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下是不敢深度討論的,不僅由於自身所深耕的領域不屬於自身免疫,更有個人其他原因不願麵對它(有點諱疾忌醫)。不過,作為一個醫藥工作者,自身免疫又是我不得不關注和了解的內容之一,尤其是近年來生物藥在該領域的發展,以及該領域反作用生物藥的崛起,真心值得我們去好好研究一番。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一旦患病,給自己及家人帶來的“災難”是嚴重的,很多方麵甚至不亞於癌症以及心血管疾病對人們的打擊。近年來,該領域藥物的研發可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此同步帶來的藥價貴(如阿達木單抗)、藥品不良反應多(如激素,免疫抑製劑)、疾病無法根治等問題,也如同一根根刺,使我們如鯁在喉,非常痛苦,故擼起袖子好好幹的決心就須更加堅定,埋頭實驗室的心態也須更加沉穩!
什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英文Autoimmune Disease,簡稱AID,其總體發病率約占全世界人口的3%~5%,其中美國高達5%~8%,我國也有3~4千萬人口罹患此病,屬於5D疾病,即Disability、Death、Discomfort、Drug reactions、Dollar lost。正常情況下,人體免疫係統較為穩定,對自身的細胞或分子形成免疫耐受狀態而不發生病理性免疫應答。當機體受內外因素或遺傳因素影響,自身反應性T或B淋巴細胞可攻擊正常或變性的器官、組織、細胞、蛋白質或酶類等自身抗原而發生免疫應答反應,稱自身免疫,同時又可產生自身抗體或自身致敏淋巴細胞。因自身免疫造成免疫係統對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減低或破壞,致使自身抗體或(和)致敏淋巴細胞損傷自身器官,表現為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障礙,稱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哪些種類?哪些特點?
自身免疫性疾病範疇極為龐大,目前已識別非科學性定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超過80多種,按受累器官組織範圍可分為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重症肌無力、橋本甲狀腺炎、Grave病、萎縮性胃炎、多發性硬化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而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係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濕關節炎(RA)、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幹燥綜合征(SS)等,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多器官和結締組織,故又稱膠元病或結締組織病,多數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歸屬於風濕病範疇(醫院掛號~風濕免疫科,知識點!)。
AID臨床特點如下:①發病人群廣泛(女>男),表現複雜多樣(多係統多器官受累);②大多病因不明,有高滴度自身抗體or有針對自身組織細胞的致敏淋巴細胞;③一般病程較長,多遷延為慢性,病程中病情發展和緩解呈反複交替現象;④與免疫反應有關的病理變化,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為主的慢性炎症;⑤激素和免疫抑製劑治療可取得一定療效。
重要檢測指標——抗核抗體
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檢查最重要的指標,當屬抗核抗體(ANA)。所謂抗核抗體,是指抗細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體的總稱,它是針對細胞核內DNA、RNA、蛋白質、脂類、酶類或這些物質的分子複合物的抗體。這些物質並非僅存在於細胞核內,也可存在於細胞漿等其他細胞器中,因此,ANA是指抗核酸和核蛋白抗體的總稱,而ANAs指抗核抗體譜。迄今已有20餘種ANA相繼被發現,主要存在於血清中,也可存在於胸腔積液、關節滑膜液和尿液中。目前國內許多醫院開展了ANA和ANAs的檢測,ANA主要用於AID的篩查,而ANAs對AID的的診斷和鑒別意義較大。由於AID的病程一般較長,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因此及時準確檢測這些自身抗體,可對AID的早期正確診斷和療效評價等方麵起到輔助作用。
自身免疫係統疾病治療藥物
由於AID病因未知,且範圍及其龐大,故治療藥物種類、靶點較為繁雜,免疫抑製劑、糖皮質激素以及近年來發展快速的生物藥,成為了治療該類疾病的主要成員,而根據不同分化類型的疾病,許多藥物已被應用於臨床。通過這些上市藥物不難發現,治療過程中所帶來的不良反應,也同樣值得關注和研究,從而來減輕病患的主客觀上的負擔,且如何能為患者選擇更為合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使得藥物療效最大化,同樣更是醫藥工作者的共同追求目標。
生物製劑會是未來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方向嗎?
當前,常用的治療方案除了控製發病誘因,如抗感染、避免日照和過度勞累等外,主要還是采用激素、抗炎藥及免疫抑製劑來削弱機體的免疫反應來減輕組織損傷,手段單一且副作用較大(上表藥物可見一斑)!而相對於傳統的化學小分子藥物,生物製劑憑借其確切的療效及較小的副作用正越來越多地投入到臨床使用,且許多產品都是以重磅炸彈的狀態進入全球市場。①細胞因子靶向抑製劑:細胞因子(主要是TNF和BAFF),因其在自身免疫損傷中的重要作用而一直是生物治療的主要靶分子。目前,主要是通過單克隆抗體或者重組的細胞因子受體來抑製炎性細胞因子的活性,當然也可利用炎症相關或有抗炎和免疫抑製作用的細胞因子進行治療。代表藥物: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貝利木單抗。②靶向B細胞拮抗劑:B細胞不僅能在體液免疫中產生抗體,還能提呈抗原給T細胞,幫助調節免疫反應,B 淋巴細胞功能障礙也是導致AID的重要原因之一。代表藥物:利妥昔單抗、奧法木單抗。③靶向T細胞拮抗劑:T淋巴細胞在AID的發生發展中一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目前T細胞的靶向治療一般是針對T細胞表麵的抗原來達到抑製T細胞活化及T-B細胞相互作用的目的。代表藥物:阿巴西普。④補體活化抑製劑:補體激活是AID的一個重要標誌,是通過補體蛋白C5裂解來形成炎性C5a分子和細胞膜攻擊複合C5b-9的,抑製C5可以阻斷炎性介質的形成從而減少組織損害。代表藥物:依庫珠單抗。
小感觸
對於從事化學小分子藥物研究的在下,在近些年的工作中,可謂充分的感受到了行業內生物藥的崛起,以及對小分子藥物的衝擊。關注藥物銷售額的小夥伴都知道,近年來全球銷售額前十的藥物當中,生物藥雖未能完勝小分子,但小分子的營地已近乎全失,這是事實。故而,一直不怎麼關心生物藥的在下,也不得不將關注點適當轉向其中,雖不能迅速掌握其技術,但也希望對其研發思路能夠有所了解、有所感悟,並應用到小分子化藥的開發當中。故總結此文,如有不周之處,還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