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Radiology:對於骶髂關節炎患者骨骼病變的顯示,我們又有了新的手段!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1-07-26
導讀

骶髂(SI)關節MRI掃描是診斷脊柱關節炎患者骶髂關節炎的影像學標準。SI關節的骨髓水腫在診斷中起關鍵作用,但敏感性和特異性有限。然而SI關節的侵蝕在脊椎關節炎中雖不常見且其敏感性較低,但特異性極高(95%),可顯著提高脊柱關節炎診斷的準確性。然而,應用常規的T1加權MRI序列評價SI關節的如侵蝕等結構性病變能力有限。

關鍵字: 骶髂關節炎

骶髂(SI)關節MRI掃描是診斷脊柱關節炎患者骶髂關節炎的影像學標準。SI關節的骨髓水腫在診斷中起關鍵作用,但敏感性和特異性有限。然而SI關節的侵蝕在脊椎關節炎中雖不常見且其敏感性較低,但特異性極高(95%),可顯著提高脊柱關節炎診斷的準確性。然而,應用常規的T1加權MRI序列評價SI關節的如侵蝕等結構性病變能力有限。

CT在顯示骨骼結構性病變上有明顯的優勢。現階段,MRI和CT的聯合應用已用於放射治療、骨科手術等各個領域。然而,同時進行CT和MRI掃描不僅增加了病人的負擔,同時還使工作流程複雜化,因此我們已引入了合成CT (sCT)這一概念。基於MRI的sCT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影像學技術,該技術執行三維(3D) MRI到CT映射、從軸位3D T1MGE序列生成類CT圖像,已在頸椎和骨盆的病變顯示上得到了臨床驗證。

近日,發表在Radiology雜誌的一項研究以CT為參考標準並對比常規T1加權MRI圖像,評價了基於MRI的sCT在顯示SI關節的侵蝕、硬化和強直方麵的診斷性能,為臨床提供了一種兼有CT及MRI優勢的評價骨骼病變的影像學手段。

本項前瞻性研究(臨床試驗注冊號:B670201837885)於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執行。所納入的患者均為從三級醫院風濕病門診轉診的臨床懷疑炎症性骶髂炎的患者。同一天對患者SI關節進行MRI和CT檢查。使用一種基於商業深度學習的圖像合成方法由MRI掃描生成SCT圖像。兩名閱讀者獨立記錄不同階段的T1加權MRI、sCT和CT圖像是否存在結構性病變(侵蝕、硬化和強直),閱讀者對臨床信息和其他圖像不知情。以CT一致性結果為參考標準,采用廣義估計方程模型分析sCT和T1加權MRI掃描的診斷性能。

本研究共納入30名參與者(16名男性,14名女性;平均年齡:40±10 [標準差])。sCT對侵蝕(94% vs 86%,P = 0.003)、硬化(97% vs 81%,P < .001)和強直(92% vs 84%,P = 0.04)的診斷準確性高於T1加權MRI。

表 基於廣義評估模型並以CT為參考標準評估合成CT和T1加權MRI的診斷性能。如表所示,應用sCT後,檢測侵蝕的特異性(96% [95%置信區間:90、98]vs89% [95%置信區間:81、94],P = . 01]和檢測硬化[94% [95%置信區間:87、97]vs20% [95%可信區間:10,35],P <.001)和關節強直的敏感性(93% [95%置信區間:78、98]vs70% [95%置信區間CI: 87], P =.001)均得到了改善。

總之,我們發現由軸向三維t1加權射頻破壞多重梯度回聲序列重建的合成CT掃描比t1加權MRI。

本研究表明以CT為參考標準,骶髂關節的合成CT(sCT)圖像對疑似骶髂炎患者骨骼的結構性病變的檢測及顯示均優於常規T1加權MRI。sCT具有更高的診斷準確性,且可靠性與CT相當,為臨床提供了可操作性更強的影像學手段,為脊柱關節炎的準確診斷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