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7歲,62kg。主訴“聲嘶5年,伸舌左偏伴嗆咳1年”入院。患者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間斷聲嘶,不伴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無嗆咳。1年前出現伸舌左偏,伴間斷進食嗆咳及語言不利,自覺味覺減退,且聲嘶為持續性,伴左臂平舉上抬受限。外院診為“垂體瘤”,行內鏡手術切除,術後症狀無緩解。
患者,女,47歲,62kg。主訴“聲嘶5年,伸舌左偏伴嗆咳1年”入院。患者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間斷聲嘶,不伴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無嗆咳。1年前出現伸舌左偏,伴間斷進食嗆咳及語言不利,自覺味覺減退,且聲嘶為持續性,伴左臂平舉上抬受限。外院診為“垂體瘤”,行內鏡手術切除,術後症狀無緩解。
既往曾行子宮肌瘤切除術。無藥物過敏史,否認心腦血管病史。查體:伸舌左偏,左咽側壁見局限性隆起,表麵光滑,質硬。頸部MRI示:左咽旁間隙見一長橢圓形軟組織密度影,大小23mm×33mm×44mm,主體位於頸總動脈分叉上方,並包繞,推擠頸內外動脈向前,內側移位,向內壓迫左側咽壁。
頸動脈造影示:左頸部動脈分叉上部可見濃密腫瘤染色。由左側頸外動脈的咽升動脈、枕動脈參與供血。左側頸內動脈受壓,向前移位,管腔略狹窄。右側頸內動脈顯影未見異常。左側頸內靜脈閉塞。
入院診斷:左頸內動脈體瘤。擬行頸側入路、顳下窩入路麵神經前移、頸動脈體瘤切除、顳肌皮瓣修複術。術前2日行左頸部富血性腫物術前栓塞術,左頸內動脈閉塞術。
患者入手術室時神誌清楚,略緊張。開放靜脈,常規監測NIBP、ECG、SpO2,測BP130/80mmHg,HR82次/分。靜脈注射阿托品0.5mg、咪達唑侖3mg、舒芬太尼15μg、丙泊酚150mg、順式阿曲庫銨10mg,快速誘導經口視可尼喉鏡下插入ID7.5氣管導管。開放右股靜脈,左足背動脈行直接動脈壓監測。
術中以2%~3%七氟醚吸入維持麻醉,間斷追加舒芬太尼和順式阿曲庫銨。術中BP維持在90~130/60~80mmHg。
切除頸動脈瘤時加深麻醉行控製性降壓約40min,BP維持在80~90/40~55mmHg。手術進行至6h,因BP偏低,靜脈泵入多巴胺3~5μg·kg-1·min-1維持BP90~125/55~80mmHg,直至手術結束。
手術曆時約11h,術中失血600ml,尿量2000ml,共輸入晶體液2600ml,膠體液2000ml。術畢患者帶氣管導管返ICU。術後第1天晨,患者意識開始恢複,呼之睜眼,查體不配合,瞳孔右:4mm,左:2.5mm,對光反射靈敏,四肢肌力工或Ⅱ級,肌張力可,腱反射對稱,病理反射未引出。懷疑並發腦梗塞,給予脫水、抗凝、擴容、支持治療,患者意識逐漸恢複,複查四肢活動恢複正常,肌張力正常。
當日上午行CT及CTA檢查結果均未發現明確腦卒中征象。與患者通過書麵交流,患者表現有被害妄想,加用抗抑鬱藥物治療。術後第2天患者神清,呼吸無異常,四肢活動無異常。複查腦CT正常。家屬探視時與其書麵交流無礙,但家屬不在時表情淡漠,查體配合欠佳。
術後第3天拔除氣管導管,患者意識活動均無異常。瞳孔仍不等大,考慮手術損傷頸交感鏈引起的Horner’s征。與患者交流,自訴術後出現幻覺,認為前來訪視和換藥的工作人員要傷害自己,緊張害怕,不敢睜眼及活動身體,目前已無此想法。術後第4天患者返回普通病房。
討論
術後精神障礙(postoperativepsychonosema,POP)是指術前無精神異常的患者受圍術期各種因素影響,術後出現大腦功能紊亂,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誌等不同程度的活動障礙。研究證實手術時間越長、創傷越大,術後出現精神障礙的發生率越高。
術後精神障礙多發生於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細胞衰亡較多,從外界接受的信息質量下降,腦組織本身退行性變,使中樞神經遞質如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含量有所改變,邊緣係統等一係列因素使大腦功能降低。
術前使用抗膽堿藥物,全麻術中使用氯胺酮等與術後精神障礙的發生有關。麻醉及術中管理不當是引起POP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手術和麻醉並發症則直接促成POP的發生。
近來研究表明,沒有肯定的證據支持全身麻醉比局部麻醉更易引起POP。本例患者術前否認精神病史,但術後追問家屬,表明患者既往出現過短暫精神症狀,未明確診斷,亦未服用藥物治療。患者術前精神緊張、焦慮,手術時間較長,其中有短時間低血壓及控製性降壓過程,可能導致腦灌注不足,這些均是發生POP的危險因素。
由於患者術後出現肌力下降、瞳孔改變等表現,臨床醫師首先考慮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並給予積極的對症治療。雖然從患者恢複過程看,治療措施似乎有效,但CT檢查及其他體征並不支持此診斷。
隨著患者神誌、肌力等逐步恢複,除瞳孔改變以外的其他臨床表現均正常,最終診斷為POP。本病例提示對術後出現精神、神經症狀的患者應首先明確診斷,排除神經係統並發症,尤其注意應與腦卒中、癔症等進行鑒別診斷。對於術前有POP高風險因素的患者,應以預防為主,加強術前準備,嚴格術中管理,必要時進行圍術期心理幹預。一旦術後出現精神功能障礙或確診POP,宜及早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盡量縮短ICU的停留時間,防止患者出現其他繼發傷害。
來源:臨床麻醉學雜誌2013年11月第29卷第11期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