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1年,在歐美遭遇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各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臨床研究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仍取得了諸多重大進展,整個HIV/AIDS研究領域的重點重新回歸到臨床。一方麵,對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重要性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並建立起臨床治療與控製HIV新發感染之間的橋梁;另一方麵,得益於HIV/AIDS臨床研究的長足發展,HIV感染者的壽命逐漸延長,這一群體的各種老齡化相關疾病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認識和關注。

  HIV/AIDS相關藥物治療
  
啟動HAART的時機
 2012年2月23日《中國醫學論壇報》報道  在無症狀HIV-1感染者中啟動高效抗逆轉錄病毒(HAART)的時機問題是2010年以來的研究熱點,2011年有更多證據支持早期啟動HAART。“Hit early,Hit hard”策略再次成為共識。早期治療有助於CD4+細胞計數恢複正常;早期治療有助於防止HIV傳播 在過去一年中,HIV/AIDS研究領域最為矚目的事件無疑是HPTN 052研究結果的發表……..[詳細]
藥物治療成為預防新發感染重要手段
 暴露前預防  2011年,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對高危患者進行暴露前預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2010年,CAPRISA研究和iPrEX研究分別驗證了替諾福韋(TFV)陰道凝膠用於女性預防HIV感染及口服替諾福韋/恩曲他濱(TDF-FTC)用於男男同性戀(MSM)人群預防HIV感染的有效性。美國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CDC)已於2011年初將Truvada(口服TDF-FTC聯合製劑)列為MSM人群預防HIV-1感染的可選藥物。
 治療即預防  HPTN 052研究將1763對一方存在HIV-1感染的性伴侶隨機分為早期治療組和延遲治療組。結果顯示,早期治療顯著降低感染者將HIV-1傳播給性伴侶的風險(新發感染率下降96%)。..[詳細]
HIV感染的根治策略
 HIV感染的根治策略  強化治療 HAART可顯著降低血漿中HIV-1病毒載量,但長期接受HAART的感染者腸道黏膜等處持續存在低水平的病毒複製。有研究提示馬拉維若(maraviroc)強化治療有減少記憶T細胞中潛伏性病毒儲存庫容量的傾向。 病毒儲存庫激活藥物 病毒儲存庫對於根治HIV感染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北京協和醫院艾滋病診療中心在2011年首先在國際上證實了在經過充分HAART的感染者(血漿中檢測不到病毒載量)淚液中仍存在HIV-1 RNA,提示眼部是可能的病毒儲存庫之一……早期治療有助於降低病毒儲存庫容量……骨髓移植……..[詳細]
  非AIDS相關疾病研究進展
神經精神疾病
 羅納德(Ronald)等發現,很多HIV感染者即使通過ART使CD4+ T細胞計數得以恢複,其HIV相關神經認知功能障礙(HAND)仍然持續存在,且與CD4+ T細胞計數持續處於較高水平相比,CD4+ T細胞出現明顯下降的HIV感染者神經認知功能受損(NPI)的發生率更高,提示早期檢測、早期治療可通過防止CD4+ T細胞明顯下降而使HIV感染者獲得神經認知功能方麵的良好預後……..[詳細]
心血管疾病
HIV感染本身可導致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升高。未經治療的感染者全身炎症指標升高,機體處於高凝狀態,血管內皮功能受損;慢性T細胞激活也會對血管造成負麵影響;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使用會導致血脂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等,使接受ART的患者也存在CVD風險升高。通過對危險因素的篩查和有效幹預,可改善HIV感染者在CVD方麵的預後。..[詳細]
腎髒疾病
在接受長期抗病毒治療的患者中,腎髒疾病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及腎內科在2011年對我國HIV感染者中慢性腎髒病(CKD)的流行病學特征進行了研究。在我國接受治療的HIV感染者中,CKD患病率為16%。目前,在國內已開始推進對HIV感染者腎髒健康的關注。柳澤(Yanagisawa)等在日本進行的研究發現,在HIV感染者中,CKD的患病率為15.4%[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1.73m2者占9.7%]。多因素分析顯示,膽固醇水平與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相關,而與白蛋白尿相關的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及合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詳細]
骨代謝疾病
揚(Young)等以國家醫院門診醫療調查(NHAMCS-OPD)數據為參考,對HIV門診研究(HOPS)中5826例感染者數據進行標準化,發現24~54歲感染者骨折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P<0.01);同時,高齡、物質濫用、CD4+ T細胞計數、HCV感染和糖尿病等也與骨折發生有關。北京協和醫院艾滋病診療中心與放射科合作,評估我國HIV感染者中骨質疏鬆的發生情況,證實感染者較對照的骨礦物密度明顯減低。因此,臨床醫生應常規評估HIV感染者的骨折風險,尤其對於有上述骨折危險因素者。


..[詳細]
惡性腫瘤
希爾斯(Shiels)等分析美國HIV感染人群數據發現,與1991~1995年間相比,在2001~2005年間,非AIDS相關惡性腫瘤增加近3倍(由3193例增至10059例,P<0.001);其中,肛門區腫瘤、肝癌、前列腺癌、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等顯著增加。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與治療措施對於預防非AIDS相關惡性腫瘤非常重要。
阿塔什利(Atashili)等分析低收入國家數據,發現即使僅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也可顯著降低HIV感染者宮頸癌死亡率。萬妮(Vanni)等分析中等收入國家數據,發現對於HIV女性感染者,成本-效益比最佳的宮頸癌篩查策略是每年進行一次人乳頭瘤狀病毒(HPV)檢測和細胞學篩查。..[詳細]


【小結】

 在2011年HIV/AIDS 研究領域中,臨床研究進展是最大的亮點,不僅為患者帶來福音,也為全麵控製居高不下的HIV新發感染率提供了全新的策略。結合中國國情,我國感染人群的臨床研究資料也在為國際HIV/AIDS的臨床研究進展提供獨特的資源和視角。

主頁 |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 聯係我們 | 版權聲明 | 關於我們 | 誠聘英才 |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