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呼吸受汙染的空氣可能導致有毒顆粒通過血液從肺部轉移到大腦,從而可能會導致大腦疾病和神經係統損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呼吸受汙染的空氣可能導致有毒顆粒通過血液從肺部轉移到大腦,從而可能會導致大腦疾病和神經係統損傷。相關研究結果於2022年6月20日在線發表在PNA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assage of exogeneous fine particles from the lung into the brain in humans and animals”。
這些作者發現了一種可能的直接途徑,通過血液循環吸入各種細小顆粒,有跡象表明,這些顆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就會比在其他主要代謝器官中停留的時間更長。他們指出他們在從經曆過腦部疾病的患者身上提取的人類腦脊液中發現了各種細小顆粒,這揭示了一種可能導致有毒顆粒物質最終進入大腦的過程。
論文共同作者、伯明翰大學的Iseult Lynch教授評論說,“圍繞著空氣中的細小顆粒對中樞神經係統的有害影響,我們的知識還存在差距。這項新的研究對吸入的細小顆粒和它們隨後如何在體內移動之間的聯係有了新的認識。這些數據表明,通過血液從肺部到達大腦的細小顆粒的數量可能是直接通過鼻腔的八倍,這為空氣汙染和這類顆粒對大腦的有害影響之間的關係增加了新的證據。”
空氣汙染是許多有毒成分的混合物,但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縮寫為PM,特別是環境中的細小顆粒,如PM2.5和PM0.1),在造成有害健康的影響方麵最令人擔憂。特別是超細顆粒物,能夠逃脫身體的保護係統,包括哨兵免疫細胞和生物屏障。
最近的證據顯示,高水平的空氣汙染與明顯的神經炎症、阿爾茨海默病樣變化和老年人甚至兒童的認知問題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
這些作者發現,吸入的細小顆粒在穿過空氣-血液屏障後可以進入血液,最終到達大腦,並在此過程中導致血腦屏障和周圍組織的損害。一旦進入大腦,這些細小顆粒就很難清除,並且比在其他器官中停留的時間更長。
這些發現為證實顆粒物汙染對中樞神經係統的風險提供了新的證據,但是這些作者建議,需要對吸入的環境細小顆粒如何到達大腦的機製進行更多調查。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