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SARS-CoV-2疫苗接種和變異感染史對人群免疫力印跡的影響及其對新興逃逸突變體的影響尚不清楚。
導讀:不同的SARS-CoV-2疫苗接種和變異感染史對人群免疫力印跡的影響及其對新興逃逸突變體的影響尚不清楚。
2022年12月21日,廣州醫科大學王忠芳、趙祝香與鍾南山合作在《Cell Discovery》發表題為“SARS-CoV-2 vaccination-infection pattern imprints and diversifies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neutralizing response against Omicron subvariant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Omicron (BA.1)突破感染,無論接種兩劑mRNA疫苗(M-M-o)還是兩劑滅活疫苗(I-I-o),都比Delta突破感染伴隨接種兩劑滅活疫苗(I-I-δ)後產生更高的抗不同變異的中和抗體水平和更強的T細胞反應。
研究背景
01
2021年11月26日首次報道了Omicron變異感染。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在188個國家檢測到Omicron變體,並已成為全球主導變體,占2022年2月23日至3月24日提交序列的99.7%。因此,Omicron變種幾乎完全取代了德爾塔變種,成為世界上主要的流通變種。這發生在全球使用COVID-19疫苗後不久。
先前的研究解釋了為什麼奧密克戎變種可以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迅速傳播。然而,德爾塔變異株不能與奧密克戎變異株共存(共同傳播)的原因仍然無法解釋。因此,研究在廣泛使用疫苗的情況下,奧密克戎變異株誘導的特異性宿主免疫是否參與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替代流行的Delta變異株是很有趣的。
研究不同模式(僅感染、僅疫苗接種、感染後疫苗接種和不同疫苗接種策略後感染)下宿主免疫應答的差異可以為理解新出現的變異株、疫苗接種和亞人群免疫的程度/質量/水平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提供良好的視角。
研究進展
02
滅活疫苗對阿爾法、貝塔和德爾塔變異株至關重要並被廣泛使用。與mRNA、亞單位和腺病毒載體疫苗相比,滅活全病毒疫苗含有除S蛋白或單獨RBD以外的病毒蛋白抗原,據報道,在兩劑原劑量和一劑加強劑量後,可誘導較低水平的NAb對抗奧密克戎變異株。這種情況表明,在接種更嚴重和致命病例的滅活疫苗後,奧密克戎變異株突破性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令人驚訝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三劑滅活疫苗對奧密克戎引起的嚴重症狀和死亡的保護效力為98.1%,與mRNA疫苗的98.3%的效力相似,適用於老年人(>60歲)。根據一項免疫原性研究,滅活疫苗在現實世界中的保護功效也比預期的要好。由於BA.1、BA.2、BA.4/5等奧密克戎亞變異株逐漸獲得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奧密克戎突破性感染最終很可能發生在接種滅活疫苗的人群中。
為了研究宿主免疫是否參與短時間內全球循環Delta變體的快速替代,研究人員測量了兩劑滅活疫苗(I-I-δ,n = 34)、兩劑滅活疫苗後奧密克戎感染(I-I-ο ,n = 22)、兩劑mRNA疫苗後感染奧密克戎感染(M-M-ο, n = 9),並在三劑滅活疫苗(I-I-I,n = 40)後。結果表明,I-I-ο誘導的交叉NAb水平遠高於I-I-δ對WT(366 vs 157)、Delta(194 vs 117)和奧密克戎(51 vs 12)。
I-I-δ、I-I-ο、M-M-ο和I-I-I基團之間的中和活性比較
研究意義
03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兩劑滅活疫苗後兩種變體 Delta 和 Omicron 對突破性感染的免疫反應與 NAbs 和 T 細胞對野生型 (WT) 菌株特異性肽庫的免疫應答水平。同時,還檢查了不同疫苗接種感染模式中的T細胞反應。
總體而言,研究結果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從宿主免疫反應的角度來看,Delta變體沒有與Omicron變體共同循環。這些結果可能會指導未來的研究,以找到更安全的亞人群免疫途徑,並具有更高的保護水平。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2-00501-3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