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回首,不禁感歎:2012地球毀滅看來就是一個傳說,但2012中國急診醫學事業多方位地走向強盛之勢確屬有目共睹的事實。僅就急診抗感染診治方麵來看,急診醫生無論是在認識理念上、還是在實踐能力上的進步都是實實在在的;與此同時,由於急診感染宿主構成與狀態的變化、細菌耐藥形勢的惡化、政府管控幹預力度的強化等因素,我們仍然麵臨諸多困擾。本專題圍繞急診醫生實施抗感染治療的主題,盤點進步,反思困擾,並試圖提出應對策略。

聯盟成立,步步為營

2012歲末急診醫師分會急性感染診治聯盟的成立,有“水到渠成”之勢了。該聯盟吸納許多有才華、有熱情、肯奉獻的急診同行,嚐試有目標、有步驟、責任分明、高效保質地完成急性感染領域的諸多任務。[詳細]

基於感染,全麵提高

感染,尤其重症感染,是一個累及全身的疾病或病理生理狀態。急診醫生在處理大量複雜的重症感染患者過程中,包括救命複蘇、病情評估與分流、診斷與鑒別診斷、給出並實施初始正確抗感染治療方案以及保護。[詳細]

規範隊伍,有“法”可依

在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和抗感染治療領域內,不乏國際、國內以及多級別的指導原則和指南、共識等,但在中國急診醫學科獨立並崛起的30年間,始終在借用其他學科的指南或共識,用於極具獨特性的急診急性感染的診治當中。[詳細]

自上而下,夯實培訓

在籌劃並準備一年之後,2011年底,伴隨著上述共識的發布,正式啟動了“急性呼吸道感染規範治療中國行”(START)全國培訓項目。2012年,該項目參與了國內全部急診頂級學術年會,包括4月的北京協和急診峰會。[詳細]

搜集信息,積累證據

在起草首個急診感染共識的過程中,專家們最深切的感受是自身數據和證據的匱乏,在共識更新之時、甚或由共識升級為指南時要納入更多自己的證據成了專家組最大的願望。在START項目數十場巡講中,向不同區域、[詳細]

    過去一年急診醫師在急性感染的認識水平以及診治能力上的提高,從一個側麵清晰反映出這個新興學科紮紮實實的進步,這種進步得到了政府、百姓、同行乃至急診醫師自身的認同。當然仍存在很多,此困擾是成長和發展中的困擾,正在通過所有急診同道的齊心努力而逐步化解。“惟其幼小,所以希望正在這一麵”;麵對未來,急診人將無怨無悔而前行。

診斷是核,難中之最難

與傳統學科相比,急診科在麵對急性感染患者時,有更多的工作內容,例如,病情評估,選擇合適的治療場所,合理分流以及診斷和鑒別診斷,其中最大的考驗就是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利用很有限的信息做出正確的診斷。[詳細]

存在盲點,主動求助

急診科是新興邊緣學科,發展迅速且模式複雜多樣。在現有體製下,與傳統學科相比,在感染相關的問題上存在一些盲區。例如,感染控製管理經常會忽略急診,或因為評審項目中沒有涉及急診標準。
[詳細]

參差不齊,資源傾斜

在幾乎所有領域中,都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臨床醫學、急診醫學不可能是例外。在縮小差距方麵,筆者認為,健康相關行業應走在最前麵,因為生命權、健康權的平等是最重要的人權目標;而急診最應邁出第一步。[詳細]

國情、院情、科情有別

2011年4月,麵對愈加嚴峻的全球性細菌耐藥問題,衛生部啟動了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專項整治活動。2012年出台急診專用指標,即,使用抗菌藥物患者占急診就診人數比例不能超過40%。然而,40%“一刀切”很難。[詳細]

深陷“僵持”,應科學與人文並舉

一般看來,科學技術發展總是好的,且能為人類帶來利益,但若掌握高深科學和精尖技術的人不能恰如其分地操控它們,未能形成一種用以約束運用科技自身及其所帶來利益的欲望的力量,則科技本身就是“雙刃劍”,所帶來的問題常超乎我們的預料。[詳細]
主頁 |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 聯係我們 | 版權聲明 | 關於我們 | 誠聘英才 |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