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7-30日,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會議在中國台北舉行。“消化病學的前沿”是本屆會議的主題,會議交流內容涵蓋胃腸病學和肝病學新進展,以下將對本次會議重點內容進行介紹。
[詳細]
2010年9月19-22日,第10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本次會議由亞太胃腸病學會、亞太消化內鏡學會、亞太肝髒研究學會和國際消化外科學會聯合主辦,日程包括1天的繼續教育課程和3天正式會議,同時還進行2天現場內鏡演示。
[詳細]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周在新加坡隆重召開。
[詳細]
在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會上,來自美國雪鬆—西奈山醫學中心的麥戈文(McGovern)教授總結了目前炎性腸病(IBD)治療常用的血清學和分子標誌物,並提出展望。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兩者在臨床表現、預後、自然病程和治療反應上都存在明顯差異。預測自然病程和對治療的應答及毒副作用將為醫師和患者提供早期幹預的機會,防止嚴重並發症發生,降低死亡率。
[詳細]
新加坡醫學生物研究所巴克(Barker)教授及其小組在研究腸道幹細胞與結腸癌的關係中取得進展。道上皮作為身體屏障之一,長期受到藥物和化學物質的侵襲,需要定期的自我更新。更新是由定位在小腸腺的上皮小凹中的少量成熟幹細胞來驅動的。Lgr5是一種Tcf/b-連環蛋白(Wnt)靶向基因,在腸道隱窩基底的柱狀細胞上特異性表達。利用動物體內譜係追蹤,證實了這些細胞即小腸和結腸內的幹細胞。利用類似方法,在毛囊和胃都發現了Lgr5標記循環幹細胞。在其他組織中采用譜係追蹤方法,包括腎髒和大腦,都強烈提示Lgr5是成熟幹細胞的標誌。
[詳細]
日本慈惠會醫科大學田後(Tajiri)教授認為影像增強內鏡技術,如窄帶成像(NBI)和自動熒光成像(AFI)可提高內鏡下胃腸道疾病的診治水平。通過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診斷可達到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等同或類似的準確度,並可實時觀測胃腸道細胞和細胞核。此外,內鏡下靶向分子影像技術可使腫瘤分子靶向治療更加容易和有效,例如針對靶細胞及通過結合在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抗上的感光分子內鏡技術。類似的內鏡技術持續更新可促使“超級內鏡”產生,使得內鏡下診斷和治療同步完成。
[詳細]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新加坡新達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塔利(Talley)教授在會上介紹了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與治療進展。目前,IBS確切發病機製尚不清除,但有研究提示,IBS為遺傳性疾病,且IBS存在5羥色胺失調、內髒高反應性、低級別腸道炎症(包括肥大細胞)、“細胞因子風暴”反應及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等,這為IBS診斷和治療提供新靶點。
[詳細]
在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APDW)上,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法斯(Fass)教授在報告中談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症狀通常包括餐後飽脹、早飽、上腹痛及上腹部燒灼感。餐後不適綜合征須包括至少1周數次的常規量進食後的飽脹感或至少1周數次的早飽。判斷標準為上腹脹或進食後惡心或過度噯氣。上腹痛綜合征須包括定位於上腹部的至少一周一次的中等程度間斷性疼痛,疼痛並非全腹痛或者定位於其他腹部區域或胸部的疼痛,也不能通過排便或排氣緩解,且不符合膽囊疾病或奧狄括約肌疾病的診斷。
[詳細]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新加坡新達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上,日本國家健康與醫療中心溝上(Mizokami)教授介紹了慢性丙型肝炎(CHC)的優化治療,並將藥物遺傳學與臨床實踐相互結合。人類基因組計劃取得長足進步,這為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分析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與不同疾病和藥物應答的關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Mizokami小組確定了與日本CHC患者聚乙二醇幹擾素及利巴韋林聯合治療(Peg-IFN/RBV)應答高度相關的2個SNP位點,均定位於19號染色體IL28B基因附近。
[詳細]
本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充分展示了目前國際消化內鏡領域的前沿內容。許多專家介紹了自己出色的工作,表明亞太地區在內鏡診斷及治療領域處在世界前列。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