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日。當天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舉行“感恩母乳,攜手同行”主題活動。
本網訊 (駐地記者 孫國根)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日。當天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舉行“感恩母乳,攜手同行”主題活動。該院新生兒科母乳庫成立至今,捐贈母乳人數112人,捐贈奶量達1900000 毫升,受益患兒達1270人;同時,捐贈母乳的媽媽代表來到現場談感受、感想,她們認為能盡綿薄之力幫助到其他早產兒,既有社會意義更有生命意義。
當天還成立了新生兒科家長委員會。首屆家長委員會患者代表(主任)應邀發言。
為進一步提升母喂養和使用的科學高效,促進早產兒的健康成長,由該院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主任曹雲教授牽頭,聯合國內21個省市的29家單位37位專家完成的“NICU母乳使用專家共識”正式發布,該共識從醫師、護士、醫院、家長、社會等不同維度提供專家意見,以期為中國NICU母嬰分離下如何開展安全有效地開展母乳喂養和使用母乳提供適合中國國情的策略和方案。
據記者了解,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母乳喂養無論對嬰兒還是母親均大有益處。為了讓新生兒科住院寶寶能第一時間吃上母乳, 2017年11月“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母乳庫”成立,旨在不斷提高早產兒母乳喂養率,不能獲得親母母乳的早產兒通過使用捐贈母乳也得到母乳喂養。
複旦兒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主任曹雲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該院新生兒科早產兒母乳喂養率達到70%,超低出生體重兒母乳喂養率達到100%。通過開展母乳喂養,可使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發生率明顯降低,表明母乳庫建立的這一舉措在早產兒救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作為家長委員會籌備負責人之一,張瀾醫師表示,新生兒科的患兒是不同於任何一個年齡段的特殊患者人群,住院的新生兒大多是小早產兒和病情疑難、危重的新生兒,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往往非常緊張焦慮,為更好改善家長的就醫體驗,深化情緒疏導,並加強醫患溝通,實現良好互動。第一屆新生兒科患兒家長委員會將由11名曾經住院的患兒家長、或曾經住院現已長大的患兒代表組成。家委會將定期召開會議建言獻策,同時也為特殊專病患兒家屬給予一定程度的”同伴支持”,共克難關。
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書記徐虹教授表示,自疫情以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母乳喂養工作從未中斷,這是醫護人員和家長的堅持、共同克服重重困難獲得的成績。新生兒科家長委員會的成立將搭建起又一座醫患溝通的橋梁,進一步提升就醫體驗,推動醫院發展。她對社會慈善基金團體、愛心人士的慷慨捐贈以及新生兒科醫務人員的無私付出表示感謝。
記者在現場看到,獲捐贈母乳的家庭及被成功救治後健康成長的小朋友來到現場,分享他們的經曆和感恩之情;不少醫務人員也來到主題活動現場,與這些曾經獲得過贈乳的患兒家長互致問候,醫患關係水乳交融,格外親切,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