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自我保健意識迅速增強。但是,目前多數人仍然認為體檢隻是保證健康、發現疾病的一種手段。本專題以病例介紹的形式,說明健康體檢應該是疾病預防工作的切入點,同時也是開展連續性全科醫療服務、管理監控、預防疾病的起點。

更多>>   前沿觀點

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的開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自我保健意識迅速增強。但是,目前多數人仍然認為體檢隻是保證健康、發現疾病的一種手段。本文以病例介紹的形式,說明健康體檢應該是疾病預防工作的切入點,同時也是開展連續性全科醫療服務、管理健康、預防疾病的起點。體檢是目前健康服務領域最成熟的服務模式,也是人們接受度最高的健康服務品種。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健康體檢服務已被稱為“新時尚”。健康體檢作為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逐漸被人們認可和重視,是對一般人群進行醫療評價與實驗室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作出醫療診斷的過程,主要是明確被檢查者是否存在健康問題。健康體檢的興起使醫院服務對象從患者擴大為健康及高風險人群(具有健康危險因素的人群),服務範圍也由醫療延伸到預防和保健領域。
    健康體檢不同於因病就診時所做的身體檢查,是在身體健康時主動到醫院或體檢中心對身體進行檢查,也是一種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的自我保健方式,而個性化的體檢方案則是更有效的選擇。有學者建議,看似健康的人也應每年或至少每2年進行一次體檢,定期體檢能早期發現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的疾病,有助於及時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詳細]
更多>>   

危險因素的識別和幹預:健康管理的關鍵

多數慢性疾病是逐漸發展的,早期可無任何症狀,通過及時的生活方式幹預或藥物治療通常可使疾病達到較好的預後。常規體檢是早期發現慢性疾病的途徑之一,全科醫生在體檢中應關注體檢者的危險因素,早期發現,早期幹預,尤其應關注心血管疾病等常見慢病的危險因素。
   多數慢病是逐漸發展的,若能早期發現並通過及時的生活方式幹預或藥物治療通常可以使疾病的預後較好。目前,公認的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和年齡、遺傳、吸煙、超重或肥胖、缺乏活動、飲食結構不合理、高血壓、高血糖或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綜合分析評估,識別潛在的風險及問題並製定相應幹預措施,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健康問題,維護健康。體檢隻是健康管理的起始,是健康評估的方法之一。體檢不是目的,體檢後報告解讀和及時處理所發現的問題是維護健康的宗旨。[詳細]
更多>>   

連續性健康管理的正確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1世紀的醫學應以健康為研究對象,應從疾病醫學轉向健康醫學,該醫學模式的轉變促使人們對健康標準和醫學服務的要求大大提高。健康管理符合醫學模式轉變要求,以健康為中心,以預防為主旨,以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及指導飲食、運動為手段,以減少健康危險因素為核心,以提高和改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為目的,以真正保障和改善城鄉居民健康為目標。健康管理的角色要求:通過科學的健康評估和專業的連續性幹預,實施健康管理,最大限度地維護健康,應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拓展健康管理的理念: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健康管理是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麵檢測、分析和評估,作出健康評價和疾病預測,並對全過程進行幹預的一種服務,是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是建立在現代生物醫學和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模式上,從社會、心理、生物的角度對每個人進行全麵的健康保障服務,將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傳遞給健康需求者,變被動健康治理為主動管理健康,更有效地保護和促進健康。明確健康管理的目標:通過體檢後的健康管理才能實現健康維護的目標,維持健康人群的健康,消除潛在危險因素,預防疾病發生,改善生活質量;糾正亞健康人群的危險因素,及時阻止疾病發生;使患病人群得到便利、有效的治療,逐漸恢複健康。[詳細]
更多>>   

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

我國目前主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和慢性呼吸係統疾病,其特點為病程長、流行廣、費用高、致殘致死率高,不僅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痛苦,是導致患者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於上述現狀,我國政府提出了慢病防治的基本原則,即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注重效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心下沉。我們於2011年在《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上發表的《新型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的創新研究》中,按照慢病發生的病因和管理原則提出了IGPDP(全科醫療、個性化疾病預防和傳統的健康管理相整合)模式基本框架,即在健康管理服務基本框架中,加入全科醫療和個性化疾病預防,整合建立形成IGPDP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該模式是基於“3P”(預防、預測、個性化)醫學觀點及有效遏製慢病發生發展需要綜合防控的理念構思形成的,該模式且是根據個人健康需求所進行的綜合性健康管理服務計劃製定和實施體係,從采集健康相關信息開始,周而複始,以促進健康不斷向更完好狀態發展。該整合式健康管理模式的創新點在於重視預防性健康體檢、以全科醫生為骨幹提供體檢後健康管理及依據科學循證的服務指南開展連續性健康照顧。[詳細]
更多>>   

關於實施健康管理的決策思考

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已經進入了轉型期和深化期。上海市新醫改方案的出台,推行全科醫生家庭責任製服務全覆蓋已成為今後的重要工作。要實現對社區居民的健康管理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不同階段,要有科學的決策思考,實施不同的幹預和管理措施。人力基礎 目前,我國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全科醫生人數遠遠不足,國外經驗是每位全科醫生服務2000至2500名居民,以上海浦東新區濰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參加全科家庭醫生責任製的所有全科醫生25人,社區常住人口約10萬人,人均服務對象約為4000人。政策環境 2011年7月國務院推出的《關於建立全科醫生製度的指導意見》是新時期推動我國全科醫學和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上海市衛生局和浦東新區衛生局也都製定了《實施家庭醫生製試點的有關意見》。此外,目前上海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實行了收支兩條線和醫保總額預付,在全科醫生的培養、引進、使用等方麵給予了政策傾斜。社區需求 全科醫生家庭責任製以所服務區域社區居民為目標人群,以責任區家庭為單位,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殘疾人、精神疾患及貧困家庭等為重點服務,此類人群約占社區總人群的16%,尤其是當前以高血壓、糖尿病為代表的慢病人群的發病率激增,社區健康管理需求巨大。[詳細]
更多>>  相關專題
主頁 |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 聯係我們 | 版權聲明 | 關於我們 | 誠聘英才 |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