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關節炎: 多運動or少運動?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 楊岫岩
文/ 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李紹斌 彭福祥
“關節越痛越要動!”“膝蓋要省著用,有了關節炎要少運動!”骨關節炎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它雖不會致命,但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非常多的困擾。許多老年人對於骨關節炎的治療和調養也有很多疑惑,民間的各種說法更是讓老年人無所適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主任醫師楊岫岩接受記者采訪,就老年人非常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負重腿更易患骨關節炎
楊岫岩介紹,關節炎的類型100多種,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和脊柱關節病。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
在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關節炎就是骨關節炎。主要是由於長期的負重,導致的勞損,就像機器一樣,由於長年累月地勞動、活動和承受身體的重量,到了中老年,關節難免受到磨損,這就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的特點是負重的關節疼痛,多是膝關節最明顯,活動加重,休息減輕,且多出現在負重腿上。比如說,有的老人右腿曾發生骨折,右腿不敢過多用力,走路時重心在左腿,因此左腿就可能先於右腿出現骨關節炎。
減少負重運動,增加非負重運動
楊岫岩介紹,老年人患骨關節炎後,擔心運動會加重病情,而不敢運動,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患上關節炎仍有必要運動,因為運動會使關節相關的肌肉力量增強,這樣會加強關節的應力,對關節具有保護作用。
但是患關節炎後選擇哪種運動是有講究的。楊岫岩介紹,骨關節炎患者要避免跑、跳、登山、爬樓梯等負重性的活動,深蹲也不建議;可以增加遊泳、騎單車等關節伸屈為主的活動,坐在床邊或椅子上,反複抬起小腿來進行運動也是可以的。在不加重關節痛的前提下,應鼓勵骨關節炎患者每日走平路1小時左右。
另外,肥胖者需要減肥,以降低骨關節的負重。
生活調養:注意保暖+多補鈣
骨關節炎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關節一定要注意保暖。楊岫岩解釋,這是因為我們的關節腔沒有血液供應,隻是靠關節滑液來提供滋養,因此關節非常怕冷,寒冷的刺激會加速關節變性,民間“老寒腿”的說法也是由此而來。即使在夏天,骨關節炎患者也要注意避免關節受涼,如避免長期待在空調環境內,或是避免空調口正對著腿部吹。
另外,女性在絕經後,雌激素下降,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增高,骨質疏鬆與骨關節炎也有密切關係。女性骨關節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補鈣,男性患者可檢測骨密度,若已出現了骨質疏鬆也建議補鈣。對於骨關節炎患者,都可以長期口服促進軟骨代謝的保健藥物(含有氨基葡萄糖和軟骨素)。
感冒、負重:可誘發急性滑膜炎
楊岫岩介紹,關節炎患者在感冒、受涼等免疫力低下時,或者負重後,都可能誘發急性滑膜炎,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甚至行走苦難。關節疼痛時需要休息,減少負重活動。各種家庭式的理療以自我感覺舒服為度。可外用一些消炎鎮痛藥,嚴重者可以口服一些鎮痛或消炎鎮痛藥。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鈉,也可以起到潤滑和保護關節的主要。
如果用藥後症狀仍不能有效減輕,必要時可在關節腔內注射激素,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打封閉”,注射激素後症狀一般均可控製。楊岫岩提醒,由於激素本身對關節軟骨有一定的損傷,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注射,一年內激素注射不要超過三次。
我的關節炎需要手術嗎?
這也是許多老年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楊岫岩介紹,關節炎的症狀經過規範治療後長期不能緩解,照片顯示關節軟骨已經被破壞,關節變形甚至不能走路,這些是關節手術的適應症。這其中要對治療的性價比和患者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比如說,患者由於膝關節疼痛不能行走了,甚至需要長年坐輪椅,那麼長此以往,患者的心肺功能都會減弱,各種疾病都可能隨之而來,那麼手術的必要性就非常明顯了。
楊岫岩介紹,骨關節手術分兩種,對於關節軟骨破壞不嚴重的,僅需接受關節鏡手術即可,也就是在關節處打洞,將軟骨碎片取出即可;如果關節破壞嚴重的,則需要更換人工關節。
知多D: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如何區分?
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雖然都可能表現關節疼痛,但是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類風濕關節炎其實是一種難治性的風濕病,如果抽血檢測的話,類風濕關節患者的類風濕因子、血沉、C反應蛋白等於風濕相關的指標都會表現為異常。
另外,骨關節炎的疼痛多表現為起床時比較輕,活動後則會加重。而類風濕關節炎則相反,是起床時症狀較重,活動後會減輕(醫學上稱為“晨僵”)。不過骨關節炎患者若伴隨有滑膜炎時,也可能出現短暫的晨僵。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