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75歲,間斷咳嗽、咳痰3年餘,加重伴發熱、咯血、喘憋3周餘。診斷考慮為ANCA相關小血管炎(AASV)顯微鏡下多血管炎(MPA)可能性大,肺間質纖維化、彌漫性肺泡出血、肺部感染不除外,I型呼衰。
病例簡介
現病史 患者女性,75歲,間斷咳嗽、咳痰3年餘,加重伴發熱、咯血、喘憋3周餘。
3年多前,患者無明顯誘因間斷出現陣發性咳嗽、咳白痰,無發熱、咯血,口服中藥後咳嗽緩解。3個多月前,胸部CT示肺間質纖維化(圖1)。3周餘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述症狀加重並伴發熱、肌肉酸痛、咯血、胸痛、喘憋,體溫37.6~37.8℃,咯血量少時為痰中帶血絲、色較鮮紅,量多時為血塊,色暗紅,咳嗽時胸痛加重,平臥時喘憋明顯,活動耐量下降,下兩層樓即出現喘憋。給予抗炎(潑尼鬆龍40 mg qd×4d)、平喘、化痰治療後,全身乏力仍明顯,體溫最高38.9℃。胸部CT示:雙肺間質纖維化、雙肺彌漫滲出病灶,考慮肺部感染、不除外伴有肺出血(圖2、3)。血氣分析示:動脈氧分壓(PaO2) 41 mm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 42 mmHg,pH 7.468,動脈氧飽和度(SaO2) 79.1%。給予儲氧麵罩(8 L/min)吸氧、抗炎(潑尼鬆龍40 mg)、抗感染及止血治療,為進一步診治收入院。
患者發病來,精神、食欲、睡眠差,二便尚正常,體重暫無明顯下降。
既往史 6年前,患者出現雙側第一、第二近端指間關節及雙側膝關節腫痛,活動後加重、休息後緩解,雙膝有晨僵伴活動障礙。給予抗炎、止痛及中藥外敷治療後疼痛可稍緩解。
6個月前出現發熱,體溫37.5~38℃,同時關節疼痛、活動障礙較前加重,於我院風濕免疫科就診。化驗示:抗核抗體(ANA) 1:20,類風濕因子(RF) 72.9 U/ml,考慮結締組織病。給予潑尼鬆15 mg/d口服,關節疼痛基本消失,4個月後減量至5 mg/d。
體格檢查 體溫 37.0℃,脈搏 10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壓 130/80 mmHg,全身皮膚未見皮疹,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雙下肺可聞及Velcro音(即雙肺底吸氣性爆裂音——編者注),心率100次/分,律齊,未聞及明顯心髒雜音。腹軟、無壓痛,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無水腫、可見靜脈曲張,左側腓腸肌壓痛。關節無腫脹疼痛。雙側病理征陰性。
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WBC) 11.36×109/L,中性粒細胞(NE) 75.37 %,血紅蛋白(HGB) 102.2 g/L,血小板(PLT) 471.9×109/L;血鉀3.02 mmol/L,白蛋白32.8 g/L,肌酐61 μmol/L,尿素氮6.69 mmol/L;心梗三項及腦鈉肽(BNP)均正常。
血氣分析示:PaO2 51 mmHg、PaCO2 45 mmHg、pH 7.52、SaO2 90%。
降鈣素原 0.5 ng/ml。結核菌素試驗(PPD)陰性,痰找結核杆菌陰性。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髓過氧化物酶(MPO) 155 RU/ml,ANA 1:80均質,RF 201 IU/ml,C反應蛋白(CRP) 70.5 mg/L,血沉(ESR) 55 mm/h。
診治過程 診斷考慮為ANCA相關小血管炎(AASV)顯微鏡下多血管炎(MPA)可能性大,肺間質纖維化、彌漫性肺泡出血、肺部感染不除外,I型呼衰。
在抗感染、營養支持、氧療的基礎上,給予2次激素衝擊治療,並輸注丙種球蛋白,同時行血漿置換,此後患者氧合情況一度好轉,ESR、ANCA-MPO指標有所下降,但隨後肺部感染加重,出現消化道出血,病情急轉直下,患者家屬拒絕有創機械通氣,同意無創通氣維持治療。患者最終治療無效死亡。
高占成,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曾於1994年8月~1997年7月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醫學院進行呼吸係統疾病基因治療方麵的研究。現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感染學組成員、北京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委員、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谘詢委員會委員。致力於肺部感染(特別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基礎和臨床、支氣管哮喘及肺間質性纖維化疾病基因治療方麵的研究。
問題1 MPA臨床特點是什麼?
MPA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發病初期表現為類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中低熱、乏力、體重減輕、關節肌肉疼痛。肺部受累時常伴發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難,易與其他肺部疾患(如肺炎、肺部真菌感染、肺結核等)混淆,因此常誤診、漏診。MPA肺部影像學表現常為肺部浸潤影、肺間質纖維化和彌漫性肺泡出血。
本例患者臨床症狀、體征以及肺部CT表現與上述特點相吻合。
因該病易誤診、漏診,故不能把肺內表現和肺外症狀割裂開來考慮,盡量以一元論來解釋分散的臨床症狀,及時做免疫學及相關檢查,如ESR、CRP、ANCA及其他自身免疫抗體,尋找診斷佐證,為早期幹預治療創造條件。
問題2 如何治療重症AASV?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酰胺是誘導緩解AASV的經典首選方法,能緩解多數患者的症狀。潑尼鬆1 mg/(kg·d),口服至少1個月,病情好轉穩定後逐漸減少激素用量,療程約0.5~1年。
重症AASV(如急進性腎功能衰竭或彌漫性肺出血)患者須接受強化治療,如潑尼鬆龍衝擊治療(0.5~1.0 g/d,靜脈注射,3d/療程,持續1~3個療程;但易出現不良反應,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血漿置換及丙種球蛋白輸注。
在本例患者出現重症AASV表現後,經及時給予強化治療、支持治療和各項搶救措施,患者的免疫學指標有所下降,臨床表現也有輕度緩解。
我們認為,治療重症AASV應多管齊下,同時進行激素衝擊、血漿置換和丙種球蛋白輸注,可以阻止炎症發展、減少抗體產生、封閉和清除抗體,使機體重度損害得到遏製和緩解。
問題3 影響AASV治療效果的因素是什麼?
影響AASV預後的危險因素有年齡>65歲、彌漫性肺泡出血、腎髒受累、伴發中樞神經係統症狀等。
年齡>65歲的老年患者肺部受累通常很嚴重,如影像學檢查可見肺部浸潤影、肺間質纖維化等,相當比例的患者還需要呼吸支持治療;另外,老年患者對免疫治療反應差,因此繼發肺部感染的概率也明顯升高。以上原因導致本例患者治療效果差,最終治療失敗而死亡。
老年重症AASV患者的治療難度大,危險因素多,因此,如何在免疫治療初見成效的基礎上減緩和穩定病情,是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相關鏈接
AASV是一組累及多係統髒器小血管且ANCA陽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韋格納肉芽腫(WG)、MPA、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CSS)等。血管炎病理表現為小血管壁的炎症及纖維素樣壞死。其病因複雜,與遺傳、環境、感染、藥物等因素有關。
我國AASV血清型多為ANCA-MPO陽性,多數診斷MPA,MPA好發於中老年人,65歲以上的患者約占90%。肺是ANCA-MPO相關小血管炎主要累及髒器,僅次於腎髒。(相關文章請參閱本報6月30日A10版《ANCA相關小血管炎診療進展》)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