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抑鬱症麵前,是醫生,也可能是患者——龐宇副院長談精神健康的醫患協同促進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7-04-09
導讀

WHO於2017年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約有4.3%的人罹患抑鬱症。一些患者會因抑鬱症的軀體症狀就診於綜合醫院的相應專科,麵對這類患者,綜合醫院如何應對? 此外,醫生群體因工作壓力、醫患關係等問題,心理健康狀況堪憂。既往研究顯示,醫生群體患有抑鬱症或存在抑鬱狀態的比例高於平均水平,屬於患心理疾病危險性較高的職業群體。醫生的精神健康狀況如何改善?

關鍵字: 抑鬱症

《中國醫學論壇報》專訪北京回龍觀醫院副院長龐宇教授,請他從醫患雙方的角度談精神健康促進工作。

《論壇報》:一些患者因抑鬱產生身體症狀,進而就診於綜合醫院的相應專科。對於這類患者,醫療機構已進行了哪些嚐試,以更好地幫助患者改善生理及心理狀況?

龐宇教授:

抑鬱症雖然是一種心理疾病,卻可以出現生理症狀,比如厭食、心慌、失眠、疼痛等,有些患者為此就診於綜合醫院的消化內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甚至急診等科室。對於這類患者,很多內科醫生在充分排除其軀體疾病後,會建議患者轉診,通常轉至本院門診的心理科或精神衛生專科醫院,以免貽誤診療時機。

一線城市的一些綜合醫院非常重視這類患者,很多內科醫生對於伴有軀體症狀的輕度抑鬱症患者,可以開出部分能夠有效治療輕度抑鬱或焦慮的藥物。而有些患者不願意接受自己患有心理疾病的診斷,或者存在去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就診的病恥感或擔心被汙名化,所以,一些綜合醫院的睡眠門診、心身醫學門診或心理門診就會接待較多的此類患者。

近年來,綜合醫院逐漸重視打造和建設這些科室,很多醫生除了原有的內科學背景,往往還具有心理谘詢與治療方麵的培訓經曆,或者由單位派去精神衛生專科醫院進修。有的心內科直接開設“雙心門診”,即醫生同時可以處理心髒疾病和心理症狀,為就診患者帶來較多便利。

各醫療衛生機構越來越多地走進社區、企事業單位,普及抑鬱症防治科普知識,各級健康促進中心也做了很多健康宣傳工作,竭力普及抑鬱症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家屬和健康人群對抑鬱症的自我識別與鑒別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及部分綜合醫院,仍然存在醫務人員對抑鬱症認知不足的問題,尤其在治療用藥及風險評估方麵,但他們求知欲高,希望學習相關知識,這極其有利於提高我國抑鬱症識別與診療水平,有利於抑鬱症患者得到及早幹預。

《論壇報》:醫生麵對繁重的工作、緊張的醫患關係等,抑鬱症患病率高於全人群,心理健康狀況堪憂。中國醫生抑鬱症患病情況有哪些特點?對於醫生的精神健康促進,醫院和醫生進行了哪些積極嚐試?

龐宇教授:

2017年2月,WHO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約有4.4%的人罹患抑鬱症。而在醫生職業群體中,抑鬱症患病率高於這一全人群患病率。《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分別於2015年和2016年底發表的2項薈萃分析顯示,醫學生和住院醫師患有抑鬱症或存在抑鬱症狀的比例分別高達27.2%和28.8%。中國醫生的心理健康同樣不容樂觀。2014年,《中國醫學論壇報》的一項針對中國醫生心理狀況的調查顯示,中國醫師心理健康指數平均為24.17分,屬於患心理疾病危險性較高的群體。2016年,《中國醫學論壇報》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醫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累計55%的醫生得分低於警戒線12分,總體均值也低於12分。

2011年發表於《醫學與哲學》雜誌的一項針對我國醫生心理狀況的薈萃分析顯示,我國醫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於全國常模。采用症狀自評量表SLC-90評估發現,9項因子中,醫生群體有8項得分高於普通成年人,其中以焦慮和偏執最為嚴重,其次為抑鬱、強迫,年輕醫生心理壓力大,焦慮最為嚴重。當壓力較大時,女性醫生的抑鬱程度高於男性醫生;高級職稱醫生的強迫、人際關係、抑鬱、焦慮因子得分均高於初、中級職稱醫生。社區醫生心理問題以軀體化症狀、強迫症狀、抑鬱情緒、焦慮情緒、敵對情緒較為多見,考慮與社區醫生的工作性質有關。

對於醫生的精神健康促進,可以考慮以下方麵。

完善認知評價體係建議醫院建立心理減壓中心,除幫助醫生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調節技巧外,還可以為醫生提供傾訴和減緩心理壓力的場所,從而提高健康指數和工作效率。北京回龍觀醫院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率先在全國建立“職工減壓坊”,幾年來收到良好效果。

引導正確的應對方式在醫療事故等不良事件發生後,醫院方麵要積極排解相關醫生的負麵情緒,采取成熟型應對幹預,情緒調整差或反複出現事故的人員,要及時調整崗位,避免再次發生不安全事件。

減少負性軀體應激醫生應根據個體特質,合理安排工作、學習、生活的時間,為機體提供緩衝期,改善睡眠質量。醫院管理層應針對不同醫生具體睡眠狀況,合理調整排班製度和科室人員梯隊,使醫生能夠在夜班後得到充分休息。

充分發揮社會、媒體的支持作用社會監督員、媒體工作者可與醫務人員嚐試角色互換,如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就開展了“相約守護”醫患互換體驗活動,以此來增進社會對醫護人員的理解和支持,積極宣傳,緩解醫患緊張。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