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諾貝爾獎

獲獎者介紹

梅-布裏特•莫澤(May-Britt Moser)
  1963年出生於挪威福斯納沃格,挪威國籍。她在奧斯陸大學與她後來的丈夫、共同獲獎者愛德華•莫澤(Edvard Moser)一共學習心理學。1995年,她獲得神經生理學博士學位。她是愛丁堡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隨後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做訪問學者,然後在1996年到位於特隆赫姆的挪威大學科學與技術學院工作。2000年,梅-布裏特•莫澤被任命為神經科學教授,目前是特隆赫姆神經計算中心的主任。
愛德華•莫澤(Edvard I. Moser)
  1962年出生於挪威奧勒鬆,挪威國籍。1995年,他在奧斯陸大學獲得神經生理學博士學位。 他與他的妻子、共同獲獎者梅-布裏特•莫澤(May-Britt Moser)一起讀博士後,起初是在愛丁堡大學,後來在倫敦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的實驗室中做一名訪問學者。1996年,他們回到挪威大學科學與技術學院,1998年他升為教授。他目前是特隆赫姆係統神經科學科維理研究所(the Kavli Institute for Systems Neuroscience)的主任。

挪威科學家

梅-布裏特•莫澤(May-Britt Moser)

愛德華•莫澤(Edvard I. Moser)夫婦

英國科學家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

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

193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擁有美國和英國國籍。他在1967年,他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獲得了生理心理學博士學位。在這之後,他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讀博士後。1987年,他留校擔任認知神經科學教授。目前,約翰•奧基夫教授是倫敦大學學院神經回路與行為中心主任。

John在1971年的時候發現當大鼠假設環境的一個特定地點時,大腦中的某些細胞被激活;而在其他地點時,其他的細胞被激活。他提出,這些“位置細胞”建立了環境的內部地圖,這些“位置細胞”位於海馬區的一部分。

曆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8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8日17時30分),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布,英國科學家約翰·格登(John B. Gurdon )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 )“因發現成熟細胞可經重新編程後而具有多能性(for the discovery that matu...[詳細]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11年,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巴特勒(Bruce A. Beutler)和法國(生於盧森堡)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因在先天免疫激活方麵的發現”、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Ralph M. Steinm...[詳細]

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10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Robert G. Edwards)“因對試管嬰兒技術的貢獻(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詳細]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9年,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Greider)和傑克·紹斯塔克(Jack W.Szostak)等3位美國科學獎因發現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製而獲此殊榮。[詳細]

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8年,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Harald zur Hausen)因發現人乳突淋瘤病毒引發子宮頸癌獲此殊榮,兩名法國科學家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和呂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因...[詳細]

200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7年,馬裏奧·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美國)、馬丁·埃文斯(Sir Martin J. Evans,英國)和奧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美國)。這三位科學家因為“在涉及胚胎幹細胞和哺乳動物DN...[詳細]

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6年,安德魯·法爾(Andrew Z. Fire,美國)和克雷格·梅洛(Craig C. Mello,美國),因發現了RNA幹擾機製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詳細]

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5年,巴裏·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澳大利亞)和羅賓·沃倫(J. Robin Warren,澳大利亞), 因發現幽門螺旋杆菌以及該細菌對消化性潰瘍病的致病機理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詳細]

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4年,理查德·阿克塞爾 (Richard Axel,美國)和琳達·巴克 (Linda B. Buck,美國),因其 關於嗅覺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詳細]

200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3年,保羅·勞特伯(Paul Lauterbur,美國)和曼斯菲爾德(Peter Mansfield,英國),因其關於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詳細]

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2年,悉尼·布倫納(Sydney Brenner,英國)、羅伯特·霍維茨(H. Robert Horvitz,美國)和約翰·蘇爾斯頓(John E. Sulston,英國),因發現器官發育和細胞程序性細胞死亡(細胞程序化凋亡)的遺傳調控機理而獲...[詳細]

200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1年,勒蘭德·哈特韋爾(Leland H. Hartwell,美國)、蒂莫希·亨特(R. Timothy Hunt,英國)和保羅·諾斯(Paul M. Nurse,英國),因發現細胞周期中的關鍵調節因子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詳細]

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00年,阿爾維德·卡爾森(Arvid Carlsson,瑞典)、保羅·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美國)和埃裏克·坎德爾(Eric R. Kandel,美國),“因其關於神經係統信號傳導方麵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詳細]

199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9年,美國科學家古特·布洛伯爾(Günter Blobel)“因發現蛋白質具有控製其在細胞內轉運和定位的內在信號(for the discovery that proteins have intrinsic sig...[詳細]

199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8年,美國科學家羅伯·佛契哥特(Robert F. Furchgott)、路易斯·路伊格納洛(Louis J. Ignarro)和費瑞·慕拉德(Ferid Murad)“因發現一氧化氮在心血管係統中起信號分子作用(for their&...[詳細]

199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7年,美國科學家史坦利·布魯希納(Stanley B. Prusiner)“因發現朊病毒——傳染的一種新的生物學原理(for his discovery of Prions - a new bi...[詳細]

199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6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彼得·杜赫提(Peter C. Doherty)和瑞士科學家羅夫·辛克納吉(Rolf M. Zinkernagel)“因發現細胞介導的免疫防禦特性(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詳細]

199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5年,美國科學家愛德華·路易斯(Edward B. Lewis)和艾瑞克·威斯喬斯(Eric F. Wieschaus)以及德國科學家克裏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因發現早期胚胎發育中的遺...[詳細]

199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4年,美國科學家艾爾佛列·古曼·吉爾曼(Alfred G. Gilman)和馬丁·羅德貝爾(Martin Rodbell)“因發現G蛋白及其在細胞中的信號轉導作用(for their discovery of G-prote...[詳細]

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3年,英國科學家理察·羅伯茨(Richard J. Roberts)和美國科學家菲利普·夏普(Phillip A. Sharp)“因發現斷裂基因(for their discoveries of split&nbs...[詳細]

199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2年,美國科學家埃德蒙·費希爾(Edmond H. Fischer)和埃德溫·克雷布斯(Edwin G. Krebs)“因發現的可逆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是一種生物調節機製(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詳細]

199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1年,德國科學家厄溫·內爾(Erwin Neher)和伯特·薩克曼(Bert Sakmann)“因發現細胞中單離子通道的功能(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function&nbs...[詳細]

199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90年,美國科學家約瑟夫·默裏(Joseph E. Murray)和唐納爾·托馬斯(E. Donnall Thomas)“因發明應用於人類疾病治療的器官和細胞移植術(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詳細]

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89年,美國科學家邁克爾·畢曉普(J. Michael Bishop)和哈羅德·瓦慕斯(Harold E. Varmus)“因發現逆轉錄病毒致癌基因的細胞來源(for their discovery of the&n...[詳細]

198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88年,英國科學家詹姆士·W·布拉克爵士(Sir James W. Black)、美國科學家格特魯德·B·埃利恩(Gertrude B. Elion)和喬治·希青斯(George H. Hitchings)“因發現藥物治療的重...[詳細]

198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87年,日本科學家利根川進(Susumu Tonegawa)“因發現抗體多樣性產生的遺傳學原理(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genetic principle for generati...[詳細]

198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86年,美國科學家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和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因發現生長因子(for their discoveries of growth factors)...[詳細]

198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85年,美國科學家麥可·布朗(Michael S. Brown)和約瑟夫·裏歐納德·戈爾茨坦(Joseph L. Goldstein)“因在膽固醇代謝的調控方麵的發現(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詳細]

198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84年,丹麥科學家尼爾斯·傑尼(Niels K. Jerne)、德國科學家喬治斯·克勒(Georges J.F. Köhler)和英國科學家色薩·米爾斯坦(César Milstein)“因關於免疫係統的發育和控製特異性的理論,以及發現單克隆抗體...[詳細]

198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83年,美國科學家巴巴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因發現可移動的遺傳元素(for her discovery of mobile genetic elements)”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詳細]

評論

主頁|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聯係我們|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網站地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