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是母親節。母親及妊娠期女性在家庭及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精神健康狀況不僅對自身意義重大,還可能對後代及家人造成深遠的影響。以下為醫脈通近期發表的、探討這一群體精神疾病、轉歸及臨床診治的研究。
2017年5月14日是母親節。母親及妊娠期女性在家庭及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精神健康狀況不僅對自身意義重大,還可能對後代及家人造成深遠的影響。以下為醫脈通近期發表的、探討這一群體精神疾病、轉歸及臨床診治的研究。
一、孕期使用抗抑鬱藥比預想中更安全
由於顧忌藥物對後代的影響,很多妊娠期抑鬱女性不願使用抗抑鬱藥。本項在線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影響因子37.684)的大規模研究中,研究者共納入了瑞典1996-2012年間所有存活的出生個案,涉及943 776名母親生育的1,580,629名嬰兒,旨在探討妊娠期使用抗抑鬱藥對母親及子女的影響。
結果顯示,孕早期服用抗抑鬱藥時,除早產(<37周)的風險稍有增加(OR 1.3)外,並未發現後代罹患孤獨症、ADHD及胎兒發育遲緩的風險有任何增加,總體安全性良好。
點擊進入
>>
二、一文讀懂:妊娠期是否應停用抗精神病藥?
對於女性精神障礙患者而言,妊娠期及產後6個月內常常麵臨著是否停藥的重大抉擇,包括長期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SGAs)治療精神分裂症或雙相障礙時。主流指南共識一般建議,針對此種情況須充分“權衡利弊”,但往往缺少具體分析。
本項在線發表於J Clin Psychiatry(影響因子 5.408)的綜述在全麵回顧相關文獻後指出,對於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雙相障礙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妊娠期內維持藥物治療仍是相對明智而有利的選擇,但須采用最低有效劑量,同時須考慮到妊娠相關的生理變化因素。
點擊進入
>>
三、母親患雙相障礙,嬰兒發育是否受影響?
長期以來,雙相障礙女性的生育問題一直受到關注,包括症狀反複的風險,以及用藥對母親及後代的影響等。然而,若母親罹患雙相障礙,嬰兒的發育狀況與一般嬰兒有無差異,目前研究證據仍少。
本項在線發表於J Clin Psychiatry(影響因子5.408)的研究顯示,無論產前是否用藥,雙相障礙母親所生育的嬰兒在1年內的總體發育情況與對照無顯著差異;換言之,心境障礙自身並不顯著影響嬰兒發育。另外,產前暴露於精神藥物對嬰兒的運動質量具有一定影響,但發育水平仍在正常範圍內。
點擊進入
>>
四、NEJM綜述: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是一種常見、致殘性、可治療的生育並發症。臨床工作者應對女性的精神症狀保持敏感,若發現患者存在心境低落或興趣缺失等抑鬱核心症狀,則應開展全麵的精神科評估。產後抑鬱的治療視症狀及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而定:輕度抑鬱可通過社會心理策略加以幹預,中度抑鬱建議采用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推薦用於嚴重抑鬱或非藥物治療應答不佳者,以及傾向於使用藥物的患者,SSRIs通常為一線治療。
一項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影響因子59.558)的綜述中,作者對產後抑鬱症的篩查、診斷、預防及治療進行了全麵回顧。
點擊進入
>>
五、妊娠期電休克治療:安全性及療效回顧
電休克治療(ECT)於1935年投入臨床應用,曆經一係列技術改良,針對多種精神障礙療效顯著,且總體安全性良好。盡管如此,針對妊娠期女性患者使用ECT,醫生仍常常猶豫不決。
一項發表於Journal of ECT的研究中,研究者針對8名接受ECT治療的妊娠期心境障礙患者進行了回顧。結果顯示,ECT的妊娠安全性總體較為理想;若希望盡快消除母親的精神症狀,將其對胎兒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考慮使用ECT是合理的,尤其是當母親存在自殺觀念時。
點擊進入
>>
六、妊娠期抑鬱不治療,孩子會怎樣?
妊娠期抑鬱的患病率很高。然而,隻有三分之一的妊娠期抑鬱患者對抗抑鬱藥治療持接受態度,其他人很大程度上是擔心藥物對後代產生不利影響,而心理治療及其他非藥物治療對於很多患者而言仍遙不可及。
一項在線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影響因子 14.417)的係統綜述及薈萃分析顯示,相比於非抑鬱孕婦,產前抑鬱未經治療者發生早產及嬰兒低出生體重的風險分別升高56%和96%。研究帶來的一項啟示是:未經治療的產前抑鬱對後代同樣具有消極影響,需要考慮的絕不僅僅隻有藥物副作用。
點擊進入
>>
七、第一代抗精神病藥也須警惕:氟呱啶醇致子宮肌張力障礙
氟呱啶醇屬於第一代抗精神病藥,被推薦用於妊娠期精神病。然而,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的患者中,有60%可出現急性肌張力障礙。另外,氟呱啶醇也可導致子宮或胎兒肌張力障礙。
今年3月的《美國精神病學雜誌》(影響因子13.505)發表了一例氟呱啶醇相關子宮肌張力障礙的個案。研究者指出,氟呱啶醇為一種D2受體拮抗劑,可增強子宮收縮,造成產科及新生兒負性轉歸。D2受體拮抗劑可增加催產素釋放,還可在子宮肌收縮期間增強腺苷受體功能。另外,氟呱啶醇可調控與子宮肌收縮相關的細胞內鈣通路功能。
點擊進入
>>
八、懷孕近一年?結合病例談假孕的診治
X女士,43歲,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已婚,G4P1,既往罹患特發性高血壓及子宮肌瘤,曾多次自發流產。無精神疾病史,從未接受過精神心理科評估。過去11個月內,X女士成為急診及婦產科醫護人員的“老熟人”,原因在於其多次前來就診,並聲稱自己懷孕,但ß-hCG及經陰輔助檢查結果均為陰性。
假孕確切的發病機製尚不清楚;目前,身心假說的說服力較為充分。該假說認為,過於強烈的社會壓力,如由於文化因素和/或個人原因而急切生育,可改變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正常功能,進而導致妊娠的軀體表現;這一過程涉及多種神經遞質及生殖激素水平的改變。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