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聽勸,被提醒後能好好完成作業,而且有目的、有計劃,不會不分場合搗蛋,則要考慮其他原因。可以利用周末等機會,給孩子創造與同伴一起玩耍的機會,鼓勵其大膽融入人群。
“孩子學習時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畫小人,有時幹脆盯著外麵發呆……是不是多動症?”如今,不少家長有著類似的困惑。
事實上,玩是孩子的天性,愛玩想玩說明他們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玩橡皮、畫小人的過程中,很可能已經沉浸在自己創造的故事裏。因此,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症”、“注意力缺陷”等帽子。如果孩子聽勸,被提醒後能好好完成作業,而且有目的、有計劃,不會不分場合搗蛋,則要考慮其他原因。
家長第一要思考,孩子日常的遊戲時間夠不夠。如果安排了太多的學習班,孩子被“學習”重壓,玩的意願被長期壓製,就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反彈出來。
第二,家長不妨參與孩子的遊戲,和他一起玩玩具、畫畫。待孩子沒有恐懼心,完全信任你時,再適時問問他:“玩的時候你心裏想的什麼故事,能講給我聽聽嗎?”然後等待孩子的回答。隻有了解孩子玩的真正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
第三,可以利用周末等機會,給孩子創造與同伴一起玩耍的機會,鼓勵其大膽融入人群。▲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