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專家:戒掉手機給社交加分

作者:王月 來源:甘肅日報 日期:2013-01-28
導讀

         手機,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瞬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手機也給現代人際交往帶來了“災難”,它占據了人過多的注意力,把人培養成了“電子動物”。

關鍵字:  手機 | 戒掉手機 | 社交 

  手機,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瞬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手機也給現代人際交往帶來了“災難”,它占據了人過多的注意力,把人培養成了“電子動物”。

  據國際電信聯盟最新消息,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平均每百人中就有86人擁有手機,全球手機用戶達到60億,僅中國就有近10億。特別是智能手機問世以來,很多人更是機不離手。

  20億人陷入手機依賴

  幾乎一年換一部手機的李燦剛剛花高價訂購了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在他的通訊錄裏,儲存著562個電話號碼,其中包括親人、朋友、同事等幾乎他全部的關係網。“如果沒有了手機,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活。”李燦說,他對手機的依賴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手機就是他的眼睛、耳朵、嘴巴,甚至像錢包、鑰匙,離開手機幾乎寸步難行。

  和朋友約好去自駕遊的薑女士更是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事先憧憬的欣賞美景、一路歡笑的場景完全沒有出現。旅行途中、休息間隙、吃飯空檔,哪怕僅幾分鍾,大家都會低頭拿出手機擺弄。”薑女士說,這次度假已經變成“大家換了個地方玩手機”,眼前的風景和旅伴都顯得那樣平淡。

  如今,許多人正過著“被手機綁架”的生活:上下班途中抱著手機玩一路;回到家和家人沒有交流,拿著手機或電腦上網衝浪、聊天;朋友間約好逛街吃飯聊天,更像是手機和手機的聚會;在餐館等著上菜的間隙,所有人都掏出手機擺弄;就連回家陪父母的短暫時間,都會不停地被手機鈴聲打擾……法新社曾經在一篇報道中這樣描述中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在中國的公共汽車上,你會看到年輕人都在玩手機,或是打遊戲、玩微博,或是發短信,又或是上網,手機就是他們的全部……”

  沉溺於手機的不僅是中國人,“手機依賴症”已在全世界蔓延。美國曾做過一個調查,當問到“如果你的手機被扔到惡臭的垃圾堆裏,你還會去找嗎”,超過63%的美國人回答“會”,另有25%的美國人會和偷手機的小偷打架,55%的美國女性“寧可不化妝出門,但必須帶上手機”。

  有機構在對全球11個國家8000多名受訪者調查後發現:有3/4的人會隨身攜帶手機,1/4的人認為手機比錢包更重要,2/3的受訪者在睡覺時不會關機,超過1/3的人表示“離開手機無法生活”。按照全球60億手機用戶來計算,目前至少有20億人每天和手機“捆綁”著過日子。

  手機是“電子海洛因”

  如今,網絡上正在瘋傳手機的“七宗罪”:1.睜眼後第一件事是打開手機看;2.朋友聚餐先用手機給飯菜拍照,然後各玩各的手機,等到說再見,大家啥都沒聊;3.每隔一會兒就要打開手機,看看微博有沒有新消息;4.視力越來越糟;5.總擔心電池不夠用;6.最怕別人借手機,太多秘密都在手機裏;7.丟了手機就像丟了魂。雖然這7條不足以控訴手機的全部“罪狀”,但手機已經如同“電子海洛因”,對人的負麵影響紛紛呈現出來。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為,手機輻射可能會引發癌症,手機的使用和汽車尾氣等一並被列入“癌症危害”。近期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專家對市麵上的36款手機進行了拆解和分析後發現,手機不僅外表布滿細菌,體內還藏有數十種有毒物質——從危險的阻燃劑、聚氯乙烯和溴,到鉛、錫、鉻、汞、鎘等重金屬,它們對未來環境的汙染將成為大問題。

  在心理督導師王國榮看來,手機對人們感情和心理的傷害尤其需要關注。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心理學者曾征集了幾十名互不相識的誌願者,讓他們在私密環境中聊天,並在附近的桌子上擺放其中一人的手機。實驗結果顯示,如果談話過程中手機出現在視野範圍內,即使沒被使用,誌願者的聊天積極性也會降低。心理學家指出,手機會降低人的移情和理解能力,即擺弄手機會傷感情。

  專家認為,手機會讓大腦受到過多刺激,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問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停地使用手機會讓對方覺得你沒誠意,對人不尊重,印象分大打折扣。另外,手機會讓生活圈子變得狹窄,孤獨感隨之產生,甚至影響婚姻感情。廣州市海珠區法院的統計顯示,在90後的離婚理由中,對方“愛玩手機”竟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無責任心”。

  戒掉手機社交加分

  “我覺得手機好像自己有生命,它對使用手機的人產生一種控製。”著名作家劉震雲曾這樣描述《手機》劇本的切入點。人們為何如此依賴手機?

  王國榮表示,人都是有“遊戲欲”的,“遊戲欲”和食欲、性欲一樣,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再加之現在的手機功能多,遊戲性強,正好契合了人的天性。人類的發展過程其實是一個逐漸遠離自然的過程,人們迷信於自己創造的產品,而對現實中的人不信任,人與人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遙遠。這種疏離會使得人更願意停留在自己的世界裏,從而更沉溺於手機。因此,社交能力強的人,往往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依賴性低。

  “要拒絕變成‘手機人’!”王國榮呼籲。他表示,許多歐美國家已經意識到了手機對人的傷害,開始立法限製手機的使用,讓人們理性地應用手機。比如美國,法律禁止開車打手機,在公共場合用手機偷拍某類照片屬於違法,在戲院等公共場所打手機會被罰款。在英國,16歲以下的孩子被禁止使用手機。在日本的公共場所,手機必須保持靜音,如地鐵裏可以開機,但不能通話。

  對於個人來說,可以采取一些“戒斷”的方法幫你擺脫手機困擾。專家建議,把手機放在包裏而不是拿在手上;和朋友聚會時,用一些遊戲的方法讓大家把注意力從手機轉移出來,在規定時間內不允許用手機;試著給自己選一部功能單一的手機;多培養自己的社交技能,多和人麵對麵溝通;在散步、逛街等短時間外出時不帶手機。(王月)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