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

Joubert綜合征1例

作者:楊涓,邵銀進 來源:中國兒童保健雜誌 日期:2015-10-27
導讀

         Joubert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顱腦先天性發育畸形,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發病率約為1/105,我國目前報道30多例。有關分子遺傳研究顯示,約50%的JS患者中發現19種致病基因。其典型神經病理學特點為:小腦蚓部發育不良或缺如,齒狀核、腦橋基底核及延髓的神經核團發育不良,椎體交叉幾乎完全缺如。

        患兒 女,4歲4個月,因“發現腦癱3年餘”入院。患兒係孕3產3,孕34周順產,無宮內窘迫及出生窒息史,出生體重2450 g,黃疸史不詳,生後大運動發育落後,8~9月仍豎頭不穩,雙上肢不能主動抓握,1歲時仍不能翻身、獨坐,未行治療。父母親否認近親婚配,母親否認孕期感染史,否認家族遺傳病史。

        入院查體:體重14.5 kg,雙側眼球水平震顫、有斜視;大運動:豎頭可,不能完成臥位至坐位姿勢轉換,不能獨坐、擺坐,不能完成爬行、獨站、獨行,扶腋不能站立;雙上肢能過中線抓物。肌張力:四肢肌張力稍低,刺激性緊張。關節活動度:雙上肢大關節活動大致正常範圍,雙下肢關節稍鬆弛,雙足背屈角。

        異常姿勢及反射:雙上肢習慣性伸直上舉,ATNR陽性,TLR陰性,保護性伸展反射陽性。其他: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差,執行指令差。聽覺誘發電位示:左耳輕中度異常,右耳中重度異常。血串聯質譜檢查示:所測氨基酸和酰基肉堿譜未見明顯異常。顱腦MRI示:小腦蚓部缺如,兩側小腦半球間可見線狀長T1長T2異常信號,境界清楚,呈“中線裂”;四腦室形態欠規整,呈“蝙蝠翼”狀;小腦上腳增寬,走形較平坦,呈“磨牙征”;兩側大腦半球實質未見異常信號,腦皮髓質分界清楚;腦中線結構居中(見圖1)。影像診斷:小腦蚓部缺如,考慮為Joubert綜合征(Joubertsyndrome,JS)可能。根據臨床表現及顱腦MRI檢查,臨床診斷:Joubert綜合征。

         討論

        Joubert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顱腦先天性發育畸形,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發病率約為1/105,我國目前報道30多例。有關分子遺傳研究顯示,約50%的JS患者中發現19種致病基因。其典型神經病理學特點為:小腦蚓部發育不良或缺如,齒狀核、腦橋基底核及延髓的神經核團發育不良,椎體交叉幾乎完全缺如。

        JS的診斷標準為:①小腦蚓部發育不全(影像學診斷,典型表現有:“磨牙征”、“中線征”、第四腦室“蝙蝠翼”狀、“三角形”);②發育遲緩;③肌張力減退;④異常呼吸;⑤異常眼運動。具備前3項及後2項中的1項,即可確診。

        本例患兒具有發育遲緩、肌張力減退、雙側眼球水平震顫及斜視,顱腦MRI示:小腦蚓部缺如,具有典型“中線裂”、“磨牙征”、第四腦室“蝙蝠翼”狀。據此,臨床診斷為Joubert綜合征。JS須與Dandy-Walker綜合征,PEHO綜合征,菱腦聯合畸形,Down綜合征相鑒別。

        Joubert綜合征預後較差,因此孕期檢查尤其重要,產前若能明確診斷,防止患兒出生是減少JS發病率的關鍵。該病孕期檢查時,遺傳谘詢及胎兒MRI、超聲檢查極其重要。胎兒產前MRI檢查顯示“磨牙征”可提示JS風險,但對小於孕20周的胎兒特異性不強;產前超聲顯示小腦蚓部發育異常提示JS風險,可繼續觀察是否存在“中線征”,並行胎兒基因檢查、胎兒顱腦MRI、追蹤家族史等以減少JS發病率。

        Joubert綜合征目前國內外尚無確切治療方法,有報道針灸、康複治療對患兒的運動等功能有一定療效。該例患兒因經濟原因未行醫院康複治療,教其父母康複方法行家庭康複訓練,並計劃定期隨訪。

        (作者:楊涓,邵銀進.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15年5期:559-560)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