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腎髒是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最常累及的器官,我國近半數狼瘡患者並發狼瘡腎炎,為了保護好腎髒,避免狼瘡所致腎髒損害的發生,患友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研究表明,腎髒是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最常累及的器官,我國近半數狼瘡患者並發狼瘡腎炎,為了保護好腎髒,避免狼瘡所致腎髒損害的發生,患友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但是,在關注腎髒健康的路上卻有幾個疑惑始終橫貫其中,那就是狼瘡腎炎和慢性腎炎究竟有怎樣的區別?狼瘡患友們又該如何保護腎髒呢?科普君這就來給大家來普及一下~
狼瘡腎炎和慢性腎炎有何區別?
01 病因不同
狼瘡腎炎是係統性紅斑狼瘡最為常見和嚴重的並發症,發病機製較為複雜。主要病因為患者循環或原位免疫複合物的腎小球沉積,從而激活患者局部的免疫反應和炎性反應,釋放炎症介質,促進免疫細胞的浸潤,加劇免疫炎性反應,最終導致腎髒損害[1]。
慢性腎炎的全名叫作慢性腎小球腎炎,起病隱匿、病情遷延,發病時間通常在3個月以上,發病人群以青壯年為主,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
絕大多數患者由不同病因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進展而來,感染(如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是患者患病的主要誘因,係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慢性腎炎發生的誘因之一,高血壓、大量蛋白尿、高血脂亦是此病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2]。
02 臨床表現不同
慢性腎炎的典型臨床症狀為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患病早期患者僅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食欲缺乏等表現,同時可伴有水腫,但一般較輕微。病情嚴重者很有可能會出現腎衰竭的症狀,如乏力、惡心、嘔吐、食欲缺乏、頭痛、全身瘙癢和視力模糊等表現[2,6]。
狼瘡腎炎患者常出現少尿或夜尿增多、血尿(多為鏡下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等症狀,但同時還存在許多腎外表現,如不明原因發熱、關節炎、皮膚粘膜損害(麵部蝶形紅斑或脫發),以及心包炎、胸膜炎等全身係統表現[3-6]。
可以總結起來,其實慢性腎炎和狼瘡腎炎兩者的腎髒表現比較相似,但是狼瘡腎炎除了腎髒表現外,往往還會伴隨其他的狼瘡表現。
3.嚴重程度不同
狼瘡腎炎患者若得到及時的治療可達到長期緩解,近年來隨著狼瘡腎炎治療方案的改進和個體化,狼瘡腎炎治療的緩解率已經得到了顯著提升,我國狼瘡腎炎患者的10年腎髒存活率也達到了81%~98%,但是此病複發的風險較高,達到了33%~40%,藥物減量或貿然停藥者尤甚,期間患者可能會出現腎髒慢性損傷甚至進展為終末期腎病[4-6]。
慢性腎炎如其名,病情常遷延不愈,據統計,2017年中國慢性腎髒病患者已經達到了1.32億。慢性腎炎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使得疾病不斷進展,就會逐漸走向慢性腎功能衰竭及甚至是尿毒症的結局,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6,8]。
互助君
不論是狼瘡腎炎還是慢性腎炎,歸根結底都是腎髒出現了問題。為了避免疾病進展,互助君給大家推薦幾個保護腎髒的方法
值得推薦的四個護腎大法
01低鹽
低脂
低蛋白飲食
首先,患者每天攝入的鹽分應該小於5g,最好在3g以內。防止血壓升高、體內水鈉瀦留增加腎髒負擔,少吃加工食品;
其次,慢性腎髒病患者容易出現脂肪代謝紊亂的現象,極易引發高脂血症,因此患者應盡量不吃肥肉、動物內髒、蟹黃及奶油等高脂肪食物;
另外,患者應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魚肉、牛瘦肉、蛋、奶等,以延緩病程,減輕腎髒工作負擔。
02每天喝夠1500ml的水
對於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來說,每天的排尿量為500~4000ml,但對於腎髒功能減退、尿量成倍增加的慢性腎髒病患者來說,水攝入量過少,很容易發生脫水,若攝入過多,也極易導致水瀦留,加重水腫和高血壓。
因此慢性腎髒病患者在無嚴重心衰、水腫、肺水腫、高血壓且尿量正常的情況下,每日最好應喝夠1500~2000ml的水,少量多次飲水,每次50~100ml即可,同時不可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但若每日的排尿量在400ml以下或合並有嚴重的水腫及心血管疾病,就應遵醫囑適當限製水的攝入量。
03 每天快走6000步
快走是一種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不僅能鍛煉患者的心肺功能,還能提高免疫力、改善糖代謝及脂質代謝,保護腎髒。慢性腎髒病患者可養成每天快走6000步的鍛煉習慣,每周運動5~7次,每天運動半小時,運動時抬頭挺胸,保持腹式呼吸。
04規律作息,拒絕熬夜
常言道“白天吃頭豬,不如晚上打個呼”,人體髒器的生理功能與外界環境的周期性變化是同步的,若肆意破壞,極易導致人體的代謝功能受損,而腎髒就是代謝性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患者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爭取每天都能睡個好覺,每天早上都能迎著晨光自然醒來。
另外,每天睡夠8小時的標準也許並不適合所有人,我們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睡眠情況具體評估自己的睡眠需求。[9]
寫在最後
總之,不論是狼瘡導致的狼瘡腎炎還是慢性腎炎,都屬於慢性腎髒病,治療的過程也注定是十分漫長的,若要搶救自己的腎髒避免其陷於陰霾,除了積極治療之外,患者還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將護腎的注意事項融入到日常的生活點滴之中。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