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械

解析兒科不合理用藥案例

作者:張春 沈加 吳偉嵐 張建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04-06
導讀

患兒男性,5歲,17 kg。因反複腹痛9天伴雙下肢皮疹2天入院,診斷為過敏性紫癜。

病例一

  患兒男性,5歲,17 kg。因反複腹痛9天伴雙下肢皮疹2天入院,診斷為過敏性紫癜。入院後給予法莫替丁(抗過敏及抑酸)、甲潑尼龍(免疫抑製)及頭孢曲鬆鈉(抗感染)等治療。療程中患兒仍時感腹痛,甲潑尼龍與法莫替丁已用4日,治療後腹痛緩解緩慢,大便隱血試驗仍為陽性。

調整用藥原因

  患兒治療中腹痛緩解不明顯,大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用於免疫抑製的甲潑尼龍已用至最大劑量34 mg,即2 mg/(kg·d)。法莫替丁是H2受體拮抗劑,一般用於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等以抑製胃酸、胃泌素等釋放,兒童用藥劑量一般為(0.4~1)mg/(kg·d)。

  此外,法莫替丁在其他適應證的應用中,使用劑量也存在區別:當用於胃酸高分泌狀態患者時,法莫替丁用於兒童的劑量可增至每次20 mg,每12小時1次。而當用於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及症狀明顯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時,劑量與療程相關。

  本患兒疾病為過敏性紫癜,屬於免疫紊亂的過敏性疾病,腹痛、便血等胃腸症狀突出,患者處於H2受體高分泌狀態,H2受體不僅分布於胃腸黏膜細胞內,而且分布於免疫活性細胞中,尤其在T細胞中。

  拮抗H2受體的目的除抑製胃酸、胃泌素釋放外,還可以抑製過敏性狀態中的5-羥色胺、組胺等自體活性物質釋放。因此,臨床可以適當增加法莫替丁用量,以拮抗免疫活性細胞中的H2受體。

藥師建議

  增加法莫替丁劑量,加強H2受體拮抗作用。目前患兒法莫替丁用量為<0.4 mg/kg,建議此患兒法莫替丁用量增至10 mg,每12小時1次。

臨床反饋

  醫師接受以上建議,更改醫囑增加法莫替丁劑量至10 mg, 每12小時1次。隨後幾天,患兒腹痛明顯緩解,大便隱血試驗陰性。

病例二

  患兒,男性,5個月,8.0 kg。因發現左重複腎4月,伴發熱5天入院。經由兒科重症監護病房(PICU)治療多日後轉入兒童腎髒內科。診斷為尿路感染,左側重複腎,呼吸道感染。

  患兒曾在PICU接受美羅培南治療多日,體溫持續高於38.0℃,後改為頭孢吡肟0.395 g,每8小時1次,靜脈滴注,同時聯用替考拉寧75 mg,每日1次,靜脈滴注抗感染治療。體溫逐步降至37.0℃左右,4天後體溫有升高趨勢,漸達38.0℃。患兒精神差,咽紅,有輕咳,雙肺呼吸音稍粗。

  醫師考慮,本例患兒除細菌感染外,還伴有病毒感染。故加用病毒唑80 mg,每日1次,靜脈滴注4天,患兒體溫未進一步升高,但仍保持在38℃,血液C反應蛋白(CRP)在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仍高達34 mg/L。

調整用藥原因

  患兒足量、足療程聯合應用廣譜抗生素後再次出現發熱持續不退,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仍無明顯好轉。此時,由於患兒應用廣譜抗生素多日,尿培養難以獲得陽性結果,無法提供診斷依據,血白細胞<10×109/L,中性細胞數偏低為38.7%,但急性期CRP為34 mg/L,提示體內仍存在感染。患兒基礎疾患為左腎重複畸形,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當前用藥為頭孢吡肟、替考拉寧,分屬頭孢四代和糖肽類抗生素,前者對多數革蘭陰性杆菌、假單孢菌、部分革蘭陽性球菌、鏈球菌有效,後者主要針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陽性厭氧菌有效,兩者均對屬於條件致病菌的脆弱擬杆菌無效。有研究報道,在腹盆腔感染中,主要致病菌依次為大腸埃希菌、脆弱擬杆菌、腸球菌,其中脆弱擬杆菌是革蘭陰性厭氧菌,是抗感染治療過程容易被忽略的厭氧菌,但在感染致病菌中占有重要地位,患兒廣譜抗生素治療2周,為條件致病菌的再次感染提供機會,此時應著重考慮。

藥師建議

  建議停用頭孢吡肟與替考拉寧,選擇可廣譜覆蓋革蘭陰性厭氧菌的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治療。治療方案為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 0.4 g 靜脈滴注,每日2次。為加強對厭氧菌的療效,還可加用甲硝唑。

臨床反饋

  醫師同意以上建議,但由於甲硝唑的小兒不良反應大,故先用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 治療。隨後幾天,患兒體溫漸平穩,精神恢複,後續尿培養無細菌生長,尿常規、血CRP正常,轉外科手術治療,矯正重腎畸形。

病例三

  患兒男性,10歲,38 kg。因雙眼瞼浮腫進行性加重8天入院,目前診斷腎病綜合征,呼吸道感染。

  入院後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速尿、腎素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降蛋白尿、抗感染、免疫抑製等治療措施。

調整用藥原

  患兒精神差,時感惡心,頭暈,喜平臥。

  腹部體檢:移動性濁音陽性,雙下肢脛前凹陷性水腫明顯,尿蛋白24小時定量8944 mg/24h, 血白蛋白水平18 g/L,前1日尿量偏少,可能原因為患兒白蛋白從腎小球大量漏出,致嚴重低白蛋白血症,膠體滲透壓降低,組織水腫、腹腔漏出液積貯,血容量減少,輕度休克症狀,同時嚴重低白蛋白血症導致患兒應用速尿利尿效果不佳。白蛋白可有效提高嚴重低蛋白血症者的膠體滲透壓,但也可能加重腎髒負擔。根據此患兒實際情況,權衡利弊,建議使用人血白蛋白,主要目的為提高血漿膠體壓,減少體內自身蛋白質經腎小球漏出,減輕腎髒濾過負擔,提高利尿劑療效,減輕水腫等臨床症狀。

藥師建議

  補充20%人血白蛋白,400 mg/kg。

臨床反饋

  醫師接受上述建議,使用20%人血白蛋白 50 ml,靜脈滴注1次。次日患兒精神改善明顯,自主體位,尿量增加。[4710701]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張春 沈加 吳偉嵐 張建)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