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和XBB.1.5表現出類似的對中和抗體的逃逸能力,但它們之間具有不同的傳播能力,這表明XBB.1.5增強的與ACE2受體的結合親和力確實會帶來更強的發展優勢。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最新數據,一種Omicron新亞型——XBB.1.5,已經在美國站穩腳跟。目前,美國新增的COVID-19確診病例中大約有40%是由XBB.1.5感染所引起的,而在一周前,這一數字還是20%。在美國東北部地區,甚至75%的新增確診病例是由XBB.1.5所引起的。
XBB.1.5是由Omicron BA.2.10.1和BA.2.75亞型重組而來的。值得注意的是,XBB.1.5已經在國內出現,其增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傳播性,引發了對於重複感染的擔憂。
2023年1月3日,北京大學曹雲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祥喜等人在預印本平台 bioRxiv 發表了題為:Enhanced transmissibility of XBB.1.5 is contributed by both strong ACE2 binding and antibody evasion(XBB.1.5的傳播性增強是由於其強ACE2結合和抗體逃逸)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XBB.1.5相比BQ.1譜係和其他XBB譜係具有更強的與人ACE2受體的結合親和力,而與XBB.1具有相似的很強的對中和抗體的逃逸能力,這導致了XBB.1.5的傳播性增強。
該研究還發現,目前FDA批準使用的幾種治療性抗體不能很好地中和XBB.1.5,但團隊之前開發SA55抗體,對XBB.1和XBB.1.5仍然有效。
2022年12月13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團隊等在 Cell 期刊發表了題為:Alarming 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rising SARS-CoV-2 BQ and XBB subvariant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證實了BQ.1、BQ.1.1、XBB和XBB.1這些Omicron亞型具有目前已知最強的逃逸中和抗體的能力,因此,它們可能因為在逃逸中和抗體方麵的優勢而在人群中占據主導地位,成為新的主要流行株。
而目前,XBB.1.5正在美國多地快速傳播,相比其他Omicron亞型,例如BQ.1、BQ.1.1以及除XBB.1.5的XBB,XBB.1.5傳播優勢明顯,在2022年11月底開始崛起,有望成為美國主要流行株。
XBB.1.5在美國的傳播動態,以及其S蛋白上的突變情況
與XBB.1相比,XBB.1.5在S蛋白上具有額外的Ser486Pro突變,其傳播性強於BQ.1、BQ.1.1及其他XBB,但這種高傳播率的潛在機製尚不清楚。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與BQ.1.1和XBB/XBB.1相比,XBB.1.5表現出更高的與人ACE2的結合親和力。ACE2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受體,新冠病毒通過其表麵的S蛋白通過與ACE2結合,從而感染人體細胞。
XBB.1.5的RBD與人ACE2的結合親和力,與BQ.1.1和XBB/XBB.1,要強很多
此外,該研究還發現,XBB.1.5的逃逸中和抗體的能力也很強,具體來說,研究團隊發現,三劑滅活疫苗接種後突破性感染BA.1、BA.5或BF.7的康複者的血漿,以及接種mRNA疫苗後突破性感染BA.5的康複者的血漿,這些血漿對XBB.1.5的50%中和滴度(NT50)都下降了數十倍。
也就是說,XBB.1.5能夠顯著逃逸接種疫苗後突破性感染BA.1、BA.5和BF.7這幾種Omicron亞型誘導的中和抗體,其中XBB.1.5的逃逸中和抗體的能力略弱於XBB.1。
該研究還發現,FDA緊急授權使用的幾種新冠抗體藥物Evusheld(由阿斯利康開發)和Bebtelovimab(由禮來開發),不能中和XBB.1和XBB.1.5,而Sotrovimab(由GSK開發)的中和能力較弱。
但好消息是,謝曉亮/曹雲龍團隊開發的SA55抗體,對XBB.1和XBB.1.5仍然有效。
XBB.1和XBB.1.5逃逸中和抗體的能力
總的來說,XBB.1和XBB.1.5表現出類似的對中和抗體的逃逸能力,但它們之間具有不同的傳播能力,這表明XBB.1.5增強的與ACE2受體的結合親和力確實會帶來更強的發展優勢。研究團隊還強調,XBB.1.5的強ACE2結合親和力也可能使其耐受進一步的免疫逃逸突變,應當密切監測。
值得一提的是,曹雲龍因為在追蹤新冠病演化,以及對新型突變株的預測,而入選了 Nature 評選的2022年度十大人物榜單(Nature's 10)。
論文鏈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3.01.03.522427v1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12.018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