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蒽環類化療藥物的心髒毒性

蒽環類藥物治療後的前幾年中,超過50%的患者發生心髒後負荷增加或收縮能力下降。大多數患者在蒽環類給藥後很快發生心髒損害,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損害越明顯,呈進展性與不可逆性。並且,蒽環類藥物沒有絕對的安全劑量,低劑量蒽環類藥物也可能引起心髒毒性,可能是因為個體差異,患者體內代謝蒽環類藥物相關基因的差異性...[詳細]

分子靶向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專家簡介:方勇博士,主任醫師。浙江省抗癌協會腫瘤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青年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在過去20 年中,以惡性腫瘤特異性信號通路或分子為治療靶點的分子靶向藥物應用日益廣泛,顯著提高了抗腫瘤療效。但在藥物的使用過程中,人們發現許多分子靶向藥物具有區別於傳統全身化療藥物的、特異的毒性。對...[詳細]

骨髓抑製的管理

化療粒細胞缺乏合並發熱的管理

初步評估應著重確定感染可能的部位、致病菌和評估發生感染相關並發症的風險,立即進行特定部位的病史采集和體檢,經驗性的抗生素應該即刻使用。發熱和粒細胞缺乏患者常見的感染部位(如消化道、皮膚、肺、泌尿係、直腸肛竇等部位)應充分評估。患者的主要合並症、藥物治療史、上次化療時間、近期抗生素治療及暴露於家庭感染[詳細]

化療期間骨髓抑製與感染的防治

美國國立癌症綜合網絡(NCCN)官方網站新近發布了2014 年第2 版《癌症相關感染的預防和治療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其內容涵蓋了癌症相關感染的預防和治療,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性及非中性粒細胞減少性感染、免疫力低下合並感染等內容。本文僅就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期間出現骨髓抑製而並發感染作較為詳...[詳細]

肝損傷的管理

化療期間HBV再激活的管理

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流行區。2006年全國乙型肝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1~59歲乙型肝炎病毒表麵抗原(HBsAg)攜帶率為7.18%,現有慢性HBV感染者約9300萬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000萬例。一般情況下,慢性HBV感染者和非活動性HBV攜帶者很少發生HBV再激活。腫瘤...[詳細]

抗腫瘤藥物肝損傷的分類與防治

藥物性肝損傷(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髒損害。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DILI已經上升為全球肝病死亡原因的第5位,每年藥物引起的肝損傷發病率為13.9~24例/105人,並隨年齡而顯著增長,老年人的發病率約為年輕人的2倍。近年...[詳細]

嘔吐的管理

臨床抗化療惡心嘔吐藥物總結

目前臨床主要的抗惡心嘔吐藥物包括5-HT3 受體拮抗劑(5-HT3RA)、糖皮質激素、神經激肽-1 受體拮抗劑(NK-1RA)、多巴胺受體阻滯劑如甲氧氯普胺、精神類藥物和吩噻嗪類藥物,這些藥物分別作用於止吐的不同環節,大部分情況下聯合應用療效更好。 根據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發布的止吐指南...[詳細]

腫瘤藥物催吐分級

目前根據抗腫瘤藥物引起嘔吐程度不同可分為如下4類。 ①高度催吐危險,嘔吐發生率達90%~100%,如靜脈使用順鉑、多柔比星+環磷酰胺(AC)方案、多柔比星>60 mg/m2、大劑量環磷酰胺(1500 mg/m2),口服六甲蜜胺等。 ②中度催吐危險,嘔吐發生率為30%~90%,如靜脈使用卡鉑、奧沙利鉑...[詳細]

抗腫瘤治療期間消化道不良反應及其處理

消化道不良反應是腫瘤患者治療期間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便秘、口腔黏膜炎等。消化道不良反應對患者的情感體驗和機體功能會產生明顯的負麵影響,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的依從性。如果不能正確及時地預防、診斷並處理這些不良反應,患者可能發生脫水、代謝紊亂、營養不良甚至治療相關死亡[詳細]

過敏的管理

抗腫瘤藥物毒副反應的評價體係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及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等機構均對抗腫瘤藥物的毒副反應有多種表述,根據其與藥物藥理作用有無關係分為A型和B型。A型是指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可以被預測,發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常見的化療藥物劑量限製性毒性;B型是指劑量不相關的不良反...[詳細]

化療藥全身過敏反應的處理技巧

全身過敏反應通常發生於用藥後最初15分鍾內,一旦發生,應立即搶救。具體處理技巧見上圖。一般說講,如果發生該類過敏反應應避免再次使用該類化療藥物,必須使用時可考慮預防使用抗過敏藥物以及脫敏療法,但仍須慎重對待。[詳細]

化療期間過敏反應的處理

藥物過敏反應又稱為變態反應,是致敏患者對某種藥物的特殊反應。藥物或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作為抗原,與機體特異性抗體反應或激發致敏淋巴細胞,從而造成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過敏反應僅發生於少數患者身上,與藥物已知作用的性質無關;與劑量無線性關係、反應性質各不相同。並且不易預知,一般不發生於首次用藥。初次...[詳細]

主頁|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聯係我們|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網站地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