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正是由於化學、材料學、機械工程學等等學科的進步,促使了醫學科學在短時間內有了驚人的快速發展。有人甚至稱,醫學在近百年內所取得的成就遠超既往千年。盡管仍有很多問題被遺留到了我們今天,但每一次科學的進步,都是一次永久性的增進,使得醫學離它的終極目標――徹底根除疾病――盡管相當遙遠,但不再是遙不可及。此次刊出的10項新進展是由《中國醫學論壇報》發起,687名讀者投票選出也許會對未來形成巨大影響的醫療科技新進展

激光製導“攻擊”腫瘤的納米藥丸

除了其毒性可累及機體健康部位的副作用外,化療是種有效的腫瘤治療方法。能將化療藥物直接運送至腫瘤,或可使較大劑量的藥物在攻擊腫瘤的同時又不傷及“無辜”。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研究者們於2014年2月發表的一項聯合研究,介紹了其新研發的一種可將化療藥物定點釋放至腫瘤的激光介導納米顆粒。

該技術以介孔二氧化矽納米顆粒為基礎,顆粒的孔內填塞有化療藥物。當該納米顆粒受雙光子激光照射後,其上的小孔將被打開,藥物則被釋放出來。由於激光的頻率被設定在紅外線範圍內,可以穿透身體到達大約4cm內的目標,因此適用於皮膚癌和乳腺癌等多種腫瘤。

3D打印“骨骼”的應用

2014年8月,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首次批準OsteoFab患者特異性麵部裝置(OPSFD,圖2a)為用於麵部重建的3D打印聚合置入物。OPSFD是以磁共振成像(MRI)或CT掃描結果為模板,針對患者的個體化解剖情況而生產的麵部置入物。該3D打印聚合置入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呈透明狀態,並以能支撐骨附著等多種方式與骨類似。

同月,我國一名12歲因外傷致惡性腫瘤的男孩兒,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接受了全球首個3D打印的脊柱(圖2b)置入術,以預防腫瘤的播散。3D打印機可以生成非常複雜的幾何形狀,這意味著為固定置入物所需要的附加硬件數量可以減少。另一個益處是,打印置入物的多孔性可以使骨在置入物內生長進而形成一種自然的連結。除了脊柱置入物,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還用3D打印技術製作椎間盤。

液態金屬導線修複破損神經

為了“攻克”嚴重的神經損傷問題,全球的研究者們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既有讓神經傳導信號繞過受損神經部位,又有使用幹細胞進行神經再生等的方法。但清華大學的研究者在2014年4月發表於arXiv上的一項研究則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他們采用一種在體溫時呈液態的GalnSn合金(67%的镓、20.5%的銦和12.5%的硒)連接牛蛙離斷的坐骨神經。

研究者測量了神經被離斷前、以及用液態金屬和對照液體連接後的電信號,結果顯示,液態金屬所發揮的電連接作用“接近於未離斷的神經”。這有可能成為治療各種類似狀況的一種新方法。

人類幹細胞轉化的新研究

2014年9月,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研究,即經間接譜係轉化技術首次將人類的皮膚細胞成功轉化為白細胞(圖4a)。10月,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研究人員將皮膚和血液中提取的成人細胞轉化成多能幹細胞,進行特殊培養轉化成腸道類器官,然後由小鼠腎髒囊體供養發育成成熟的人類腸道組織(圖4b)。11月,美國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研究,用幹細胞培養出了胰腺β細胞(圖4c),這種細胞具有合成分泌胰島素的功能。

可穿戴式人工腎

2014年9月,FDA和美國華盛頓大學機構審查委員會同意開展有關可穿戴人工腎(WAK,圖5)安全性和性能檢測的臨床試驗。

可穿戴人工腎,顧名思義,是可以穿在身上的小型透析機。患者通過類似於腰帶的裝置將該透析機“穿”在身上,並通過導管與其相連。與傳統透析機類似,該機器被設計用於濾過終末期腎髒病患者的血液;與現有的可攜帶或固定式透析機不同,該透析機依靠電池連續運轉。目前的可穿戴人工腎重約10磅(約4.5公斤),但未來該透析機可能更輕並更具流線型。

可穿戴人工腎的研發已超過10年,由目前在加州大學的維克多?古拉(VictorGura)最早在洛杉磯的雪鬆-西奈醫療中心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大衛?格芬醫學院開始研發。後來,可穿戴人工腎項目被FDA選中為其“創新途徑計劃”的三個項目之一,FDA開展“創新途徑計劃”的目的是幫助那些安全、具突破性的醫療產品盡快應用於患者。

最大規模人類基因組圖譜繪製成功

2014年10月,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間直接相互作用的圖譜,並預測出數十個與癌症相關的新基因(圖6)。

快捷診斷疾病的設備

美國科學家於2014年研發出了多種快捷診斷疾病的設備。7月,幾分鍾內就可以通過分辨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相關抗體來鑒別其究竟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的微芯片(圖7a);隻須將通過注射器針頭取得的組織樣本放入信用卡大小的診斷設備,幾分鍾後就可以明確是否患有胰腺癌的簡易設備(圖7b)。10月,利用化學試劑來分析一滴血液,並產生肉眼可見的顏色變化,與不同程度的貧血譜結果進行對照,在一分鍾內得出貧血結果的設備(更多相關詳細信息。

科學家研製出抗生素“替代物”

11月,瑞士大學的科學家公布了一種可以用於細菌感染治療的脂類納米顆粒。該脂類顆粒可以與宿主細胞競爭性“爭奪”細菌毒物並將其“扣留”,而保護宿主免受其感染。

該顆粒不具備殺菌能力,在治療患者時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抗生素聯用,以抵抗細菌感染和削弱細菌清除時毒素所致組織損傷。

新型的槍傷快速止血器

2014年4月,FDA批準了袖珍XStat(圖9a)作為醫用敷料,這是此類止血產品首次獲批。與標準戰場急救相比,XStat可讓槍傷和彈片傷止血更快、更有效。

目前,醫務人員通過將紗布塞進5英寸(約12.7cm)深的傷口以治療槍傷出血,這個過程既痛苦又不總是有效。美國軍隊的數據顯示,2001年10月至2009年6月間,在受傷後未立刻死亡的士兵中,失血約占致死原因的80%。

XStat為2.5盎司(約74ml)注射器樣裝置,可深入諸如彈道等傷口內,並放入可以吸血、藥片大小的海綿(圖9b),後者可快速膨脹以阻斷動脈出血(圖9c)。FDA稱,這些海綿可在體內安全放置4小時之久,可以為傷者送達手術室贏得充足的時間。為確保這些海綿不會被留在體內,這些海綿上設計有X型的標誌,這使得每塊海綿在X射線下都是可見的。

XStat是首個設計專門用於腋下或腹股溝處窄、深傷口的戰地敷料,這些地方的傷口傳統醫用止血帶無法發揮作用。與之類似的RevMedx,則正在研發用於產後出血的快速止血敷料。

納米顆粒檢測癌細胞的新方法

11月,美國學者公布的一項研究稱,一種被稱為納米耀斑(nanoflares)的納米顆粒研製成功。每個納米耀斑都是由金色塗層的熒光微粒與DNA片段共同組成。DNA片段可以與癌細胞中的靶RNA結合而觸發熒光微粒的釋放使癌細胞發光(圖10a,圖10b為沒有結合靶RNA的對照細胞)。在小鼠體內進行的試驗顯示,其可用於不同類型的乳腺癌細胞的檢測。

主頁|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聯係我們|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網站地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