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柳葉刀》:新冠縮短全球平均壽命1.6年,疫情對人類的影響再得實證!

作者:梨九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24-03-25
導讀

對全世界的成年人來說,新冠大流行的影響比半個世紀以來發生的、包括衝突和自然災害在內的任何事件都要深遠。 華盛頓大學教授A. Schumacher 時至今日,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平息。對於全球人類而言,這種不斷發生變異、產生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新血清型的病毒仍然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並帶來極大的挑戰。 新冠病毒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仍不完全為人所知,一些新冠感染者在病愈後數個~數十個月依然在經曆疲勞、呼吸困難、

關鍵字: 新冠

對全世界的成年人來說,新冠大流行的影響比半個世紀以來發生的、包括衝突和自然災害在內的任何事件都要深遠。

——華盛頓大學教授A. Schumacher

時至今日,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平息。對於全球人類而言,這種不斷發生變異、產生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新血清型的病毒仍然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並帶來極大的挑戰。

新冠病毒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仍不完全為人所知,一些新冠感染者在病愈後數個~數十個月依然在經曆疲勞、呼吸困難、肌肉和關節疼痛等相關症狀,被稱為“長新冠綜合征”,這是為何?除此之外,新冠對人體健康還有哪些可能的傷害?

目前,這些問題還尚無完整的答案。

3月11日,醫學頂刊《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1950-2021年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811個次國家地區的年齡和性別特定死亡率、預期壽命和人口估計,以及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2021年全球負擔疾病研究和綜合人口統計分析》的文章,首次證實:新冠疫情使全球人類平均壽命縮短了1.6年![1]

自1993年開始,世界銀行開始在《世界發展報告》中發布《全球疾病、傷害負擔和危險因素研究》(GBD),今年的GBD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數百名研究人員參與。研究負責人之一、人口、生育和死亡率研究小組領頭人Austin Schumacher博士指出:新冠大流行對於全球人類死亡率的影響不容小覷。

“在這次大流行期間,84%的國家和地區的預期壽命下降,表明了新型病原體的破壞性潛在影響。”Schumacher博士說。

這項研究綜合分析了從1950年到新冠大流行期間(2020~2021年)疾病和傷害負擔的人口統計背景,發現:與曆史趨勢相比,在新冠大流行的前兩年,全球衛生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並且,全球預期壽命在此期間急劇下降,扭轉了持續了70年的預期壽命逐年改善的格局。

01

全球15歲以上人群死亡率大幅上升,

造成超額死亡人數達1590萬

據研究人員統計,2020~2021年間,全球因新冠大流行而造成的超額死亡人數達1586萬人,比世界衛生組織(WHO)此前的數據(約1490萬)還高出近100萬。

其中,全年齡超額死亡率*最高的GBD大區是中歐、東歐和中亞(269.7人/10萬人),其次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199人/10萬人);而超額死亡率最低的地區為東南亞、東亞和大洋洲(23.8人/10萬人)和高收入地區(90.2人/10萬人)。

* 超額死亡是指某個區域/範圍在特定時間內的實際死亡人數超過預期死亡人數。通常情況下,預期死亡人數是基於曆史數據或特定模型所計算出的值,用於估計在正常情況下會發生死亡的人數。超額死亡的發生通常與一些特殊事件或突發狀況相關,例如自然災害、傳染病爆發或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全球性增漲的超額死亡率使人類預期壽命從2019年的73.4歲降低至2021年的71.8歲,也就是說,由於新冠的影響,人類平均壽命縮短了1.6年!

數據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0~2021年全球15歲以上男性人群的標準化全因死亡率上升了21.9%(95%UI 13.6~31.1),同年齡段女性人群上升16.6%(95%UI 10.0~23.4)。墨西哥城、秘魯和玻利維亞是全球預期壽命下降最嚴重的區域。

研究者指出,新冠大流行對人類全生命周期的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2019年到2021年,每個GBD大區以及84%的國家和地區的預期壽命均有所下降,但小年齡組(<5歲)受到的影響最小,而25歲以上人群的死亡率則增加更多。

此外,從下圖可見,從1950年~2019年,全球人口出生時預期壽命呈持續增長趨勢,從49歲增加到72歲,即增加了23年。然而,從2020年開始,全球出生預期壽命的曲線均出現發生轉折,變為下落趨勢。研究人員表示:許多富裕、老齡化國家的人口已出現減少,而非富裕國家的人口依然呈上升趨勢。

毫無疑問,新冠大流行打破了人口持續增長的態勢,讓人類首次看到了明顯的放緩甚至停滯的趨勢。這不僅是人類麵臨的挑戰,甚至對經濟、社會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除此之外,這種疾病對於人類健康造成的幹擾,也依然困擾著我們。

02

一直被忽視的“長新冠”,

何時才能被重視?

29歲的張媛(化名)曾經非常熱愛生活,喜歡音樂、攝影、逛街,但感染了新冠病毒後,生活發生了驟變。現在的她無法工作,生活隻能由母親照顧,每天都要服用很多藥物。

開始時,她的新冠症狀隻是典型的“輕症”:發燒四天,伴有肌肉酸痛的感覺。但 “陽康”後一個月,她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症狀,有一次甚至需要急救。隨後,陸陸續續的各種檢查顯示她有竇性心律不齊、心動過緩、血小板質量不高、雙肺紋理增多、全身遊走性疼痛等健康異常狀況。

張媛形容,她的身體像是“千瘡百孔”。治療花費已近10萬元,做了不計其數的檢查,但是效果寥寥。更讓她難以接受的是,醫生們不承認她有新冠後遺症。“我跟醫生們說,可以用我作為臨床病例進行研究,結果醫生們卻認為我是有精神問題,應該去看心理科。”

張媛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在網絡上搜索有關“長新冠”的信息,很多人都曾表示他們也有類似的經曆。“陽康”後,很多人長期持續存在體力下降、失眠、心跳加快、疲憊等症狀。

雖然從新冠疫情出現至今已過去了四年多,很多人都已感染過新冠病毒,但依然有很多中-低收入國家的居民沒聽說過“長新冠”。

今年1月,Nature新聞特寫網站發文討論了這個問題。文章指出:在一些收入較低的國家,人們不僅對長新冠的發病率了解很少,醫生們和社會各界也都極易忽視這種疾病。[2]

Nature資深作者Heidi Ledford指出:世界上大部分對於長新冠研究都集中在富裕地區,關於其他地域的長新冠發病率或嚴重性的數據很少。譬如巴西,超過400萬人罹患長新冠,卻對這種健康問題的認知度和知曉率均處於極低水平。

美國流行病學家Theo Vos同樣表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長新冠問題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研究相對較少。但如果他們關注一下,就會發現長新冠是存在的。”

盡管目前的證據表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長新冠的發病率相似,但實際上的數字差異應該很大。在罹患過新冠感染但未因此住院的人群中,8%~41%的人有過長新冠症狀[4]。可是,因為統計數據和研究的缺失,這個大眾健康問題極易被忽視。

2023年1月,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發表的一篇綜述指出[5]:全球至少10%的新冠感染者會罹患長新冠。其中,新冠住院病例的罹患率為50%~70%,未住院病例為10%~30%。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中,長新冠的罹患率高達62%。該研究納入蘇格蘭33281名新冠患者,對其進行了長期隨訪。結果表明,在病毒轉陰後18個月後,仍有11%的患者認為自己未康複,51%的患者僅部分康複。[6]

新冠急性感染通常僅持續幾天到幾周,但陰轉後的長新冠卻可持續數周至數年。長新冠可累計身體多個係統,症狀繁多,因人而異。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勞/不適、焦慮/抑鬱、腹部症狀和呼吸異常等,還可能出現認知障礙、嗅覺味覺減退、失眠和肌肉疼痛。上述症狀很容易和平時的勞累、心情不暢混淆,從而被忽視。[7-9]

由此可見,長新冠並不能被簡單歸咎於患者的心理問題或“錯覺”,也並不是一時恢複不佳。那麼,為何遲遲未進入我國大眾的視野,始終未被重視呢?

張媛表示,為了這些症狀,她已四處求醫問藥9個月。然而,麵對全身繁雜的症狀,醫生們從未將長新冠考慮在內。有的醫生認為她就是感冒,還有的醫生懷疑是焦慮。

高福院士曾指出:我們不能“恐冠”也不能“輕冠”,對此應重視兩件事,一是做好監測,第二是做好基礎研究。他說:長新冠是一個基本事實,不要回避,不要因為長新冠可能對人類有影響就不敢講,這不是科學的態度。

“感染次數越多,後遺症風險越高,這是有臨床數據的。”高福院士指出,“病人該用藥要用藥。” 高福院士的表態,正體現了麵對新冠病毒感染及後續影響所應秉持的科學態度。

新冠對人類機體的影響和長期損傷難以識別,但眾多的研究數據已證實了這一事實。隨著病毒新變異株毒性的減弱,防疫政策已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但是,人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保證仍是當前重要議題。

或許以後的很多年,我們仍要與新冠“作戰”,但正如高福院士所說,我們“既不能‘恐冠’也不能‘輕冠’”。目前,防疫政策已趨於完善,疫苗和藥物的研發也日漸成熟。正如專家建議:雖不能“高枕無憂”,但也可保持理性心態,從容麵對。

參考文獻:

[1] GBD 2021 Demographics Collaborators. Global age-sex-specific mortality, life expectancy, and population estimat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nd 811 subnational locations, 1950-2021, and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 comprehensive demograph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2024 Mar 8:S0140-6736(24)00476-8.

[2] Ledford H. Long COVID is a double curse in low-income nations - here's why. Nature. 2024 Jan;625(7993):20-22.

[3] Franco JVA, et al. Long-Term Health Symptoms and Sequelae Following SARS-CoV-2 Infection: An Evidence Map.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Aug 11;19(16):9915.

[4] Nittas V, et al. Long COVID Through a Public Health Lens: An Umbrella Review. Public Health Rev. 2022 Mar 15;43:1604501.

[5] Davis HE, et al. Long COVID: major findings, mechanisms and recommendations. Nat Rev Microbiol. 2023 Mar;21(3):133-146.

[6] Hastie CE, et al. Outcomes among confirmed cases and a 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in the Long-COVID in Scotland study. Nat Commun. 2022 Oct 12;13(1):5663.

[7] Zhang H, et al. 3-year outcomes of discharged survivors of COVID-19 following the SARS-CoV-2 omicron (B.1.1.529) wave in 2022 in China: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Lancet Respir Med. 2024 Jan;12(1):55-66.

[8] Shah W, et al. Managing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covid-19: summary of NICE, SIGN, and RCGP rapid guideline. BMJ. 2021 Jan 22;372:n136.

[9] Cares-Marambio K, et al. Prevalence of potential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survivors of hospital admission afte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hron Respir Dis. 2021 Jan-Dec;18:14799731211002240.

[10] Astin R, et al. Long COVID: mechanisms, risk factors and recovery. Exp Physiol. 2023 Jan;108(1):12-27.

原創:醫學論壇網

作者:梨九

編輯:拍老師

審核:清揚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