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係統綜述及meta分析顯示,精神科患者出院3月內的自殺死亡風險為WHO全球自殺率的近100倍; 即使患者已出院多年,自殺死亡風險仍為WHO全球自殺率的近30倍。 入院時存在自殺觀念或行為者,出院後自殺死亡風險為WHO全球自殺率的近200倍。
大部分自殺個案發生於精神障礙人群;相比於其他精神障礙患者,從精神科病房中出院的患者自殺風險似乎更高。對現有資料進行彙總分析,一方麵有助於更好地澄清出院後自殺風險的時間進程,另一方麵也有助於審視當前人們在降低自殺率方麵所取得的成效。
一項5月31日在線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影響因子 14.417)的係統綜述及meta分析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試圖對精神科患者出院後的自殺風險進行量化,並探討影響自殺風險的相關因素。
研究概述
研究者係統檢索了MEDLINE, PsychINFO及EMBASE數據庫自1946年1月至2016年5月1日之間發表的、探討精神科患者住院後自殺死亡個案的相關文章,並配合手動檢索。針對自殺未遂、社區人群、當前住院人群、1950年之前開展、從非精神科病房出院等情況的研究被排除在外。當兩項研究報告完全重疊的樣本時,人·年數較小的研究被排除在外。研究者使用隨機效應模型計算了出院後自殺死亡的比例(每10萬人·年)。
此外,研究預設了一係列可能影響自殺死亡風險的因素,包括隨訪時長、數據收集時間、研究開展國家、性別、出院時年齡、精神科診斷等,並針對其展開了探討。研究者使用了5分製的量表對各納入研究的強度進行了評估。
研究結果
共有100項研究、183個患者樣本被納入分析,包括50個純女性樣本,49個純男性樣本,以及84個混合性別樣本;129個成人樣本、20個未成年人樣本、19個老年樣本,以及15個來自長期住院及司法機構的樣本,共涵蓋了4 725 445人·年的17 857自殺死亡個案。主要發現如下:
▲ 出院後的彙總自殺死亡率為484/100 000人·年(95%CI, 422-555/100 000, 預測區間 89-2641),樣本間異質性較高(I2 = 98%)。
▲ 就時段而言,出院後3個月內(1132; 95%CI, 874-1467)的自殺死亡風險最高,此後逐漸下降,但長期處於較高水平。隨訪不同時段的自殺死亡風險如下圖:
出院後不同時段的自殺死亡率(Chung DT, et al. 2017)
▲入院時存在自殺觀念或行為者自殺死亡風險很高(2078; 95%CI, 1512-2856)。
▲相比於較早開展的研究,1995-2004年間(656; 95%CI, 518-831)及2005-2016(672; 95%CI, 428-1055)的研究自殺率更高。
作為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自殺率為11.4/100 000人·年;2014年,美國自殺死亡率為13.4/100 000人·年。換言之,精神科患者出院3月內的自殺死亡風險為全球數據的近100倍;即使已出院多年,自殺死亡風險仍接近30倍。入院時存在自殺觀念或行為者,風險接近200倍。
討論
結果顯示,近50年來精神科患者出院後的自殺風險並無下降。其中,出院後不久的精神障礙患者麵臨著很高的自殺風險,0.28%的患者在出院後3個月內自殺成功;然而,即便出院後多年,自殺風險仍居高不下,接近全球數據的30倍,須引起關注。另外,入院時存在自殺觀念及行為者在出院後自殺死亡的風險更高,接近全球自殺率的200倍。上述人群應被視為高危中的高危人群。
研究者指出,針對精神科患者自殺的預防應始於住院期間,而出院後不久則應視為關鍵階段。當患者回歸社區生活後,應有機會接觸到長期醫療及必要的協助,而非陷入無人“接盤”的狀態。
文獻索引:Chung DT, et al. Suicide Rates After Discharge From Psychiatric Facilit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2017 May 31.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7.1044. [Epub ahead of print]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