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根據血嗜酸性粒細胞水平管理學齡前喘息:一個概念驗證試驗的領悟

作者:主編:申昆玲 來源:中國兒童哮喘行動計劃 日期:2023-02-09
導讀

目前學齡前喘息的管理主要基於症狀模式。

背景

目前學齡前喘息的管理主要基於症狀模式。

目的

探究與標準治療相比,使用以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比例或呼吸道細菌感染為指向的個性化治療是否能減少喘息發作。

方法

一項概念驗證的隨機試驗,旨在調查與標準護理相比,以嗜酸性粒細胞比例為指向吸入皮質類固醇(ICS)或針對呼吸道細菌感染應用靶向抗生素,是否能產生更少的計劃外就醫。將前一年有2次及以上喘息發作的1-5歲兒童區分為偶發性病毒性喘息(episodic viral wheeze, EVW)或多誘因喘息(multiple trigger wheeze, MTW)。隨機將這些兒童分為幹預組和對照組,幹預組如血液嗜酸性粒細胞≥3%給予ICS,誘導痰/口咽拭子培養陽性給予靶向抗生素。對照組則接受標準治療。主要結局是4個月期間的計劃外就醫。

結果

隨機分配60名中位年齡為36.5個月(14-61個月)的兒童。中位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為5.2 %(範圍0-21%),60名兒童中27名(45%)為特應性狀態(血液嗜酸性粒細胞≥3%),8名(13%)有呼吸道細菌感染。EVW、MTW與血液嗜酸性粒細胞、特應性狀態或感染均無相關性。各組均有67%的患者應用了ICS。對照組和幹預組各30名受試者中,分別有15人和16人在4個月內出現了計劃外就醫(p =0.8),且首次出現計劃外就醫的時間相似。收集到50%受試者的依從性數據,在這些患者中,ICS依從性的中位數為67%。有無計劃外就醫的受試者在各個參數上均無差異。

結論

臨床表型與變應原致敏或血液嗜酸性粒細胞無關。由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決定的ICS治療對計劃外就醫沒有影響,但ICS依從性較差。

點評

本研究比較了基於臨床的標準治療和基於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比例或呼吸道細菌感染的個性化治療的療效,以計劃外就醫為主要結局指標。雖然結論中基於症狀的治療和基於實驗室依據的個性化治療在主要結局上沒有明顯差別,但這可能與治療依從性差有關。既往有研究支持,規律吸入糖皮質激素對有吸入過敏原過敏和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的學齡前喘息的兒童有益。未來需臨床特征和實驗室檢查相結合,提高患者依從性,進一步探究血嗜酸性粒細胞在管理兒童喘息的意義價值。

參考文獻

Saglani S, Bingham Y, Balfour-Lynn I, Goldring S, Gupta A, Banya W, Moreiras J, Fleming L, Bush A, Rosenthal M. Blood eosinophils in managing preschool wheeze: Lessons learnt from a proof-of-concept trial.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22 Jan;33(1):e13697. doi: 10.1111/pai.13697. Epub 2021 Nov 24. PMID: 34783100.

IF:5.464

翻譯: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呼吸科 柳杉衫

審校: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翻譯小組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