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拔管後患者預防性使用無創機械通氣並不獲益

作者:王勝昱譯 袁月華 朱家成校 來源:Respiratory Care 日期:2012-04-05
導讀

         研究者們對使用機械通氣大於48小時,在可耐受2小時的自主呼吸測試後拔管的病人進行了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病人被隨機分配成兩組:一組是無創機械通氣(NIV)組;一組是標準治療組。以72小時內再插管率為主要結果指標。

關鍵字:  無創機械通氣 |  

  拔管後預防性使用無創機械通氣: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

  研究者:台北醫學院呼吸治療學院蘇陳玲等

  研究者們對使用機械通氣大於48小時,在可耐受2小時的自主呼吸測試後拔管的病人進行了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病人被隨機分配成兩組:一組是無創機械通氣(NIV)組;一組是標準治療組。以72小時內再插管率為主要結果指標。作者使用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來決定拔管失敗的預測因素。共有406名病人被隨機分配到NIV或標準治療組。拔管失敗率、ICU死亡率,或住院死亡率,在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異。與NIV組相比較結果,在對照組拔管失敗的原因中以心髒衰竭較常見。在拔管失敗病人中,淺快呼吸指數(RSBI)在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異。當涵蓋所有病人的數據顯示:APACHEⅡ評分、最大吸氣壓力和淺快呼吸指數可以是拔管失敗的預測因素。拔管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分泌物太多。

  研究者們的結論是:對於通過自主呼吸測試的病人而言,在拔管後預防性使用NIV無法降低拔管失敗率或是死亡率。

  Dean Hess博士評論

  雖然NIV的使用一直在增加,但是否能有效預防拔管後的呼吸衰竭則仍存有爭議。Su等人對使用機械通氣大於48小時,在可耐受2小時的自主呼吸測試後拔管的病人進行了一項前瞻性多中心的隨機對照研究。病人被隨機分配成兩組:一組是NIV組;一組是標準治療組。作者們發現對於已通過自發性呼吸測試的病人而言,在拔管後預防性的使用NIV並無法降低拔管失敗率或死亡率。然而,由於此項研究並未如之前的研究一樣,依據拔管後發生呼吸衰竭的風險高低來篩選病人。如Figueroa-Casas菲格羅亞卡薩斯所指出的,對於拔管後有呼吸衰竭風險的病人而言,NIV扮演著某種角色,但並非可以常規性的使用於所有的病人。

  原文:Preventive 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fter Extubation: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espiratory Care,2012,57(2): 204-210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