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係統感染主要由支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環境汙染等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臨床表征為咳嗽、咳痰、胸痛、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是全球四大致死原因之一。
呼吸係統感染主要由支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環境汙染等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臨床表征為咳嗽、咳痰、胸痛、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是全球四大致死原因之一。
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對呼吸係統感染性疾病的認知和研究也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數字PCR、二代測序(mNGS)、三代測序、基因編輯(CRISPR)等技術不斷發展,提高了呼吸係統感染性疾病的精準治療水平。
【呼吸之間】欄目,帶大家走近呼吸係統常見疾病,以更好地應對呼吸係統感染疾病的臨床診斷、治療和預防工作。
第一期欄目,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了解這兩種名稱上看似相同,在症狀和傳染性上卻又大不同的疾病吧。
- 簡介 -
-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病原體是病毒,臨床表現為急性鼻炎和上呼吸道咯痰。
-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人類麵臨的主要健康問題之一。
與普通感冒不同,流感傳染性強,尤其是甲型流感容易發生變異,並已引起多次世界範圍的大流行。
臨床表現上以呼吸道症狀輕,而發熱、乏力和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狀重為特點。
流感病程短,常呈自限性,但老年人和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髒病患者易並發肺炎。
- 區別
相似之處: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相似之處,都可能有上呼吸道症狀,比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喉嚨痛,都有傳染性。
不同之處:
相比普通感冒,流感全身症狀比較重,主要症狀是高燒、頭痛、咽痛、肌肉酸痛。
最要大的區別在於,普通感冒極少發生並發症,而流感容易出現肺炎、心肌炎、腦炎等並發症。
- 病因 -
- 普通感冒
根據抗原分型感冒病毒有上百種,主要病原體為鼻病毒。
其他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和腸道病毒中的柯薩奇病毒A7和A21型、埃可病毒(V型)。
此外,尚有5~10種是由肺炎黴漿菌引起。
- 流感
流感病毒屬正黏病毒科,係RNA病毒。病毒顆粒呈球狀或絲狀,直徑80~120 nm,內含單股RNA。
根據病毒核蛋白和膜蛋白的抗原性,將人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3型。
甲型流感病毒又根據HA(H1~H15)和 NA (N1~N9)抗原的不同分為若幹亞型。
目前已知人類流感主要與H1~H3和N1~N2有關。
流感病毒的最大特點是易於變異,常見於甲型流感,而乙型流感病毒隻有變種變異,丙型流感病毒則相對穩定,未發現變異。
正是甲型流感病毒的容易變異,變異造成流行不斷發生,使本來有效的疫苗很快失效,給預防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這也是迄今為止對流感尚未完全加以控製或消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甲型流感主要的變異形式有兩種。抗原漂移和抗原轉移,抗原漂移變化較小,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而造成流感的小流行。抗原轉移變化較大,新毒株的HA和NA同時發生變化,導致一種新亞型的出現,引起流感的大流行,已知20世紀發生的4次流感大流行都與這種抗原轉換有關。
- 流行病學 -
- 普通感冒
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也可由手接觸病毒而傳染。
鼻病毒感染病毒會在2-3天左右症狀最嚴重。而傳播周期則會持續3周。
感染感冒的難易程度與個人的營養健康狀況和上呼吸道異常(如扁桃體腫大)及吸煙等因素有關,發病以冬季多見,與氣候變化、空氣濕度和汙染,及年齡、環境有關。
寒冷本身並不會引起感冒,而寒冷季節多見的原因,可能與病毒類型有關,也可能是因為寒冷導致室內人群聚集及擁擠有關。
感染症狀受宿主生理狀況影響,過勞、抑鬱、鼻咽過敏性疾病、月經期等均可加重症狀。
- 流感
(一)傳染源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指沒有出現過疾病特征性症狀的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傳染源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禽類,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傳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傳播。
(三)流行特征
人群普遍易感,病後可獲得同型和同株免疫力。
但3型流感病毒之間和甲型流感病毒的不同亞型之間無交叉免疫,病毒變異後,人群重新易感而反複發病。
甲型流感流行多發生在冬季,於2~3周內達高峰,主要發生在工廠、學校、單位和公共娛樂場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次流行約持續6~8周。乙型流感一般呈散發或小流行,丙型流感僅呈散發。
- 發病機製 -
-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的病原體主要是鼻病毒,以鼻病毒為例,鼻腔或眼部是其進入機體的門戶,鼻咽部是最先感染的部位。
病毒首先在腺體淋巴上皮區域的M細胞上黏附,並借鼻腔的黏液纖毛活動到達後鼻咽部。此時病毒迅速複製,並向前擴散到鼻道。
人體免疫反應(IgA、幹擾素產生)通常是短暫的,加上病毒抗原的多樣性及漂移,所以人的一生中可反複多次感冒。
- 流感
流感病毒複製導致細胞病變是流感發病的機製。
流感病毒經呼吸道吸入後,會在3~5天內導致大量呼吸道上皮細胞受累。
除受累細胞發生壞死、脫落和局部炎症反應外,黏膜下層可有出血和水腫。
老人、嬰幼兒、有心肺疾患或接受免疫抑製藥物治療的患者,可能發生流感病毒性肺炎,並在此基礎上容易並發細菌性肺炎。
流感病毒損傷了細支氣管從而給細菌的侵入提供了機會,反過來細菌感染又有利於流感病毒血凝素的裂解而增強了病毒的毒力。
- 臨床表現 -
- 普通感冒
(一) 症狀
常見症狀
起病急驟,潛伏期短,臨床表現個體差異很大。
早期有咽部幹燥、噴嚏,繼以畏寒、流涕、鼻塞、低熱。
咳嗽、鼻分泌是普通感冒的一特征性症狀,開始為清水樣,以後變厚,黃膿樣,黏稠。
鼻塞約4~5天。
如病變向下發展,侵入喉部、氣管、支氣管,則可出現聲音嘶啞,咳嗽加劇,或有小量黏液痰,1~2周消失。
全身症狀短暫,可出現全身酸痛、頭痛、乏力、胃納差、腹脹、便秘或腹瀉等,部分患者可伴發單純性皰疹。
(二)常見體征
體檢鼻和咽部的黏膜充血水腫。
並發症
鼻竇炎及中耳炎:在鼻旁竇及中耳液中可發現鼻病毒。但在治療中應注意合並細菌感染所起的作用。
急性心肌炎: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感染可損傷心肌,或進入人體繁殖而間接作用於心肌,引起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炎症。一般在感冒1~4周內出現心悸、氣急、呼吸閑難、心前區悶痛、心率失常,幹活動時加劇
- 流感
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1~3天。
典型流感
一般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咳痰、流涕、鼻塞、頭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道症狀較輕,部分病例出現嘔吐和(或)腹瀉。
體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
肺部並發症
01
原發性病毒性肺炎
較少見,是1918~1919年大流行時的主要死因,主要發生於老人、小兒和原有慢性心、肺疾病患者。
臨床上有高熱持續不退、氣急、發紺、陣咳和咯血等症狀,雙肺滿布濕囉音,但無肺實變體征。
胸片檢查顯示兩肺呈散在性絮狀陰影。
痰培養無致病菌生長,但容易分離出流感病毒。
抗菌治療無效,病死率較高,患者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02
繼發細菌性肺炎
常見於原有慢性心、肺疾病患者,體檢發現肺部有實變或局灶性肺炎體征,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多,流感病毒不易分離,
但在痰液中能找到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多見。
03
病毒與細菌混合性肺炎
流感病毒與其它病原共同作用引起的肺炎。
(三)肺外並發症
1.雷耶(Reye)綜合征
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經係統並發症。
發病年齡在2~16歲,臨床上在熱退後數日出現惡心、嘔吐,繼而出現嗜睡、昏迷、驚厥等神經係統症狀,常有肝大,但無黃疸,腦脊液檢查正常。
病因可能與服用阿司匹林有關。
2.其他
如中毒性休克、心肌炎和心包炎等。
- 診斷 -
- 普通感冒
根據病史及臨床症狀,並排除其他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癌性感染,急性傳染病前驅期的上呼吸道炎症症狀,如腦炎、流行性腦膜炎、傷寒、斑疹傷寒等,進行密切觀察輔以必要的化驗,診斷並不困難。
- 流感
病毒核酸檢測可以通過RT-PCR法檢測呼吸道標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氣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結果可呈陽性。
01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可診斷為疑似病例。
密切接觸者發病前7天內接觸傳染期流感病例,並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
發病前7天內曾到過流感流行(出現病毒的持續人間傳播和基於社區水平的流行和暴發)的國家或地區,也包括曾到過明確有流感流行的社區,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
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病毒檢測陽性。
02
確診病例
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同時有以下一種或幾種實驗室檢測結果。
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分離出流感病毒。
血清流感病毒的特異性中和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流感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易與普通感冒相混淆。除了需要注意收集流行病學資料以外,通常流感全身症狀比普通感冒要重,而後者呼吸道局部症狀較重,具體鑒別見下表。
- 治療 -
- 普通感冒
偽麻黃堿。作用於呼吸道黏膜α-腎上腺素能受體,緩解鼻黏膜充血,對心髒和其他外周血管α-受體作用甚微。可減輕鼻塞,改善睡眠。
抗組胺藥。第一代抗組胺藥物如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對減少打噴嚏和鼻溢有效,非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缺少抗膽堿能作用,效果不肯定。
解熱鎮痛藥。在發熱和肌肉酸痛、頭痛患者可選用。阿司匹林反複運用增加病毒排出量,而改善症狀輕微,不予推薦。
鎮咳藥。為保護咳嗽反射一般不主張應用,但劇咳影響休息時可酌情應用,以右美沙芬應用較多。
- 流感
隔離、消毒
隔離患者,流行期間對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和空氣消毒。
及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在起病1~2天內應用,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療效。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見下表。但新甲型H1N1流感對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耐藥。
- 預防 -
- 普通感冒
增強體育鍛煉,適當運動提高自身抵抗力。
注意天氣變化,天氣轉冷時適當增添衣服。
平時多吃蔬菜水果等補充維生素。
注意生活起居環境衛生和個人個人衛生,保持室內通風,常洗手,勤換衣物。
抵抗力較差的人群,平時減少與病患接觸,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
- 流感
疫情監測
由於甲型流感病毒不斷變異,而每次大的變異都引起流感的世界大流行,人類必須時刻做好防範世界流感大流行的準備。
1947年 WHO製訂了全球流感監測計劃並成立了世界流感中心( World Influenza Center,WIC)。
全球流感監測的目的是掌握各國的流感流行情況及病毒亞型的分布情況,現有的通過國際認證的疫苗含有2種:A亞型病毒(H3N2和 H1N1)和1種B亞型病毒。
隔離、消毒
隔離患者,對公共場所通風和空氣消毒,是減少發病和傳播的有效措施。
藥物預防
奧司他韋,75 mg,1次/天,連用6~8周,可用於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預防,但價格昂貴。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預防流感的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一般用滅活流感疫苗,在每年秋季接種,每次1 ml,6~8周後加強注射1次,保護率可達80%。
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小,適用於老年人、兒童以及慢性心、肺疾患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但使用流感疫苗預防也有一定的缺點,如:不能長時間提供保護,流感病毒每年都在發生變異,故每年都要接種一次;老人和兒童對疫苗反應率低,特別是流感疫苗的起效依賴於疫情預測的準確性。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