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2012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

世界精神衛生日旨在提高公眾對精神衛生問題的認識。在這一天,將鼓勵人們對精神疾患問題進行公開討論,並促成在預防、促進和治療服務方麵的投資。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抑鬱症:一項全球危機”。通過相關鏈接可獲得該活動的更多信息。 [詳細]
世衛組織資料
更多>> 研究進展

綜合性醫院老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藥物使用狀況的臨床分析

日前,解放軍總醫院南樓神經內科的邢秋泓,趙坤英,解恒革發表論文,旨在了解綜合性醫院老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藥物使用情況及其對生理心理的潛在影響。研究指出,癡呆、譫妄、焦慮抑鬱症狀是綜合性醫院老年住院患者應用抗精神病藥物的重要因素,其聯合用藥多,需警惕非經典抗精神病藥對老年人的不良影響。該文發表在2011年第10期《中老年心血管病雜誌》上。 [詳細]

院內開放式職業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複效果的初步觀察

院內職業治療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參與周圍事物的興趣,改善人際關係,恢複社會功能,有利於患者回歸社會。 [詳細]

人類髓磷脂發育對認知和精神健康的作用

神經髓鞘形成對於正常的脊椎動物大腦功能具有關鍵作用,而一項研究提示,與黑猩猩相比,人類的髓鞘發育被推遲和延長了,這有可能有助於人類獨特的認知發育並導致了人類易發精神疾病。 [詳細]

早產兒成年後更易患精神疾病

那些妊娠期低於32周的嬰兒在他們成年後,他們因精神分裂症或妄想症而住院的幾率要比與正常出生的人高出2倍多,患嚴重抑鬱症的幾率要高近3倍,患躁鬱症的幾率則高7倍多,我們要更加關注早產兒。 [詳細]

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和精神康複

癡呆患者康複治療實施之前應該對患者進行評估,根據其需要、能力和條件采取個體化的康複治療方略。比如,一個重度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的康複計劃與輕度血管性癡呆的康複策略肯定是不同的。癡呆的任何階段都應該接受康複治療,這需要患者、家人、照料者和社區、醫院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詳細]

阿爾茨海默病精神行為症狀複發的危險因素和特征

環境改變、未維持服藥和先前較嚴重的發作是BPSD複發的危險因素;同一患者兩次發作的症狀譜不一定相同:複發時精神病性症狀的嚴重程度下降,但情感障礙較恒定,失控行為變化無明顯規律。 [詳細]

MC4R基因多態性與抗精神病藥物導致的體重增加

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SGAs)越來越多的運用於許多精神疾病與非精神疾病的治療中。 我們對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進行了一項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以評估與12周SGAs治療相關的體重增加。 [詳細]

關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癡呆的安全性

老年性癡呆經常會出現一些精神病性症狀,如激動、譫妄,導致患者痛苦不堪。仔細選擇合適的患者進行治療、對患者及其看護者進行教育並對病情密切監測,就可以把安全性風險降至最低。 [詳細]
更多>> 相關鏈接
專題鏈接
主頁| 廣告條款 |法律顧問|聯係我們|版權聲明|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