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械

馬兜鈴酸與肝癌,劃等號為時尚早!

作者:袁蕙芸 來源:上海仁濟醫院 日期:2017-11-10
導讀

近日科學雜誌旗下《科學轉化醫學》以封麵故事的形式,發布一篇題為《台灣及更廣亞洲地區的肝癌與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廣泛相關》的論文,認為亞洲地區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該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社會各方關注和議論。

關鍵字: 馬兜鈴酸 | 肝癌 | 轉化醫學

近日科學雜誌旗下《科學轉化醫學》以封麵故事的形式,發布一篇題為《台灣及更廣亞洲地區的肝癌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廣泛相關》的論文,認為亞洲地區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該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社會各方關注和議論。

那麼關於馬兜鈴酸是否會直接導致肝癌的發生,2017年10月26日,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夜線欄目邀請上海仁濟醫院消化內科茅益民教授對此話題進行了相關解答。

馬兜鈴酸作為諸多中草藥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馬兜鈴等的常見成分,已有相關研究報道馬兜鈴酸的腎毒性和致癌性,可引致腎髒中毒、破壞腎功能、腎衰竭及上尿路癌症。因此,早在十幾年前,歐美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已禁止含馬兜鈴酸的藥物用於臨床。2003-2004年期間,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先後取消關木通、廣防己和青木香藥物標準。2012年,馬兜鈴酸被列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Ⅰ類致癌物。

該篇研究人員收集來自中國台灣、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及歐美的肝癌標本,對其馬兜鈴酸誘導的基因突變進行檢測。通過收集的1400多例肝癌標本,根據標本是否存在馬兜鈴酸誘導的基因突變進行分類,結果發現亞太地區人群肝癌和馬兜鈴酸誘發的基因突變高度相關,而其中又以中國台灣及中國大陸最高。來自台灣98例肝癌病理樣本,78%具有馬兜鈴酸突變特征,來自大陸89例肝癌標本有47%符合馬兜鈴酸突變特征,而在歐美僅有1.7%和4.8%,因此,研究者認為,馬兜鈴酸誘發基因突變對肝癌發生存在絕對性關聯。

但關於研究論文,茅益民教授認為,在一些樣本中檢測到馬兜鈴酸誘發基因突變的事實,提醒我們對含馬兜鈴酸的藥物需要非常警惕,此研究的科學價值是顯而易見的。但到底有多大比例以及是否可基於此研究而直接推導出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發生,尚值得商榷。

由於研究中的樣本並非是連續性的所有樣本,而是根據是否能進行DNA測序而選擇樣本,這可能會對研究結論產生選擇性偏大。而且,研究中並未報道這些患者何時開始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應用劑量是多少、有無濫用藥物等關鍵信息的直接證據。更何況,肝癌的發生是多因素造成的,往往需要很長時間,馬兜鈴酸誘發基因突變隻是肝癌發生因素之一。因此,基於這項研究直接將馬兜鈴酸與肝癌劃等號為時尚早,也是不嚴謹的,網絡上關於此的傳言,部分有過度解讀和誇大之嫌。基於目前的研究,我們隻能說兩者間存在一定關聯,但不能得出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直接因果關係的結論。

由此研究引發的關於中草藥安全性問題的巨大爭議,受到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茅益民教授看完相應報道後表示,“部分中藥確實在一些患者的應用中可以引起肝損傷,如土三七、何首烏、黃藥子、雷公藤等,但我們要做的工作是了解這些中藥導致肝損傷的機製,哪些人群是引發肝損傷的高風險人群,如何來預測和預防肝損傷的發生,而不是據此一味的去抹殺中藥的臨床治療價值。”當然,中藥導致的肝損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中藥的成分通常較複雜,肝損傷的發生到底是與哪個或哪幾個成分相關;此外,中藥材在種植和炮製過程中有無重金屬汙染、臨床應用時是否辨證用藥、有無濫用等,這些都有待政府、學術機構、製藥企業的共同努力,來盡可能降低相應的風險。

茅益民教授認為,無論中藥還是西藥,在做治療決策時,應整體權衡用藥的可能獲益和潛在的臨床風險。治療時,應在有經驗的醫生或臨床藥師的指導下用藥,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劑量用藥。在用藥過程中,一旦出現非特異性症狀,如乏力、納差、黃疸等,需及時與醫生溝通,尋求最佳治療方案。

上海仁濟醫院 袁蕙芸供稿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