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診療疾病是門藝術,家長帶孩子看病也是一門藝術。家長總盼著能盡早就診,還希望醫生能多聽自己講點孩子的事情。但就診時間有限,如何盡快內向醫生傳達有效的內容,避免無用的信息呢?下麵這些知識,帶孩子看病的家長們需要了解。
醫生診療疾病是門藝術,家長帶孩子看病也是一門藝術。家長總盼著能盡早就診,還希望醫生能多聽自己講點孩子的事情。但就診時間有限,如何盡快內向醫生傳達有效的內容,避免無用的信息呢?下麵這些知識,帶孩子看病的家長們需要了解。
18歲以下找兒科
在國內,關於 14~18 歲這樣「半大」的孩子如何就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醫院規定 18 歲以下掛兒童號,18 歲以上掛成人號;而有些醫院認為年滿 14 周歲即可到成人科就診。
從醫學角度上講,14~18 歲的孩子雖然生理上接近成年人,但身體發育尚未達到成年人標準,而且心理年齡也不成熟,仍屬於兒童。另外,即使是同一疾病,兒童和成人在治療方案上往往有較大差異,除了依據疾病本身的特點,還會考慮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
就診之前先溝通
有些孩子一聽說要去醫院,或者看見醫生護士,就會哭鬧不配合。看病前,家長應該先和孩子進行良好溝通。這時家長不要過分強迫孩子,因為孩子患病本來就很不舒服,突然來到陌生的環境,見到陌生人,還有「可怕」的白大褂,自然格外焦慮,家長需要耐心和體諒。
這些東西要帶好
帶孩子二次就診,家長需要準備好以下物品:1、前次就診的檢查單、化驗單和處方。2、如果孩子住過院,應帶疾病診斷書、檢查單、化驗單、出院小結、病情檢驗單。
特別是下級醫院到上級醫院轉診的孩子,家長帶好這些可以幫助醫生盡快做出診斷,還可避免重複檢查。家長在每次看病後都要保管好孩子的病曆卡,卡裏記載著孩子的病史信息。另外要留夠掛號的錢,以免排完隊輪到自己時發現沒錢,又得重新排隊。
年齡體重說清楚
看病時一定要告訴醫生孩子的年齡,如幾歲幾個月。不足一個月的孩子:準確到孩子出生天數,甚至是小時和分鍾;三歲到小學之前的孩子:最好準確到月,年齡用周歲。
不同年齡所患的常見病不一樣,準確描述年齡對醫生判斷疾病很有意義。比如兩歲以內的孩子呼吸道、腸道疾病多見,醫生在問診時會側重咳嗽、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狀或拉肚子等胃腸道症狀。而 7 歲的孩子拉肚子的情況就比較少,更多的是扁桃體炎,那麼醫生就會詢問咽痛等呼吸道症狀。
另外家長最好能給醫生提供孩子的體重信息,這對醫生決定藥物劑量有幫助。
不要隱瞞疾病史
家長還要告訴醫生孩子過去患病的情況。比如發熱時有沒有驚厥。如果半歲到五歲的孩子發燒時抽筋過,醫生會建議家長使用預防驚厥的藥。
另外孩子如果有腎髒疾病、先天性心髒病、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家長要告訴醫生。例如有慢性腎病的孩子感冒了,醫生開藥時會給他們用對腎髒無毒性或毒性較弱的藥。同時,孩子如果對某些食物或藥物過敏,一定要告訴醫生。
描述病情很關鍵
如孩子發燒了,要說清楚何時發病,發病多長時間,有的疾病甚至要精確到分鍾,例如驚厥,持續時間不同,治療也不同。有些家長在描述孩子發燒情況時不斷重複,這樣反而對醫生診療沒有幫助。正確的做法是告訴醫生孩子發燒的最高溫度,吃了什麼退燒藥,服用後的情況就可以。
腹瀉寶寶先取便
腹瀉是孩子常患的疾病,腹瀉時,糞便檢查非常重要。通過糞便檢查,可以大體了解孩子腹瀉的病因。當孩子有腹瀉時,可以在來醫院前取一些大便標本放在保鮮袋或一次性紙杯內,2個小時內的、沒有被外界汙染的大便都可用於檢查。
對於嬰幼兒,家長就不要拎著尿不濕來做檢查。由於尿不濕有較強的吸收性,會將大便中的有形成分如白細胞、紅細胞吸收掉,這樣可能會導致假陰性,影響檢查和診斷。
隨訪複診很重要
兒科又被稱為「啞科」,因為醫生麵對的大多是不能準確描述病情的孩子。而孩子患病時往往病情變化很快,如半小時前測體溫才 37.6 ℃,可能現在就升高到 40 ℃。孩子第一次就診時,醫生會根據孩子的病情及化驗結果,給出診療意見。但醫生看病不是「一錘子買賣」,孩子病情加重時,需要及時再就診。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