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哮喘患者又患新冠抗IgE治療抗病毒機製或添助益

作者:趙海金 來源:南山呼吸 日期:2023-01-14
導讀

自疫情政策放開以來,呼吸科也迎來了前所未有就診高峰,這對於哮喘患者尤其對中重度哮喘的患者來說更是極大挑戰。其中不少患者既往為控製哮喘進行抗免疫球蛋白E(IgE)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後對是否可以繼續使用抗IgE治療產生疑慮,並陷入疾病控製和用藥選擇的兩難境地。

關鍵字: 哮喘 | 新冠 | IgE

自疫情政策放開以來,呼吸科也迎來了前所未有就診高峰,這對於哮喘患者尤其對中重度哮喘的患者來說更是極大挑戰。其中不少患者既往為控製哮喘進行抗免疫球蛋白E(IgE)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後對是否可以繼續使用抗IgE治療產生疑慮,並陷入疾病控製和用藥選擇的兩難境地。

其實大家無需過於擔心,目前很多研究證實,抗IgE治療不但可以持續改善哮喘症狀控製、減少哮喘急性發作、提高生活質量,從治療原理看,還具有改善抗病毒應答的能力,可一定程度上幫助機體恢複幹擾素分泌,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以更好地抵禦新冠病毒[1-3]。那麼新冠期間,抗IgE治療有何作用?下麵我們一起來了解。

抗IgE治療獨特機製,可通過增加幹擾素分泌,改善患者抗病毒應答,助力新冠期間哮喘患者的持續控製

病毒感染是誘發哮喘急性發作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哮喘狀態下過敏介質IgE大量占據樹突狀細胞表麵,導致樹突狀細胞產生幹擾素的能力下降。幹擾素少了,就不能有效抗病毒,最終在病毒感染後容易誘發哮喘急性發作[1-3]。

抗IgE治療結合遊離IgE,阻斷IgE與樹突狀細胞表麵結合,恢複樹突狀細胞產生幹擾素的能力,幹擾素產生變多,機體自身抗病毒能力變強,病毒可以被有效清除,同時減少了了哮喘急性發作[1],具體機製見圖1。

圖1. 抗IgE治療改善抗病毒機製

此外,有研究指出新冠導致重症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和嚴重過敏[4-5],其中引起過敏反應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就是IgE,它在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中起主要作用,見圖2。針對不同病毒可能產生不同的特異性IgE,它們通過激活肥大細胞在感染後的過敏反應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IgE的存在還可抑製幹擾素活性,使抗病毒免疫反應失調。以上證據提示IgE在病毒性疾病的惡化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抗IgE治療可能減輕新冠感染的嚴重性,並縮短病程[6]。

圖2.免疫應答期間,IgE在新冠病毒誘導的細胞因子風暴和抗IgE藥物(如奧馬珠單抗)治療中的作用

抗IgE治療—曆經驗證,可在新冠期間維持患者哮喘控製

目前國外已有多項報道顯示[7-8],哮喘患者陽性期間使用抗IgE治療可以維持哮喘良好控製,且未發生任何不良事件。

下麵是一例52歲德國男性患者,因哮喘反複發作及未控製,2019年5月開始使用奧馬珠單抗450 mg,每月一次,治療半年後,病情控製良好,盡管仍然存在持續氣流阻塞,患者未出現哮喘急性發作,後持續使用至2020年2月。2020年3月13新冠病毒陽性,患者表現為發熱,乏力、味覺消失及幹咳,無氣短及呼吸困難、未出現新冠肺炎及哮喘失控。感染期間未使用額外的哮喘緩解用藥。患者在2020年3月19按照預約再次接受奧馬珠單抗治療。2020年4月9號評估病情並對比2019年新冠感染前的數據,患者的症狀及各項指標總的變化不大。具體見圖3。

圖3. 患者感染新冠前後哮喘控製情況以及各實驗室指標變化

注:ACT:哮喘控製測試;FeNO: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Eos: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FEV1:第1秒內用力呼氣容積;RV:殘氣量。

近期我院亦有多例規範接受奧馬珠單抗治療的患者返院繼續治療,訴新冠感染後最初特別擔心,觀察期間僅表現短期發熱、咽痛、乏力、食欲不佳或輕度腹瀉等症狀,未出現哮喘明顯加重。同樣支持新冠疫情下哮喘規範治療(包括吸入治療和抗IgE治療)的重要性。

總 結

新冠期間維持哮喘良好控製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抗IgE治療一方麵可以作為常規哮喘治療控製不佳(中重度哮喘)患者的重要選擇,可以改善症狀控製,減少急性發作,同時抗IgE治療可能通過增加幹擾素分泌,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減輕新冠感染的嚴重性,或可以助力患者新冠恢複。另外,哮喘患者在堅持治療維持疾病控製的情況下,也要格外注意日常防護,如遇特殊情況可及時與主治醫生溝通調整治療策略。

參考文獻:

1. López-Abente J, et al..Eur Respir J.2019;54

2. Castillo JR,et al.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7;5:918-27

3. Teach SJ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5 December 136(6)1476–1485

4. Tan C, Zheng X, Sun F, et al. Clin Exp Allergy. 2022 Feb;52(2):324-333.

5. Chen M, Tu C, Tan C, et al. Clin Transl Allergy. 2021 Aug 27;11(7):e12056.

6. Farmani AR,et al. Immunopharmacol Immunotoxicol. 2021 Jun;43(3)259-264

7. Lommatzsch M, et al. Allergy. 2020 Oct;75(10)2705-2708.

8. Paladini E, et al. Front Pediatr. 2021 Dec 6;9675281.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僅供醫務人員參考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