得一定的效果。Liu等將79例肱二頭肌長頭腱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54例)和對照組(25例),並在治療前和治療後的1、3、12個月進行VAS疼痛評分及L'insalata肩關節問卷評估,結果表明,在排除其他疾病情況下,ESWT治療原發性肱二頭肌長頭腱炎有很好的療效,可以緩解疼痛、恢複功能,無論患者是否經過非手術治療,都很少出現並發症,因此可作為此類疾病的優先治療方法。韓春等將96例肱二頭肌長頭腱炎隨機分為ESWT組、手法治療組以及聯合治療組,每組32例,在治療後0.5、1、3個月采用UCLA肩關節評分以及VAS疼痛評分進行評估,發現ESWT治療肱二頭肌長頭腱炎效果良好,且聯合手法治療效果更佳。
ESWT在肩關節退變性損傷中的應用
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是由肩周軟組織出現急性或慢性炎症所引起的關節退變性損傷,以肩關節周圍疼痛及肩關節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中老年疾病,其治療以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ESWT近年來被用於治療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hen等對40例原發性粘連性肩關節囊炎進行前瞻性、隨機、對照、單盲的臨床試驗,以研究ESWT是否優於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粘連性肩關節囊炎的效果,利用Constant-Murley評分以及牛津肩關節評分(OSS)對效果進行評估,二者均能緩解病情,且ESWT效果更佳,副作用是短暫而可接受的。
Park等將30例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分為ESWT組(15例)及物理治療組(15例),進行每周2次、連續6周的治療,利用VAS疼痛評分及患者特殊功能量表(PSFS)對效果進行評估,研究表明,ESWT是改善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患者疼痛和功能的有效幹預措施。詹鴻銳等將60例粘連性肩關節囊炎隨機分為ESWT組(30例)和常規理療組(30例),衝擊波組采用痛點衝擊波治療,常規理療組則采用超短波和中頻脈衝電治療,治療前、治療結束時、治療後2周進行McGill疼痛問卷(SF-MPQ)、Constant-Murley評分評估,發現ESWT對粘連性肩關節囊炎療效顯著且持續作用時間長。
ESWT在頸肩背部疼痛中的應用
ESWT治療頸肩背部疼痛也有良好的效果。Ramon等通過回顧相關文獻,得出ESWT治療肌肉疼痛尤其是肌筋膜疼痛可取得滿意的效果。馬玲等將6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綜合征分為3組,衝擊波治療組、局部注射治療組、衝擊波聯合局部注射組,記錄3組治療前後的VAS評分,結果表明ESWT治療腰背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效果良好,且聯合局部注射療效更佳。穀玉靜等報道用ESWT對53例非鈣化性岡上肌肌腱炎患者進行治療,分為治療組(26例)和對照組(27例),2組均進行了至少3個月的隨訪。治療前和治療後1、3個月,2組均采用Constant-Murley評分進行功能評定,研究表明,ESWT治療非鈣化性岡上肌肌腱炎效果確切,能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加患者關節活動度及肌力,對改善肩關節整體功能具有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綜上所述,大量研究均證實,ESWT是一種安全有效、操作方便且經濟的治療方法,在各種肩關節運動損傷治療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ESWT尚未作為骨科運動損傷的常規治療方法,相關基礎及臨床研究尚不完善,不同部位損傷具體治療時的參數設定、治療的方案及儀器的規範化標準等,還需通過更多的臨床試驗及循證醫學研究來進一步探討。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