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細胞保護”為卒中患者救治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國內外頂級專家共話卒中前沿進展。
缺血性卒中是我國成年人群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已成為當前我國醫療衛生體係麵對的重大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的溶、取栓治療不斷取得突破,缺血性卒中治療已經邁入再灌注時代,但是依舊存在如時間窗限製、再通率低、技術欠標準化以及疾病預後差等問題亟待解決。而與此同時,學界高度關注卻一度遭遇臨床轉化困難的神經保護治療,也在近兩年因為ESCAP-NA1和TASTE研究的陸續發布而重啟希望之門。2022年8月5日,第三期“卒中新語國際學術峰會”在CSA&TISC 2022第八分會場腦細胞保護專場召開,另分別設置長沙、南昌、青島、鄭州四大會場,以多地聯線的形式同步進行,線上線下共四千人共同參與。
本次會議邀請了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徐運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伊龍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樊東升教授、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董強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肖波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曉牧教授、青島市立醫院譚蘭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馬建軍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會議。同時本次會議特邀英國國家卒中醫學臨床主席、倫敦大學國王學院AnthonyRudd教授及國內知名專家圍繞“腦細胞保護提高卒中患者預後”主題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
提升卒中患者的急性期護理質量,改善患者預後
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Anthony Rudd教授首先分享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急性期救治策略對預後的影響”專題內容,提到卒中單元的急性期護理對於減少死亡和長期殘疾有重要治療價值。Anthony Rudd教授提出了在急性卒中管理非常重要且影響結局的4個方麵:適當補水、氧療、血壓和體溫,且分別從接受溶栓以及接受血栓切除術患者在這4個方便進行了論證分析,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要從整體上提升急性卒中護理質量,這不僅涉及靜脈溶栓和血栓切除術;需要加強公眾意識;需要完善緊急醫療服務,將患者送至能夠提供血管重建和專業卒中護理的醫院;需要改善急診科對卒中患者的響應和護理,增強所有患者對先進的影像學檢查和卒中單元護理的可及性,尤其在維持平衡和預防並發症方麵需要做得更好。
缺血性卒中治療關鍵:挽救缺血半暗帶
缺血性卒中,無論是什麼樣的原因,最終形成的是腦組織的缺血,根據缺血程度不同,將其分為缺血壞死區和周邊的繼發半暗帶。而挽救缺血半暗帶也是目前缺血性卒中治療的關鍵。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杜萬良教授結合2022年歐洲卒中組織(ESOC)大會上的卒中急性期再灌注治療進展,提出缺血性卒中治療關鍵包括挽救半暗帶,腦細胞保護藥物可維持缺血半暗帶,延長有益再灌注的時間窗。同時,杜萬良教授指出2022年歐洲卒中組織大會一項研究顯示,對於接受溶栓/未接受溶栓治療的患者,聯合依達拉奉右莰醇能顯著改善患者神經功能,顯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在隨後的討論環節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肖波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曉牧教授、青島市市立醫院譚蘭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馬建軍教授就會議內容發表了各自的觀點。肖波教授表示我們需要開展更多的大型臨床試驗,並對橋接治療等未來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議。吳曉牧教授指出,除溶栓、取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療外,血壓、體溫的管理及腦細胞保護等其他輔助治療同樣重要。譚蘭教授認為,要重視腦血管病患者溶/取栓前後的管理,形成全麵的、標準化的管理流程。馬建軍教授提出,卒中管理要全麵、係統化,要在遵循指南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治療。
缺血性卒中治療基本策略:腦細胞保護+再灌注
圍繞“無效再通的現狀分析與應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劉麗萍教授從無效再通可能的發生機製(包括再灌注損傷、血栓炎症和微循環障礙)出發,提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開通治療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急性期以血管再通為核心的各種治療措施,主要是挽救梗死灶周圍發生缺血性損傷而尚未死亡的神經細胞---缺血半暗帶。治療基本策略為腦細胞保護+再灌注。腦細胞保護目的是買時間,通過低溫或腦細胞保護藥物對抗導致缺血性損傷的有害分子和細胞,以達到“凍結”缺血半暗帶,減緩轉化為梗死核心。劉麗萍教授重點介紹TASTE研究證實了依達拉奉右莰醇多靶點腦細胞保護治療獲得臨床驗證,並提出TASTE-2研究將為先必新聯合再灌注治療增添新證據。
卒中後炎症反應是缺血性腦卒中的潛在治療靶點之一
腦卒中的損傷機製複雜,腦梗死後因為腦組織的血氧迅速減少,會迅速導致興奮性毒性,進而產生炎症及神經元凋亡等,而大腦本身也會啟動內源性的神經保護和修複,來對抗興奮性毒性和抗炎等,並且內源性神經保護和修複過程始於急性期初發,並伴隨損傷病程持續進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戚曉昆教授帶來了“缺血卒中急性期神經炎症損傷機製與靶點探索”的分享。戚曉昆教授指出腦梗死後損傷機製複雜,腦組織病理損傷(炎症)與內源性保護(修複)同時進行。AIS的炎症級聯主要有三條通路:MMPs、炎性因子和DAMP。腦卒中後炎症反應立即發生,產生炎症因子和自由基,且對患者預後造成破壞。因此,炎症是AIS全程管理的潛在治療靶點之一,戚曉昆教授提示右莰醇可發揮積極作用,依達拉奉/右莰醇表現出更強的效果且顯著延長治療時間窗。
依據Stair原則,腦細胞保護聯合血管再通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獲益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張樂教授全麵介紹了缺血性卒中治療基本策略,一種是使血管再通,促進再灌注,包括溶栓,取栓,增加側支血流等;另一種是通過神經保護,延緩缺血半暗帶的進展,買時間,目前有低溫療法和神經保護藥物等。目前溶栓/取栓為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複血流的主要措施,但其局限性導致實際獲益患者比例低。基於此,張樂教授根據STAIR組織的第十次會議中提出的“腦細胞保護”替換“神經保護”概念,更是從發病機製角度建議,腦細胞保護應參與再灌注治療的全過程,並分別從院前腦細胞保護——入院血管再通前的腦細胞保護——再通後的腦細胞保護應用進行了分享。最後,張樂教授提示了依達拉奉右莰醇在再通後的腦細胞保護治療價值確切,且其在再通前的腦細胞保護研究也在積極探索中。
隨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胡治平教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塗江龍教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張勇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宋波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張擁波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李淑娟教授圍繞再灌注治療及腦細胞保護相關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
胡治平教授表示,腦細胞保護與再灌注治療相結合,可以進一步改善患者預後。依達拉奉右莰醇抑製氧化應激損傷和炎症反應,打開了腦細胞保護劑的大門。塗江龍教授提出了如何提高再通質量,減少無效再通的現實問題。他指出,關於依達拉奉右莰醇的臨床試驗是具有較大樣本量的隨機雙盲多中心研究,對腦保護在缺血性卒中治療中的作用進行了一定的臨床探索。張勇教授表示,院前延誤致使血管再通無效甚至有害,腦細胞保護措施可使其得到更好的再通效果。依達拉奉右莰醇在神經細胞保護的前提下加入抗炎作用,更好地提高了再通效果。宋波教授在討論中著重關注了對於側支循環的評估和保護,以及如何讓腦細胞保護策略盡快落地實施的問題。張擁波教授和李淑娟教授強調,再灌注治療是基礎,腦細胞保護劑的開發必須和再灌注治療相結合。
會議最後,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董強教授對本次會議做了總結,董強教授表示,大家應該從觀念上更廣泛地擴展神經保護的理念,從廣義改善卒中預後的角度來探討神經保護及其臨床試驗,使神經細胞保護製劑在臨床得到有效應用,改變患者結局。此次卒中新語國際學術峰會圓滿落下帷幕。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