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治療成功與否首先取決於訓練者對患兒是否有愛心和耐心,能否堅持到底;其次針對不同患兒特點進行科學評估測試,把需達到的技能分為若幹細小步驟,從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地培訓患兒。
★ 全球約有6700萬孤獨症患者。
★ 在嚴重發育缺陷性疾病中,孤獨症患者數量增加最快。
★ 今年,被診斷為孤獨症的患兒數將超過糖尿病、癌症和艾滋病新增患兒數的總和。
★ 男性孤獨症患兒數可能是女性的四倍。
評析
診斷要點
患兒的主要特點如下。
1. 語言性及非語言性人際交往均明確缺乏,不會與同齡兒童建立友誼,與人缺乏眼神交流,對親人缺乏依戀,社會交往障礙。
2. 語言發育顯著落後於同齡兒童,思維簡單,缺乏想象力及創造力,對別人的語言缺乏情感反應,不會用語言或行動表達自己的感情。
3. 行為怪異、簡單、刻板(斜視看人、踮腳往複奔跑等),興趣狹窄。
4. 智力發育顯著落後於同齡兒童。
5. 起病在3歲以內。
綜上所述,應考慮診斷為兒童孤獨症。
目前,廣泛采用的兒童孤獨症診斷標準為國際疾病分類手冊第十版(ICD-10),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四版(DSM-Ⅳ)和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三版(CCMD-3)。
早期幹預 教育康複
教會患兒掌握基本生存、勞動技能及與人交往的能力。
治療成功與否首先取決於訓練者對患兒是否有愛心和耐心,能否堅持到底;其次針對不同患兒特點進行科學評估測試,把需達到的技能分為若幹細小步驟,從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地培訓患兒。
行為治療
以減少問題行為出現、促進建設性行為產生為目的,如增加社會化行為,減少攻擊、衝動及其他不良行為。由於患兒行為表現各異,最好單獨進行行為矯治。
傳統行為治療通過控製環境以增加、減少或保持目的行為,這種方法被稱為“ABC方案”。治療中控製行為的條件和(或)結果,使過量行為減少或行為能力增加。
結構化教育
根據患兒的感知特點和行為模式,有組織、有步驟地安排其學習環境、材料及程序,讓患兒按照設計好的結構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通常由環境結構、建立常規、視覺時間表、程序時間表及個人工作係統五部分組成。
康複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
以遊戲形式給予患兒多種感官刺激,矯正其大腦對外界信息的不良處理,促進大腦神經細胞成熟、細胞間通路形成,改善神經功能。
感覺統合訓練是協調心理、大腦和軀體三者間相互關係的訓練。促進患兒感覺係統發育、對軀體的控製及感知覺協調,增強其自信心和自我控製能力以改善腦功能。
聽覺統合訓練
讓受試者聽經聽覺統合訓練儀調製的音樂,即根據患者測試情況、利用訓練儀決定是否過濾某個音頻或降低音樂中的高頻或低頻聲音,來矯正受試者聽覺係統對聲音的處理失調並刺激其腦部活動,改善受試者語言和交往障礙、情緒失調和行為紊亂。
音樂康複訓練
可促進患兒的情感與外界交流,加強其整體協調能力,增強其心理記憶和語言獲得。此法亦適用於集體合作,當患兒可相互配合共同歌唱或演奏時,則表明其已開始人際交流。
圖片交換溝通係統訓練
教授患兒學習使用圖片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並提高其交流的有意義性和主動性。該方法適用於各年齡段患兒。
在接受該訓練後,患兒是否會過於依賴圖片而導致語言發展更遲緩尚存爭議。有研究發現,該方法有助於患兒學習和使用語言,因為圖片溝通訓練可使患兒的溝通意願與動機增強,繼而口語能力得到發展。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賈美香)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