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醫學就在你我身邊

導語:由本報記者采寫、百位臨床醫師口述、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死亡如此多情》一書出版後,不足10天便被廣大讀者搶購一空,出版社由此不得不連續加印,可見人們對臨終事件的關注。該書采用敘事醫學的手段,展示了病人與家人間的親情,與朋友間的友情,與醫生間的情感,其強大的敘事能力令人動容。[詳細]


死亡是人類永恒的話題

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


死亡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沒有人能繞開它,隻是有的人恐懼死亡,常常回避這個話題。包括我自己,在前些年,我也不願意想這個問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接連看到一些我的老師、老朋友們相繼告別人生,促使我開始思考關於死亡的事情,也配合讀了一些有關的書籍,自己慢慢地想得比較深入了,想透了,對死亡也就釋然了,再想到死,就覺得心裏很寧靜,我覺得,寧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詳細]


這是一本沉重、溫暖、光明之書

廣電總局電影劇本中心副主任 蘇小衛


拿到《死亡如此多情》這本書,開始時想盡快讀完,卻發現從來沒有這麼艱難地讀過一本書。我拿起來又放下,放下又放不下,每天都把它背在包裏,這真是一本沉重之書。它用非常平靜、樸素、真實的文字描述著人類最殘酷的時刻,書中寫到了病人的眼神,還有家屬的崩潰,很多東西我都親身經曆過,這確實是太沉痛了。[詳細]


敘事醫學打開了機會的窗戶

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專家 淩鋒


像韓(啟德)主席剛才說的,醫生把病人當做一個產品,病人也把自己當做產品,我掏錢到你這兒來,你就得修理好,你要治不好就是你的過錯。這樣造成了醫患矛盾。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受思想認識論中工具理性的影響。工具理性讓靈與肉分離,讓我們隻注重技術而忽略了靈本身的內涵,那就缺乏了溫暖。[詳細]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本書

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羅點點


剛開始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我覺得完全無法實踐,直到我碰到了醫學論壇報的張威社長,以及醫學論壇報的年輕記者和編輯們,我才知道我的這個想法可能會實現。然後,我們就開始組稿和編輯。我的朋友洪晃給我介紹了中信出版社的主編和責任編輯,我們這本書這才慢慢成形。有了韓(啟德)校長和在座的各位專家們的支持,我們這本書才有頭有尾,戴上了漂亮的帽子,穿上了漂亮的鞋子,今天這本書放在大家麵前,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詳細]


希望中國敘事醫學的書也能拿到茅盾文學獎

中信出版社副總編 李英洪


我們之前出版的第一本敘事醫學的書叫《眾病之王:癌症傳》。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臨床醫生,他花了6年時間查閱了大量曆史資料,結合他自己及同事的臨床醫學經驗,把癌症的整個曆史寫了出來。我為什麼要說這本書呢?這本書在出版後,獲得了當年的普利策圖書獎,還獲得了《紐約時報》的年度圖書獎。而中國關於敘事醫學的書目前還很少,敘事醫學,以及這類圖書實際上都是人文圖書的一種形式。它充滿了對人的關懷,不僅僅涉及到我們個體的情感,還折射出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變化,以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詳細]


宣傳正向的東西,也許會對醫患關係起到好的影響

清華大學醫院副院長王仲


我剛工作的時候,(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非常受病人尊敬,我們所有的醫療都能得到病人和家屬的密切配合。二十多年後,發生了很多變化,這些變化有來自社會的、媒體的、病人及其家屬的作用,還有醫生培養過程和行為過程中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些改變的背後都有很多問題。[詳細]


通過我們的語言,把很難聽的一件事兒變得不那麼難聽

中華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 顧晉


我們北醫有一種傳統,韓(啟德)校長在畢業生典禮時都要講人文。前一段時間,我給研究生們講《醫者辛路——智商、情殤、夢想》,講醫生不應光有技術,也應該有情商,情商有時候非常重要。在這些方麵我的感觸非常深,這本書(指《死亡如此多情》)中的《姥姥》是我寫的。[詳細]


我們的文化是沒有死亡準備的文化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社長 袁鍾


從哲學上講,麵對死亡的時候,我們是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沒有死亡準備,麵對死亡的第一個心理反應就是憤怒和震驚。當醫生暗示或告訴病人時,病人的反應很強烈,而首先受衝擊的是醫務人員。所以醫患,特別是王仲老師講的急診室、腫瘤科等,都會發生衝突。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凡是有死人的地方,例如軍隊或醫院,都有神父。我們沒有,隻有醫務人員充當這樣的角色。其實醫務人員非常困惑,我們既要進行技術支持,又要進行心靈安撫,這比較困難。我在這裏反複強調,我們的文化是沒有死亡準備的文化。[詳細]


通過敘事醫學可以加強醫患溝通

北京軍區總醫院著名腫瘤專家 劉端祺


我受(羅)點點之邀為這本書(指《死亡如此多情》)約稿。在約稿過程中,我有幾點體會。首先,醫學的發展需要敘事醫學,醫生的提高需要敘事醫學。敘事醫學是應運而生——應醫生自己在職業上的迫切心理需要而生——醫生們有話要說,但怎麼說,通過什麼窗口來說,提供什麼平台來說,還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寫書是敘事醫學一個很重要的表述方式,但敘事醫學遠不單純是寫書。[詳細]


敘事醫學幫助醫與患間的溝通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院長 張大慶


醫患溝通有三個層麵,第一個是醫生個體和患者個體的溝通,第二個是醫生群體和患者家屬群體的溝通,第三個我認為更重要,是醫學界和社會的溝通。醫學界怎麼把現代醫學的觀念跟社會更好地溝通?這就需要更好的平台,比如美國有很多很好的醫療劇,美國醫學會是這些醫療劇的幕後支持者。美國醫學是最發達的,問題也是最多的,病人的抱怨也很多。所以美國有很多醫療劇,幫助老百姓了解醫學,如《急診室的故事》,《星期一的早晨》等。他們通過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醫學的觀點傳達出去。這樣老百姓看完,知道了醫學具有不確定性、複雜性。[詳細]

這本是教育我們如何看待死亡

國務院參事、前北京市衛生局巡視員 鄧小虹


拿到這本書後,我幾乎是一口氣就看完了。首先,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策劃人和所有的支持者。我本人也是醫生,從醫生的角度,我們看過很多死亡,看過很多患者怎麼對待死亡。有人說過,醫生的成長都是在他經曆過的醫學實踐中得到了真諦。很多醫生在把病人送走時,不僅懷著遺憾和無奈,更多的是懷著尊敬。這本書把這些感情都表現出來了,“多情”既表現患者的多情,家屬的多情,也有醫生的多情。[詳細]

醫生要時刻想到病人的感受

北京協和醫院著名麻醉專家 羅愛倫


韓(啟德)主席提的敘事醫學的問題,在中國可以說是起點。《中國醫學論壇報》在這方麵做得非常不錯。尤其在目前醫患關係這麼緊張的時候,我們來推廣敘事醫學是非常有意義的。吳階平教授是我的老師,後來成了我的病人。有一次,他跟我說:“羅愛倫,你這次給我做的硬膜外麻醉非常好,我沒有痛苦,但你是否知道,做完後你還要幫助我恢複。我沒有疼痛這個非常好,但我的下肢感覺恢複的時候,還是半天不能動。你體會不到現在我兩個腿不能動的感覺。”[詳細]
主頁| 廣告條款 |法律顧問|聯係我們|版權聲明|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