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

劉曉林:醫者的責任與堅持

作者:許倩 杜文琪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0-12-31
導讀

          安徽,阜陽。一個因“劣質奶粉、大頭娃娃”和“EV71病毒、手足口病”兩度闖入醫學界乃至公眾視野的城市。這兩件公共衛生事件如同兩場風暴,席卷了2004年和2008年的中國。 

  

        安徽,阜陽。一個因“劣質奶粉、大頭娃娃”和“EV71病毒手足口病”兩度闖入醫學界乃至公眾視野的城市。這兩件公共衛生事件如同兩場風暴,席卷了2004年和2008年的中國。

  阜陽市人民醫院,兒科。正是這個科室,於2003年底最先向衛生防疫部門反映了“大頭娃娃”係列病案,引發全國範圍的大規模整治劣質奶粉生產和銷售的活動;同樣是這個科室,2008年最早將手足口病疫情上報衛生部,促成這一疾病被納入法定傳染病管理。這裏是兩場公共衛生事件的起源地與風暴眼。

  兒科醫生,劉曉林。2004年,她任兒科主任,與同事一起向媒體揭開“大頭娃娃”真相;2008年,她在堅持值一線夜班的過程中發現了手足口病疫情,隨即撥通電話上報。這是一位站立在“風暴眼”中的基層兒科女醫生,有人稱她為“阜陽的鍾南山”。

  2010年初冬,煦暖的陽光籠罩著小城阜陽,潁河和泉河靜靜地穿城而過。作為這9775平方公裏土地上級別最高的醫院,阜陽市人民醫院門前車水馬龍,門診和住院部人流如織,甚至有些喧鬧。當我們擠下滿載的電梯,推開醫院質控科的門時,劉曉林站了起來,她的微笑一如照片中那麼恬淡,隻是瘦弱的身體有些出乎我們意料。

  我這人就是好認真、好琢磨事兒。

  《中國醫學論壇報》記者(下簡稱《論壇報》):見到你覺得很親切,可是最初聯係你,怎麼不想接受采訪呢?

  劉曉林:你們大報紙的封麵(人物),那麼多大人物,我咋行呢,我沒做啥呀。

  《論壇報》:作為一名基層醫院的醫生,發現並上報了兩件公共衛生事件,並且通過這兩件事挽救了許多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這很了不起。你是怎麼做到的?

  劉曉林:(笑)沒啥,我這人就是好認真、好琢磨事兒。

  劉曉林的認真是由來已久的。

  1982年,躊躇滿誌的劉曉林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二年,遇到一例讓她刻骨銘心的化膿性腦膜炎。劉曉林用了二十幾天的時間把患兒從死神手裏搶了回來。眼看著孩子一點一點好轉,可就在準備出院前的夜晚,孩子突然昏迷,前鹵高高隆起,呼吸急促。腦出血!即使在今天,腦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殘率也非常高,何況是在上世紀80年代醫療條件非常有限的基層醫院。家長選擇了放棄治療,孩子很快停止了呼吸。

  劉曉林難過地哭了,在幾乎無法接受殘酷現實的同時,她也立刻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教科書裏沒有記載,身邊的同事也沒有類似的經驗。較真兒的劉曉林就去查閱各種文獻,過了很久,她終於找到了答案。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可引起新生兒體內維生素K缺乏,特別是母乳喂養的孩子,得不到外源性維生素K的補充。當時的常規做法是母乳喂養的孩子入院之初3天給予維生素K補充治療,但是這個患兒病情重,抗生素使用時間長,卻沒有繼續給予維生素K補充。

  從那時起,劉曉林意識到書本知識的局限性,她開始訂閱《中華兒科雜誌》和《臨床兒科雜誌》,記錄點滴臨床經驗、用藥注意事項。近30年了,她的書架上擠滿了她親手裝訂的雜誌,各類兒科臨床參考書籍,以及磨破了角的厚厚的筆記本。

  認真,愛思考,愛琢磨,讓劉曉林總能解開一些“秘密”。

  曾有一例幾個月的嬰兒,因為吃飯少、消瘦、愛哭鬧、輕度貧血輾轉了多家醫院,做了很多檢查卻無法確診,細心的劉曉林觀察到孩子哭鬧時似乎有捂肚子的動作,想到了鉛中毒。她問家長,孩子會不會接觸到鉛?家長說,不會!她接著問,你們什麼職業?家長說,修理汽車,跟鉛沒有關係!她刨根問底,家裏有沒有汽車電瓶?家長說,有!家長不知道,汽車電瓶一旦泄漏,是非常嚴重的鉛汙染源。血鉛和尿鉛檢查的結果很快出來了:鉛中毒。

  上世紀90年代初,劉曉林接連遇到了幾例以突發性昏迷抽搐就診的兒童急性鉛中毒病例。她覺得奇怪,再接診的時候就反複問家長的職業、症狀、生活環境。最終,她發現這些孩子來自小作坊式煉鉛企業比較集中的同一個地區,家長也有鉛中毒症狀。劉曉林敏銳地意識到是環境汙染導致了兒童鉛中毒,她把這一事件報告給當地防疫站,並撰寫病例分析發表在《臨床兒科雜誌》上。之後,那個地區的鉛中毒患兒迅速減少。

  仍是在90年代,劉曉林接診了鄰縣一例鼠藥中毒的孩子,同時得知患兒全家都因中毒住了院。劉曉林追問下去,了解到當地許多農民在家中製造滅鼠藥,而且來自那個地區的中毒病例不僅僅出現在兒科。劉曉林又向防疫站反映情況,此後,來自這個地區的鼠藥中毒患者也明顯減少了。

  劉曉林的認真勁兒已然成了習慣,她所經曆的那兩件“著名”的公共衛生事件正是出於她的這種習慣,一種與認真、責任有關的職業習慣。

  當個醫生不就是為病人好嘛,這是責任。

  《論壇報》:看來你去防疫站報告疫情不是一次兩次了。

  劉曉林:防疫站離我們醫院很近,這樣的事兒總要有人管一下。

  《論壇報》:你認為這是你的責任嗎?

  劉曉林:咋不是呢,當個醫生不就是為病人好嘛,這是責任。

  2003年一個正常的工作日,時任兒科主任的劉曉林在整理上半年科室入院登記時有些吃驚,以“大頭娃娃”為表現的重度營養不良患兒特別多。從理論上來講,這些年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營養不良在經濟水平相對落後的阜陽也已經不再多見,什麼原因導致病例驟增?劉曉林叮囑科室醫生再接診類似患兒時要仔細詢問病史,尤其是孩子的飲食。從飲食記錄中,她發現患兒多是父母出外打工、主要靠奶粉喂養的孩子,每月吃的奶粉量是足夠的,隻是奶粉價格格外便宜。

  是不是奶粉有問題?200元的化驗費對患兒家屬來說不是小數目,為了盡早弄清真相,劉曉林自己出錢讓家長去化驗奶粉成分。結果讓人吃驚:奶粉的蛋白質含量不足2%。劉曉林很氣憤,“這些人實在是太黑心了,那是給娃娃吃的奶粉呀,娃娃要靠這活命的!”

  還給孩子本應有的健康,劉曉林認為這是她的責任。劉曉林和同事們商量要加強患者教育,一個好方法就是通過媒體呼籲母乳喂養,告訴家長選擇優質奶粉。他們開心地認為,這樣孩子就會得救。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他們正在揭開一個存在於全國奶粉市場的黑幕——2004年,防疫站及質檢部門查處並曝光了當時市麵上的57種劣質奶粉,其蛋白質含量全部不達標。

  隨後,事件的發展和結果完全出乎他們意料。一方麵,輿論眾口一詞地聲討阜陽,20多個官員受到處分,多名製售劣質奶粉的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拘留;另一方麵,全國範圍內開始了大規模整治劣質奶粉生產和銷售的活動,國家質檢部門完善了奶粉蛋白質達標標準,全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更加重視新生兒喂養問題。

  劉曉林在媒體的聚焦下成為“揭黑英雄”,阜陽也仿佛成為劣質奶粉的代名詞。提起這件事,她輕輕歎氣,眉頭皺起來,反複地說,“不是那樣的,阜陽的娃娃受害了,咋就阜陽人都成壞人了呢?”任何人都不能體會彼時劉曉林的心情和壓力。她心疼娃娃,也心疼故鄉阜陽,她要麵對病人,還要麵對阜陽的父老鄉親。劉曉林隻好用忙碌衝淡心頭的痛,加入阜陽市衛生局組織的營養不良患兒診治專家組,她幾乎跑遍了阜陽的大小醫院,會診,鑒定,救治,宣教。

  4年後,也就是2008年的春天,劉曉林用她瘦弱的肩膀再次扛起更重的責任。

  2008年3月29日,值夜班的劉曉林遇到了從醫生涯前所未有的挑戰。兩個患兒接踵死亡,病情進展之快,連她這樣經驗豐富的醫生都來不及搶救,隻來得及給其中一個孩子拍了胸片。檢查單和胸片結果讓她更加困惑了,胸片和血象檢查都像“肺炎”,可進展這麼快的肺炎還是第一次見到,兩個孩子臨死前兩肺滿布濕音,口吐粉紅色泡沫痰,是典型的肺水腫、左心衰表現。肺炎應該引發右心衰,為什麼孩子卻死於左心衰?

  安撫完孩子親屬,已是深夜11點多,疲憊的劉曉林坐下來,此時夜班護士告訴她昨天還有一個類似的病例。劉曉林更加堅信,這個病例不尋常!

  她上網檢索 “肺水腫”,臨沂手足口病的條目進入了眼簾。當時的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接近了真相,因為這兩例病例與臨沂報告的病例還有太多的不同之處。劉曉林沒有找到答案,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孩子的死因不同尋常,絕非普通肺炎!

  非典之後,衛生部出台了一項新規定,凡有連續3例死因不明的病例,一律要上報。她連夜打電話給醫院院長兼書記、她的老同學高學中。這位傳染病醫生憑著深厚的專業素養和對同學業務水平的信任支持她立即上報。這兩個死亡病例要不要上報?素來以幹練、麻利、有主見著稱的劉曉林猶豫了。報錯了丟麵子被人笑話倒是小事,劣質奶粉的風波猶在昨天,萬一報了,會不會又給阜陽惹來麻煩?

  一夜無眠。

  次日一早,劉曉林打通了防疫站站長的電話,鄭重上報。而後,全市會診,全省會診,直報衛生部,省衛生廳專家組來了,衛生部專家組來了。死亡患兒屍檢和肺、心包穿刺結果終於得出了明確的結論:EV71病毒感染,也就是手足口病!

  緊接著又是忙碌,劉曉林受命於危難之際,被任命為定點收治醫院——阜陽市傳染病醫院的病區主任,她所在的重症病區除了她以外,沒有一個專業的兒科醫生,卻要麵對一個個病情危重、瞬息萬變的患兒。她的手機24小時開著,常常是深夜剛回到家,一個電話就又要趕赴病房。隨著疑似病例的增多,阜陽市人民醫院也成立了手足口病區,劉曉林更是義不容辭地奔波在傳染病醫院和人民醫院之間,不放棄一例重病例,不輕言一句苦與累 。

  劉曉林靠在質控辦的病案櫃上,頭發隨意紮在腦後,乳白色珍珠項鏈,深綠色低領毛衫。畢竟已是53歲,歲月在她白皙的臉龐上刻下皺紋,眼角微垂。說笑間,她帶著羞澀的眼睛裏卻總是透著堅韌。她在向我們講述EV71病毒疫情那段日子的時候,幾乎對每一個時間點都講得清晰準確,幾乎對每一例患兒的年齡、病情和用藥都了然於胸。

  當醫生都會這麼做。 這是我們的選擇。

  《論壇報》:在這兩次事件中,你有過害怕嗎?

  劉曉林:我不害怕,我沒有做過壞事,我不害怕,(沉默了一會兒)擔心過。

  《論壇報》:我們理解。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你還會上報嗎?

  劉曉林:我覺得我還會,當醫生都會這麼做。(沉默了一會兒)這是我們的選擇。

  劉曉林曾麵臨過很多選擇。從最初的從醫之路,到這兩次公共衛生事件的上報。

  劉曉林曾經的夢想是當個服裝設計師。16歲時的劉曉林就讀於阜陽一中,讀書對於她來說是件挺輕鬆的事情。課餘,她要幫助做護士的媽媽照顧好弟弟妹妹,包括給弟弟妹妹做衣服。從此,劉曉林愛上了裁剪和織毛衣,對照借來的裁剪書一學就會,別人身上的漂亮毛衣,她仔細看上幾遍就能織出來,她向往去大學裏學服裝設計。1977年恢複高考,父母限定兩個女兒的選擇隻有醫學院和師範院校,妹妹搶先選了師範,劉曉林隻剩下一個選擇。

  20歲,劉曉林梳著兩條長到腰際的大辮子進入蚌埠醫學院臨床醫學係。“我不喜歡死記硬背,但是能學好,”談到學醫,她淡淡地解釋,“媽媽在阜陽市人民醫院工作,我在這裏實習,不能說當時多喜歡當醫生,但是也不煩。”畢業的時候,她選擇回故鄉做一個兒科醫生,原因很簡單,她是長女,需要照顧父母,而實習時她發現這裏兒科的學習氣氛最濃鬱,她喜歡學習。

  回阜陽,劉曉林從沒有後悔過。即便是考研的同班同學裏出了個院士,在劉曉林看來也不過是選擇的不同,“我當個基層醫生,給那麼多人看病,他當院士,做那麼多科研,如果換個個兒,我也能搞好科研。”其實,劉曉林一直想讀研,也曾有過很好的機會,1990年她到上海新華醫院兒科進修時,曾有一位教授表示願意接受她來讀研究生。但是,兒科啊,綜合醫院裏公認的又忙又累、風險高、獎金低的科室,老醫生逐漸退休,新醫生不願意來,兒科缺人是從劉曉林進入科室一直延續至今的問題。劉曉林放棄了讀研,選擇了不離開。

  但她說,“其實,我也想過離開兒科。”

  參加工作後,劉曉林的認真負責是全院公認的,其他科室主任私下裏找她,勸她離開又忙又累又窮的兒科。那時的劉曉林已經結婚生子,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之時,“顧家吧,對不起科裏的娃娃,顧工作吧,對不起家裏人”,她動搖了。可院領導發話了,“劉曉林走了,兒科還搞不搞?”領導們認定她是兒科的中堅力量。劉曉林笑著告訴我們,“領導給我戴了小花帽,那隻有留下來了。”

  這一留,就是十幾年。1994年,劉曉林成為科室主任,之後十年間,阜陽市人民醫院的兒科從46張床發展至90張床,還成立了兒童重症監護室、新生兒病區,門診量從每天一百多例增加到現在的每天三四百例。劉曉林這個兒科主任當到2005年。

  2005年,劣質奶粉事件後,劉曉林離開了兒科。“我不害怕,隻是有點擔心”。當時,阜陽的許多奶粉營銷商被抓,斷了一些人的“財路”。劉曉林一次到商店買東西,看到有人衝她指指點點,“就是這個女人多事!”她扭頭走了。愛人在外地工作,兒子正讀高三,她不想讓家人擔心,卻在暗暗擔心家人。

  很多個夜晚,她站在路燈的黑影裏,目送兒子下了晚自習後出校門、回到家中,怕有人報複啊,又不能告訴兒子;很多個白天,她接診患者倍加小心,不能出差錯啊,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她。後來,醫院質控辦有了空缺,她聽取了院領導的建議,辭去兒科主任,調到質控辦負責工作。

  問她,真的想離開?完全離開嗎?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隻是想避一陣,並沒有想過徹底離開,兒科是在我手裏發展壯大的,我舍不得。”是的,舍不得。就是這簡單的三個字,讓她在離開之後,照常去兒科查房、坐門診,甚至,當兒科人手緊這個老問題再次加重時,早已是主任醫師的劉曉林又主動要求參加值班。質控辦的工作要從頭學習,兒科的工作也沒落下,要強的劉曉林把兩樣都做得誰也挑不出錯兒。醫院領導苦笑著說,本來是照顧她的,她卻更累了,成了身兼兩職。

  也正因為劉曉林一直堅持值一線夜班,她才遇到了那兩例接連因EV71感染死亡的病例。在那個無眠的夜晚,她麵對了更重大、更艱難的選擇。最終,出於認真的本性,出於醫生的責任,劉曉林做出了抉擇。在EV71病毒分離確認之前的二十多天裏,阜陽市人民醫院兒科的手足口病死亡9例。而之後的半年中,死亡病例共計15例。( 

  劉曉林不讓我們進入新生兒病區,怕影響到嬌嫩的生命,僅同意我們陪她在兒童重症監護病房和普通病房查房。進入監護室,她熟練地將長發挽成一個發髻,換鞋、穿隔離服、帶好帽子和口罩,每到一個病床前先用洗手液擦手,俯身細細地給患兒查體,甚至仔細到檢查孩子的紙尿褲該不該換。與下級醫生討論病情輕聲細語,和患者家屬說話同樣輕輕柔柔。與和我們交談時不同的是,她特別堅定、自信,又那麼開心、放鬆。

  哪個醫生不想把自己病人看好,都想!我們得堅持住。

  《論壇報》:做醫生很累吧,怎麼看待這個職業?

  劉曉林:累(笑),醫生是個一輩子都要學習的職業,得不停“充電”,要不就跟不上形勢,三天不學,手生。

  《論壇報》:退回到1977年,還選擇學醫嗎?

  劉曉林:(笑)不知道。

  《論壇報》:聽高院長談你曾“對付”過非常激烈的“醫鬧”。

  劉曉林:高院長都說了?這個我本來不想說,怕給我們阜陽又抹黑(笑)。現在當醫生難了,有理解醫生的,也有把醫生當仇人的,有的時候心寒,委屈。當醫生的,不是神,哪個醫生不想把自己病人看好,都想!我們得堅持住。

  劉曉林的“堅持”意味深長。無論職位如何變化,始終工作在臨床第一線,是一種堅持;無論兒科多麼清貧,從不收藥品回扣,是一種堅持;麵臨壓力,從劣質奶粉事件發生到診治患兒,從不逃避,是一種堅持;麵臨未知,將手足口病疫情直報至衛生部,是一種堅持;身患乳腺癌,仍然樂觀工作和生活,是一種堅持;身陷“醫鬧”事件,凜然麵對並心懷慈悲,也是一種堅持。

  1999年,劉曉林查出了乳腺癌。“哭過”,她說到這個的時候不肯看我們的眼睛,“但不是大哭。”一個剛過40歲的女人,怎麼可能無所顧忌、心無牽絆呢?那時,兒子剛讀初中,愛人即將調往外地工作,她帶領的兒科剛剛起步。劉曉林做了最壞的打算之後,將兒子送到爺爺奶奶家,將科室工作完全交接好,堅持在本院接受根治手術和化療。在化療期間,隻要身體允許,一旦科室有事打電話來,她就會立刻趕過去。

  患病之後的劉曉林對患者與醫生兩種角色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一直疑惑的是,為什麼這兩種角色現如今越來越對立了呢?劉曉林還是懷念她剛當醫生的日子,“不管怎麼樣,即便孩子沒搶救過來,看到醫生盡心盡力了,家屬都是感謝的,能全家都呼呼啦啦給你磕頭”。

  現在的醫生不好當。劉曉林特別堅持用藥原則,在門診遇到感冒的患兒,她不主張用抗生素,可是家長常常不理解,幾次因為處方費用太便宜被家長懷疑不負責,讓劉曉林哭笑不得,但還有一些極端的家長,傷了劉曉林的心。

  2008年秋季,阜陽的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控製,兩個後遺症比較嚴重的孩子被轉至合肥的省級醫院繼續治療。孩子長期住院,家長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而且家中已無錢繼續負擔醫療費用,他們又回到了阜陽市人民醫院,而且認定“是兒科給治壞了”,要求免費治療。要求逐漸升級為威脅,特別是其中一個孩子的父親是個艾滋病患者,時常醉酒後劃破手指在病區走廊裏把鮮血到處甩,嚴重影響了醫生護士的正常工作。

  “我是當時手足口病病區的負責人,這是手足口病的遺留問題,我不能讓年輕醫生承擔後果”,早已不擔任兒科主任的劉曉林坐不住了,“而且,那兩個孩子我看著治療了半年多,他們的情況我了解,不求他們報恩,但不能這個樣子胡鬧。”劉曉林是帶著感情主動去找患兒家屬做工作的,沒想到的是,孩子父母一改過去的尊重,惡狠狠地威脅道:“你不把我兒子治好,你兒子也別想活!”劉曉林厲聲說:“孩子都是無辜的,有什麼你衝我來,我不怕!”那對夫妻被劉曉林的凜然震住了,不再做聲。

  但是,時隔不久,情緒激動的患兒家屬竟做出了打砸救護車的瘋狂舉動,還多次衝進劉曉林的門診、辦公室,揚言要傷害她、致殘她兒子。為了保護她,領導勸說劉曉林暫時到外地避一陣,等風波過去了再回來。

  劉曉林很無奈,告訴在外地讀大學的兒子不要回來,自己也去了合肥。見到愛人時,她忍不住抹眼淚了,“我覺得自己就是東郭先生,咋救了人還被咬了一口呢?”再想想自己從醫近30年,從沒有私心,更無害人之心,連自己化療期間都不能放下病房裏的娃娃,愛人出車禍骨折都沒能請假照顧,80多歲的母親癱瘓在床也隻能抽出下班時間去看看。如今,因為工作,有家回不去,見不到最心愛的病房和娃娃,她想不通,心中梗著,難受。那之後的幾個夜晚,她失眠了。如果解決的方法隻有等待,對於熱愛工作的劉曉林來說,又多了一層煎熬。

  “……我實在想不明白,我無愧於病人,他們怎麼能夠這樣對我?我離開阜陽已經20多天了,我什麼時候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我一直低調做人,也沒想當勞模,我就想當醫生……”這是劉曉林給領導發的一條短信。

  劉曉林不願意多說那段日子,但我們還是從她驟然低沉的語調和微帶憂鬱的眼神裏,看到了她曾經受過怎樣的煎熬。這種回憶很殘酷,對以職業為生命的她來說,這樣的遭遇太讓她寒心了,“好人難做”,她有些傷感地歎著氣。我們問她,下次遇到這樣的事,還做好人嗎?她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要做,娃娃沒有錯。不管受多大的委屈,回頭看看娃娃病好了對你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她好像忘了一分鍾之前還在歎息,興致勃勃地對我們說起那兩個有後遺症的孩子,“長得很漂亮,很可愛,治了一年,現在好多了。”

  采訪結束那天是周六,劉曉林說她要請半天假送送我們這遠方的客人。那天,她穿了件藍色的呢子上衣,綴著五彩斑斕的紐扣,映襯出一張神采奕奕的生動的臉。她挑了家音樂茶座請我們吃飯,中午的陽光透過窗紗,灑在她恬淡的笑臉上……這是中國百萬基層醫生中的一位,她懷有對職業的大愛與良知,憑著醫者的責任與堅持,義無反顧地奉獻著青春,守護著理想。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