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老煙槍”當心易患慢阻肺

作者:呼吸科專家蘇楠 來源:中日醫院 日期:2017-03-15
導讀

“老煙槍”當心易患慢阻肺

關鍵字: 慢阻肺

2007年中國調查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2%。中國最新的慢阻肺流行病學調查 ,在王辰院士的帶領組織下從2012年開始曆時3年,全國有多家醫療科研單位參與,覆蓋了農村和城市,共調查約六萬人群;結果顯示:在中國慢阻肺的患病率高達13.7%。而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2015年報告顯示,患病人數較以往增長了42.1%,這樣估算目前全國約有8600萬的慢阻肺患者。主要是40歲以上“煙民”。慢阻肺的死亡率估計平均每分鍾有2.5人死於慢阻肺。最重要的是,因為這種疾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2015年國家疾病控製中心發布的10大致死疾病死亡率的排行榜中,慢阻肺位於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

慢阻肺具有不可逆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主要症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和氣短,活動後加重。它具有進行性、不可逆的特征。每一次加重均使肺功能損害一次,久而久之將演變成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最後累及全身各係統。專家表示,這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病死率較高,並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但是慢阻肺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疾病。

慢阻肺的知曉率低

中國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隻有11%的人知道慢阻肺這樣一個病,患者中約有35%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

為此,在所有肺部疾病中,慢阻肺稱得上是最“不動聲色”的“殺手”。慢阻肺早期症狀不明顯,三分之一的人群沒有症狀,但是他們已經出現了肺部的功能性改變(肺功能降低)。當患者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來就診時多屬於中晚期,肺通氣功能已損害了50%以上,而中晚期慢阻肺發生感染後誘發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就明顯增加,5年內死亡率可以高達20%~30%。

據統計,至少有一半的慢阻肺患者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患病,導致病情一再貽誤。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爬樓梯、快走幾步就感到呼吸困難了,很可能就是得了這個病,但很多人自認為是年齡大了的表現。如果您比同齡人更容易出現呼吸困難、活動能力下降的情況,應該及時就醫進行肺功能檢查。

慢阻肺的常見症狀

慢阻肺症狀可以概括為:“咳”“痰”“喘”。

首先是“咳”,咳嗽通常是首發症狀,往往連續數年,由間歇性轉變為持續性;

其次是“痰”,咳嗽和咳痰往往相互伴隨,起初痰量少,部分患者在清晨痰量較多;

最後是“喘”,氣促或呼吸困難是慢阻肺的標誌性症狀,常表現為活動後氣短。並隨病情發展而逐漸加重。

“老煙槍”最容易“中槍”

吸煙危害健康是醫學上所發現的20世紀最不爭的醫學結論和事實,就是吸煙危害健康。吸煙對肺癌,對冠心病,對腦卒中,對高血壓對糖尿病,對其他的腫瘤都會有很大影響,因此大家對吸煙的問題,必須有充分的認識,而慢阻肺就是吸煙所引起的,是最嚴重的、最容易出現的,也是吸煙所引起的最直接的疾病之一,所以慢阻肺的第一大危險因素就是吸煙。有調查顯示,吸煙人群中13.2%患慢阻肺,不吸煙人群中隻有5.1%患此病。

吸煙者患慢阻肺比不吸煙者多3~5倍。 吸煙量越大、時間越長、開始吸煙的年齡越早,患慢阻肺的危險性越大。在吸煙所致的死亡中,45%死於慢阻肺。中老年煙民可以說是患慢阻肺的最高危人群。因此,戒煙是預防慢阻肺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

怎樣預防慢阻肺加重

有統計數據表明,慢阻肺患者感冒後90%以上的人可引起急性發作,輕則加藥輸液,重則住院治療。不但增加了醫療費用,也增加了家庭負擔。因此,預防感冒,增強體質,有助於減少慢阻肺急性加重。

另外,戒煙也是預防慢阻肺加重的首要措施。香煙煙霧中的氧化物及有毒物對肺的損害,是慢阻肺發生和發展的重要高危因素。

其次是科學合理飲食,日常生活中,飲食以清淡、溫軟為主,刺激性食物例如冷飲、酒、咖啡、辣椒和胡椒可能會刺激胃腸道、影響消化吸收,應盡量少吃;同時要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添衣保暖,預防感冒。並注意室內定期通風,定期保持室內空氣潔淨。外出時,注意避免和防止粉塵、煙霧和有害氣體的吸入。

慢阻肺患者可進行呼吸功能康複鍛煉(如腹式呼吸訓練、縮唇呼吸等)。對於慢阻肺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極重度)建議長期低流量吸氧(家庭氧療),甚至佩戴無創呼吸機,有助於緩解症狀延長壽命。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