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克蟹肉中含嘌呤82毫克,痛風患者在急性發作期不宜吃螃蟹,特別不能吃蟹肉或蟹黃做成的羹、湯;處於痛風慢性期患者和單純高尿酸血症患者應少吃。
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一般認為,藥用以淡水蟹為好,海水蟹隻可供食用。中醫認為螃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但是,風濕病患者在以下情況下應避免食蟹。
1、合並心血管病的風濕病患者忌吃螃蟹
《2018年美國心髒協會/美國心髒病學會膽固醇臨床實踐指南》指出:心髒病患者每天膽固醇攝入量不得超過200毫克,普通人最好限製在300毫克以下。螃蟹含膽固醇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合並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血壓或高血脂症的患者,食用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會引致膽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病情。
2、風濕病患者在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吃蟹
在感冒、發熱期間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後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3、凡脾胃虛寒者應不吃或少吃蟹
螃蟹性寒,吃後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症。若風濕病患者平素有喜暖畏寒,大便稀或大便為不消化食物或大便次數顯著多於常人,或經常腹脹、噯氣、返酸水,或手足溫度明顯低於其他人,甚至手足遇冷水出現青紫或蒼白表現,或關節腫痛在受涼後明顯加重的患者,大多屬於寒性體質,應避免食蟹。另外,合並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最好也不吃螃蟹,因食後易使舊病複發或病情加重。4、過敏體質的患者應忌吃螃蟹
此類患者吃了螃蟹後,異體蟹蛋白通過通透性增高的腸壁進入機體而發生過敏反應,產生大量組胺等炎症因子,引起胃腸等平滑肌痙攣、血管性水腫,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誘發蕁麻疹或哮喘。係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患者大多為高過敏體質,食蟹後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最好避免食用。此外,合並有皮炎、銀屑病、濕疹、手足癬等皮膚疾病的患者也要慎食,因為吃蟹可使病情惡化。
5、合並有膽道疾病如膽囊炎、膽結石症的患者不宜食蟹
蟹膏、蟹黃中脂肪、膽固醇含量比較高,食用過多易誘發膽囊炎。膽結石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多和代謝障礙有一定關係,吃蟹易使病情轉重。
6、痛風患者忌吃螃蟹
每100克蟹肉中含嘌呤82毫克,痛風患者在急性發作期不宜吃螃蟹,特別不能吃蟹肉或蟹黃做成的羹、湯;處於痛風慢性期患者和單純高尿酸血症患者應少吃。
因此,吃螃蟹這件事要根據患者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定。在享受美味之前,最好了解清楚與吃蟹相關的飲食禁忌,這樣既能滿足口腹之欲,還能兼顧健康。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