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ARS十年看中國醫衛領域的變革

十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SARS席卷全球,在與病魔抗爭的戰場上,最美的白衣天使交出了一份令公眾滿意的答卷。十年之後,回望這場驚心動魄的抗非戰役,中國醫療衛生領域在十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近日,醫學論壇網在官方微博發起調查——“SARS十年中國醫衛領域發生的哪些改變意義重大”?調查結果位列前6項的分別是“醫生的職業成為高風險職業”(73.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發布”(31.6%),“啟動了法定傳染病監測信息網絡直報係統”(28.9%),“建立了傳染病疫情信息發布製度”(23.7%),“重症醫學學科得到發展”(21.1%),“公共衛生體係特別是農村公衛體係得到加強”(21.1%)。 [詳細]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已做好準備

近日,英國報告同一家庭出現3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引起世界廣泛關注與不安。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截至目前,全球已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12例,3例為英國居民,5例來自沙特(包括3個死亡病例),2例來自卡塔爾,另外2例(均為死亡病例)來自約旦。 [詳細]
圖片
更多>> 專家訪談
SARS十周年特別節目(1)

SARS十周年特別節目(1)

SARS十周年特別節目(2)

SARS十周年特別節目(2)

SARS十周年特別節目(3)

SARS十周年特別節目(3)

SARS十周年特別節目(4)

SARS十周年特別節目(4)

更多>> 生命的輝煌圖片展
何兆福受到媒體“圍攻”

何兆福受到媒體“圍攻”

公交車窗外的天安門

公交車窗外的天安門

疫情由5天公布一次改為每天公布

疫情由5天公布一次改為每天公布

曾光提出人民醫院隔離的建議

曾光提出人民醫院隔離的建議

302醫院用先進的噴灑式設備消毒

302醫院用先進的噴灑式設備消毒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立非典病房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立非典病房

共產黨員成為抗擊非典的中堅力量

共產黨員成為抗擊非典的中堅力量

鍾南山為非典患者檢查

鍾南山為非典患者檢查

非典疫苗研究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非典疫苗研究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WHO將北京從非典疫區名單中刪除

WHO將北京從非典疫區名單中刪除

309醫院歡送最後一批非典患者出院

309醫院歡送最後一批非典患者出院

《萬眾一心 抗擊非典》郵票發行

《萬眾一心 抗擊非典》郵票發行

醫生留給世人的永遠是堅強的背影

醫生留給世人的永遠是堅強的背影

防護服背後掩藏不住醫生必勝的決心

防護服背後掩藏不住醫生必勝的決心

孩子一生中最難忘的吻

孩子一生中最難忘的吻

2010年小湯山醫院被拆除

2010年小湯山醫院被拆除

更多>> 媒體報道

非典十年祭——再望小湯山

非典已經離開我們整整十年了。十年,是一個足以重新開啟又一個記憶的單元。但是,當我們回望與“死神”抗爭的歲月,發現那些故事與境遇,已經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和無數個體的命運,留下了未來多少年仍然揮之不去的印象與圖景;也讓我們在麵對未知的危險時,學會了冷靜、理智和沉著。或許,非典的價值,正是十年來的那些變與不變。 [詳細]

非典十年祭——忘卻的“非典後遺症”

10年過去,對於腦海中不斷回放的非典遭遇,55歲的她依然能夠清楚地記住每一個片段。那些本應漸漸模糊的瑣碎細節,如種牛痘般深植在她的腦海中……“一開始是膝蓋疼,接著腳後跟,然後是兩個肩膀。發作的話,就跟骨頭裏長刺一樣,連床都不敢沾。”2013年1月2日,在北京市望京醫院住院處關節三科的病房裏,患有股骨頭壞死的楊誌霞正在接受治療。 [詳細]

非典十年祭——後非典,十年的價值

非典後,“重治療、輕防疫”的觀念被改變,原本經費緊缺、反應遲緩的衛生防疫體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與發展。張文榮是在醫院陪伴生病的父親時被感染了非典。這麼多年來,對於十年前的那場疾病,她一直耿耿於懷。“4月8日衛生部就有文件,要把‘非典作為傳染病’控製,為何我們4月中旬住院,醫院還允許陪床?” [詳細]

非典十年:鍾南山談非典後遺症爭議

從全國“兩會”上為民鼓呼的“炮手南山”,到最近在中央電視台發表“灰霾比非典更可怕,誰都逃不掉”的刺耳直言,今年77歲的鍾南山依然活躍在時代的最前沿和媒體的聚光燈下。但在這些光環背後,鍾南山承受了多少壓力和誤解?回顧他人生中最輝煌的這十年,“敢說真話”的鍾院士又有什麼未曾說出的心裏話? [詳細]

非典十年:反思我國隱瞞疫情慣性仍存在

許多人還記得,2003年的春天,北京的天氣出奇的好,街頭的月季花開得特別嬌豔。十年後,再次談起那場疫情,67歲的曾光對《中國新聞周刊》總結說:“對於中國公共衛生事業來說,SARS是一個裏程碑。 [詳細]

非典十年:“非典後遺症”患者不應被遺忘

日前,一度被稱為“成功治愈的非典病患”的方渤悄然開通微博,並聯合其他152名“非典後遺症”患者聯名求助,希望成立“非典後遺症”患者救助基金,方便救治。人們期待“非典後遺症”患者聯名求助能得到積極回應,不讓“非典後遺症”患者被愛心遺忘,使這一特殊群體得到真正的溫暖。 [詳細]
SARS大事記
SARS大事記
更多>> 《中國醫學論壇報》2003年SARS報道資料庫
主頁| 廣告條款 |法律顧問|聯係我們|版權聲明|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