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械

關注危險因素,積極早期監測

作者:湖北省腫瘤醫院 於丁 胡 勝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11-01
導讀

         隨著抗癌藥物臨床應用日益增多,癌症治療也取得了明顯進展,患者生存時間明顯延長,但某些重要副作用(如心血管副作用)也限製了患者預後的進一步改善。因此,臨床應對抗癌藥物的心血管毒性予以更多關注。

關鍵字:  抗癌藥 | 心血管毒性 

  inserted image

  隨著抗癌藥物臨床應用日益增多,癌症治療也取得了明顯進展,患者生存時間明顯延長,但某些重要副作用(如心血管副作用)也限製了患者預後的進一步改善。因此,臨床應對抗癌藥物的心血管毒性予以更多關注。

  分子靶向藥物的心血管毒性未受到足夠關注

  一些可引起心髒毒性的抗癌化療藥在臨床上較為熟悉,如蒽環類多柔比星、多紅黴素、表柔比星、伊達比星,蒽醌類米托蒽醌,烷化劑白消安、順鉑、環磷酰胺、異環磷酰胺,抗代謝藥5-氟尿嘧啶(5-FU),抗微管類紫杉醇、長春新堿、長春堿等。然而,隨著近10年越來越多分子靶向藥物的廣泛應用,貝伐珠單抗、伊馬替尼、拉帕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曲妥珠單抗的心髒毒性並未受到足夠關注,常被臨床忽視。

  抗癌藥物的心血管毒性與藥物及患者因素均相關

  抗癌藥物的心血管毒性主要包括急/慢性心肌病變、心律失常、冠狀動脈血管病變、高血壓、血栓性病變等,與藥物本身和患者因素均相關。每次給藥劑量、累計劑量、給藥時間、給藥途徑、與其他藥物聯合及給藥順序,均值得醫生考慮。同時,癌症患者本身的內在基礎因素如年齡、既往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疾病、治療高血壓的相關用藥及性別為女性也是蒽環類藥物心血管毒性的獨立危險因素。另外,縱隔放射治療史及多藥聯合治療的協同作用等,也均會增加抗癌藥物的心血管毒性。

  早期監測可明顯減少並發症

  目前,臨床對抗癌藥物心血管副作用的監測,主要包括心律失常、缺血性心髒事件和心包疾病監測,通常是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心電圖、靜息和應激狀態下的心肌灌注顯像及肌鈣蛋白(Tn)檢測。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提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抗癌藥物心血管毒性分級係統(Ⅰ~Ⅴ級),其中監測所有重要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指標改變,但在腫瘤科未得到足夠重視。

  藥物心髒毒性的早期檢測可明顯減少臨床並發症。心內膜心肌活檢是檢測蒽環類心髒毒性最敏感和最特異的方法,但因其侵襲性限製了臨床廣泛應用。檢測心肌毒性的最常用非侵襲性方法是放射性核素心室顯像或超聲心動圖評估左室收縮功能,左室內徑縮短分數和左室射血分數是最常用的檢測指標,但後者評估早期臨床前病變的敏感性不足。

  TnI和TnT是在左室射血分數改變前早期診斷心血管毒性的有效生物標誌物;近來在癌症患者中進行的研究發現,接受蒽環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左室功能受損與B型鈉尿肽(BNP)水平較高相關;在接受高劑量抗癌藥物治療或造血幹細胞治療的患者中,左室功能異常前BNP水平也會升高。在化療誘導心肌病變的患者中,多巴酚丁胺負荷超聲心動圖檢測發現BNP水平降低與收縮功能儲備相關。

  相互學習,建立多學科團隊

  惡性腫瘤藥物治療一定是在腫瘤專科進行,一般情況下腫瘤科醫生對心血管疾病檢測處理不太熟悉,而心內科醫生又對抗癌藥物的使用較為陌生。解決這一問題,在相互學習的基礎上,更為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多學科團隊以應對高危患者的臨床檢測、處理並作出綜合預案。最終目的是減少抗癌藥物的心血管毒性,正確進行臨床決策。

  (因篇幅所限,關於抗抑鬱藥物與心血管疾病的專家解讀,將刊登在下期《循環周刊》上。)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