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針對13種口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用於治療急性精神分裂症的隨機、雙盲、靈活劑量試驗進行檢索。
劑量當量概念應用廣泛。自1974年以來,Davis的經典方法占據精神分裂症有關指南及教科書幾十年。該方法是基於靈活劑量試驗中得到的平均劑量可反映平均最佳劑量的假設,以此來計算劑量當量。
近期發表於《精神分裂症通報》(Schizophrenia Bulletin)的一項研究,作者們首次將此種方法應用於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中,或有助於臨床醫生及研究者開展工作。
表1
研究人員針對 13種口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用於治療急性精神分裂症的隨機、雙盲、靈活劑量試驗進行檢索。以樣本量計算每種藥物的平均劑量,研究人員按每種藥物的平均奧氮平當量,除以加權平均奧氮平劑量,得到奧氮平當量。
該分析最終納入75項研究,包括16555名參與者。相應藥物的1 mg/d奧氮平當量見表2。伊潘立酮、魯拉西酮和帕利呱酮無數據。
表2
結論:經典平均劑量法在有效劑量範圍下限中,不依賴於有限固定劑量數據的限製,這也是“最低有效劑量法”和“劑量-反應曲線法”的主要局限性。相反,由目前方式得到的平均劑量可能部分依賴於初始試驗選擇的劑量範圍。對抗精神病藥物劑量當量的深入研究還需要基於對多種方法的係統分析。
參考文獻:Stefan Leucht, Myrto Samara, et al. Dose Equivalents for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Drugs: The Classical Mean Dose MethodSchizophrenia Bulletin doi:10.1093/schbul/sbv037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