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有十大症狀,你中招了嗎?

        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征。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驚恐障礙)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

        焦慮症是目前很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很多朋友可能都多多少少的出現過焦慮症的問題,焦慮症這種疾病不好預防,所以大家應該了解焦慮症的症狀,一旦發現異常問題及時就醫。那麼焦慮症有什麼症狀呢?患上焦慮症該怎麼治療呢?接下來將一一為大家介紹,供大家參考。

        焦慮症的10大症狀

        1、反複傾訴

        有些人遭遇一點小事就向身邊每個人反複傾訴,就像“祥林嫂”一樣,可能是焦慮的跡象。

        2、肌肉緊張

        雙手握拳、背部僵硬、緊捏下巴,焦慮的人往往整個身體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過定期運動來減壓。

        3、非理性的恐懼

        恐懼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有些人長期心懷恐懼,卻沒有具體的害怕對象,就可能是焦慮症在作怪了。

        4、驚恐發作

        表現為突如其來的恐懼感和無助感,常持續幾分鍾,伴隨呼吸困難、手腳麻木、大汗淋漓、頭暈乏力等。

        5、睡眠質量下降

        難以入睡或睡不安穩往往與焦慮有關。許多焦慮患者睡前對一些事情胡思亂想,就像大腦“堵車”,甚至醒來後也難以平靜。

        6、重溫傷害

        一項研究表明,社交焦慮症患者往往存在與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類似的重溫傷害現象,比如腦海中反複重現以往被人嘲笑的畫麵。

        7、過度擔心

        廣泛性焦慮症的特點就是思慮過多。若一周擔憂超過4天,持續半年,並且惡劣情緒讓人痛苦,並影響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慮症了。

        8、慢性消化不良

        胃腸道對心理壓力非常敏感,因此,焦慮常會通過軀體症狀表現出來。最為常見的是腸易激綜合征,表現為胃部絞痛、腹脹、便秘或腹瀉。

        9、怯場

        有些人對社交存在強烈的恐懼感,甚至花大量時間來思慮即將到來的社交活動;在社交場合極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調節。這些症狀讓他們難以維持社會關係,工作或學業受挫。

        10、自我懷疑

        有些人會圍繞某一個問題反複質疑自己,比如“我愛我的丈夫嗎”、“我是有能力的人嗎”等。這些質疑往往不是一句兩句話能回答的,也不是絕對的,但他們非要得出一個確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焦慮”竟然對健康有如此大的危害!絲毫不遜於“抑鬱”!

        最近在MedSci醫學公式欄目中,我們發布了國際標準的“抑鬱自我評定量表”(點擊測試),但有網友反映,雖然我的抑鬱症測試結果是正常的,但總感覺壓力大,心情和精神狀態都很不好,我到底是怎麼了?

        顯然,除了抑鬱之外,還有許多精神狀態和情緒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而在高強度和高壓力的生活環境下,往往會出現另一種精神狀態——焦慮。

        另外,焦慮症經常與抑鬱症合並存在,臨床統計,80%以上抑鬱症患者有焦慮症狀。

        啥是焦慮症?它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征。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

        研究表明,藍斑-去甲腎上腺素係統是急性壓力引起焦慮的重要介導因素。(文章詳見——Neuron: 壓力是如何引起焦慮的)

        一般情況下,焦慮情緒是一個人在麵臨不能控製的事件或情景時的一般反應,屬於正常現象。但是當焦慮的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需要考慮病理性焦慮了。

        焦慮症和抑鬱症的鑒別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焦慮症患者常處於心煩意亂、驚恐緊張,怕有禍事降臨的恐慌預感之中,並伴有頭暈、多汗、潮熱、震顫、手腳麻木、胃腸道不適等症狀。焦慮和恐懼不同,焦慮所感到的威脅和危險都是不現實或不十分明確的。

        最新研究發現下列這幾類人患焦慮症的風險高於正常人:

        【1】“工作狂”易出現焦慮症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與具有較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能力的人群相比,工作狂可能容易產生精神健康障礙。

        研究人員對近16,500名成年工作者進行了調研,他們的平均年齡是37歲。約6,000名男性,近10,500人是女性。

        研究結果顯示,三分之一的工作狂表現出多動症,非工作狂的多動症比例則為13%。工作狂中,26%的人群表現出強迫症跡象;對於那些能夠較好地平衡生活與工作的人群來說,9%的人表現出強迫症跡象。

        此外,與那些能夠較好地平衡生活與工作的人群相比,工作狂的焦慮症風險是前者的近三倍,分別為12%和34%。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工作狂的抑鬱症風險也是正常工作者的三倍,工作狂和正常組的患病概率分別為9%和3%。

        研究結果顯示,三分之一的工作狂表現出多動症,非工作狂的多動症比例則為13%。工作狂中,26%的人群表現出強迫症跡象;對於那些能夠較好地平衡生活與工作的人群來說,9%的人表現出強迫症跡象。

        此外,與那些能夠較好地平衡生活與工作的人群相比,工作狂的焦慮症風險是前者的近三倍,分別為12%和34%。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工作狂的抑鬱症風險也是正常工作者的三倍,工作狂和正常組的患病概率分別為9%和3%。(文章詳見——PLoS One:“工作狂”容易出現強迫症、焦慮症?)

        【2】久坐易致焦慮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類似長時間久坐這樣低能量消耗的活動與焦慮風險增加具有相關性,除了久坐之外還包括看電視,在電腦前工作以及打電動遊戲,這些統稱為久坐行為(sedentary behavior),進一步理解這些行為如何影響焦慮的發生對於開發治療相關精神疾病的方法策略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對9項研究的結果進行了分析,特別是對於久坐行為與焦慮之間的關係格外注意。結果發現9項研究結果中有5項研究證明久坐行為的增加與焦慮發生風險增加存在相關性,有4項研究發現總的就坐時間與焦慮發生風險增加存在相關性。關於熒幕時間(看電視和看電腦的時間)與焦慮發生風險之間的相關性,證據並不夠確鑿,但仍有一項研究發現,與每天看熒幕少於2個小時的學生比,每天在熒幕前就坐時間超過2個小時的高中生中有36%更傾向於產生焦慮。

        總得來說,這項研究表明久坐與焦慮的發生之間存在關聯,而這種關聯性可能與睡眠障礙,較差的身體狀態有很大關係,因此應當減少久坐時間,或對降低焦慮的發生有一定幫助。(文章詳見——BMC:學生白領請注意:久坐易致焦慮)

        還有一類男性的焦慮風險也更高,不過他們簡直就是“躺槍”...

        【3】產前暴露雙酚A會增加兒子的焦慮風險

        研究者對241名居住在曼哈頓北部的女性進行了研究,從妊娠直到後代10-12歲。根據孕晚期尿液和兒童3歲和5歲時尿液檢測雙酚A含量。使用修訂兒童焦慮量表評價(RCMAS)和兒童抑鬱評定量表(CDRS)評估焦慮和抑鬱。

        對於男孩,產前暴露雙酚A最高含量組與最低組相比,表現出更多的抑鬱症狀(P = .05)。產前暴露雙酚A最高含量組男孩的平均CDRS得分為29.5。接近13.2%的最高濃度組男孩CDRS得分≥40分,而最低濃度組和中等濃度暴露組所占比例分別隻有3%和2.6%。

        對於男孩,產前暴露雙酚A與RCMAS總分數(P = .04)和社會關係量表(P = .025)有關,但是對於女孩,沒有發現類似的關聯。

        校正潛在混雜因素後,產前暴露雙酚A與男孩CDRS、RCMAS分數之間的關係仍存在。無論男女,產後暴露雙酚A與CDRS、RCMAS分數之間不具有相關性。(文章詳見——Environ Res:產前暴露雙酚A會增加兒子焦慮和抑鬱風險)

        焦慮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又有啥危害?

        【4】焦慮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搜索MEDLINE和EMBASE中包括有無焦慮受試者的隊列研究,包括焦慮,擔心,創傷後應激障礙、恐怖性焦慮、急性焦慮症的受試者。研究者研究焦慮與心血管死亡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定義為心血管死亡,卒中,冠狀動脈心髒疾病和心髒衰竭複合預後),卒中,冠狀動脈心髒病,心髒衰竭和房顫。

        研究者確定了46個隊列研究,包含2017276例受試者和222253例焦慮患者。焦慮與心血管死亡率風險增高顯著相關(RR 1.41,CI 1.13-1.76),冠心病(RR 1.41,CI 1.23 -1.61)、卒中(RR 1.71, CI 1.18-2.50)、心力衰竭(RR 1.35, CI 1.11 -1.64)。焦慮與主要心血管事件或房顫不相關,雖然CI範圍較廣。恐怖性焦慮比其他焦慮症與冠狀動脈心髒疾病的發生風險較高更相關,創傷後應激障礙與卒中風險增加相關。靈敏度分析結果是大致一致。

        焦慮症與一係列不同的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升高相關,包括卒中,冠心病,心髒衰竭,心血管死亡。這些關聯是否是因果關係尚不清楚。(文章詳見——Am J Cardiol:薈萃分析顯示焦慮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5】焦慮和皮膚病存在相關性

        研究者對就診皮膚科門診的115名患者進行了研究,參與者平均年齡51.77歲,所有參與者完成了關於一般性焦慮、焦慮敏感性和社交焦慮症狀的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精神皮膚病學條件下的患者與非精神皮膚病學條件下的患者相比,焦慮敏感性更高,社交焦慮症狀更嚴重(P < .05)。校正年齡、性別後,焦慮敏感社會問題是區分皮膚病類別的唯一重要因素(OR = 1.09; 95% CI, 1.01-1.25)。(文章詳見——ADAA 2016:研究表明焦慮和皮膚病存在相關性)

        【6】焦慮症可增加老年癡呆症的發病風險

        研究共納入了1082對雙胞胎,並無癡呆症患者。1984年開始此項研究,隨訪28年後進行評估。

        結果發現基線時期的焦慮評分與隨訪期間研究對象出現癡呆症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關聯。對於基線時期焦慮評分較高的研究對象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較無焦慮症狀的研究對象高48%。

        雙生子分析顯示,異卵雙胞胎之間焦慮症狀和老年癡呆症的關聯較同卵雙胞胎之間更為密切。

        該研究表明,這些症狀可能是機體日後老年癡呆症發生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危險因素。此外,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亞臨床焦慮也是癡呆發生的一個危險因素,表明,臨床醫生應關注老年人的焦慮症,而不僅僅是已確診的焦慮症患者。(文章詳見——Alzheimers Dement:警惕!焦慮症可增加老年癡呆症的發病風險)

        【7】焦慮可影響呼吸道症狀

        研究納入2270例來自於瑞典,冰島和挪威的20-44歲的受試者(52%女性)。每位受試者均進行臨床受訪,包括呼吸道症狀問答。進行肺活量測定和乙酰甲膽堿激發試驗。抑鬱和焦慮症狀的評估采用醫院焦慮和抑鬱量表( HADS )。

        研究顯示,82%的受試者無抑鬱或焦慮症狀,11%的受試者焦慮,2.5%的受試者抑鬱,4%的受試者抑鬱和焦慮。所有的呼吸道症狀,如氣喘,呼吸困難和夜間症狀,均較常見,尤其是抑鬱和焦慮的受試者,即使調整混雜因素(ORs 1.33-1.94),統計學水平顯著。HADS評分是靜息時夜間症狀和呼吸困難發作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而喘息時,支氣管反應性是喘息和呼吸困難的最重要決定因素。呼吸道症狀與HADS評分增加相關。

        總之,呼吸道症狀與心理狀態間具有極強的相關性。(文章詳見——Respir Med:抑鬱和焦慮可影響呼吸道症狀)

        【8】焦慮會影響懷孕成功率

        研究人員征集了 373 名年齡在 18 歲至 40 歲之間的美國女性,她們均不存在不育問題,且正在準備懷孕。在長達 1 年的跟蹤研究中,研究人員定期測試這些女性唾液中的阿爾法澱粉酶(Alpha amylase)。這種酶是反映壓力的生物標誌物,其水平越高,說明人的壓力越大。

        結果顯示,有 1/3 的女性阿爾法澱粉酶水平偏高,而這些女性比其他女性懷孕的幾率平均要低 29%,並且她們在 1 年內仍不能懷孕的風險會增加兩倍。

        研究人員指出,因為沒能按計劃懷孕而產生的心理壓力本身就是懷孕成功率降低的不良因素之一。(文章詳見——Hum Reprod:想懷孕?別焦慮)

        【9】焦慮可加速細胞衰老

        研究數據來自於荷蘭抑鬱與焦慮研究所,當前焦慮障礙患者1283名,焦慮障礙緩解者459名,對照組582名。使用結構式精神病訪談及問卷的方法來判斷參與者的DSM-IV焦慮及臨床特征;使用定量PCR測定參與者的LTL,並轉化為堿基對長度(bp)。

        結果顯示,在調整人口統計學、健康及生活方式混雜因素後,當前焦慮組(bp=5431)的LTL明顯縮短與對照組(bp=5506,P=0.01)及緩解組(bp=5499,P=0.03)相比。然而,緩解組與對照組組LTL長度無明顯差異(P=0.84),但緩解持續時間與LTL正相關。此外,在整個樣本中,焦慮程度得分與LTL相關,符合劑量-反應關係。

        結論,當前患焦慮障礙但沒得緩解的患者的端粒長度LTL較短,表示存在細胞加速衰老過程,但此過程在緩解後可能會有部分可逆。(文章詳見—— BJPsych:焦慮可加速細胞衰老)

        哎喲,焦慮可真壞,那咱們要如何才能打倒焦慮這個敵人呢?

        【9】運動!單次鍛煉即可降低焦慮水平

        研究者在PubMed、EBSCOHost、Medline、PsycINFO、ERIC及ScienceDirect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共36項RCT研究有效應量(ES)產生(Cohen d值),且符合納入標準。

        ES加權平均數較小(Hedge's g=0.16,標準誤差(SE)=0.06),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對照組相比表明,一次性運動就可帶來焦慮狀況的改善。

        總體ES具有不均一性,且為事後分析;同時使用隨機及混合效應模型進行探索性分析,發現幾個調節變量,其中包括:樣本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基線活動水平、運動強度、形態及控製條件、隨機化、總體研究質量、焦慮評估(P<0.05)。

        來自高質量研究的積累證據表明一次的急性運動可使焦慮狀態小幅降低。(文章詳見——生命在於運動:單次鍛煉即可降低焦慮水平)

        【10】針灸有利於減輕焦慮

        研究者稱,電針刺足三裏(作用於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的鈍性刺激會影響機體的慢性疼痛體驗、免疫係統、情緒和情感等因素),可以影響HPA軸進而減少相關激素的分泌,一些抗抑鬱藥和抗焦慮藥的作用機製也是如此。

        對於因感冒引起慢性疼痛的小鼠,采用針灸治療可以抑製HPA激素分泌,進而減輕小鼠疼痛,且這種作用效果是持久的。

        試驗分為四組進行:一組小鼠采用針灸方式(經電針以保證電刺激均勻分配);一組小鼠采用假針灸的方式(電刺激不在穴位);安慰劑組不給予任何針灸治療;對照組既無壓力源也無針灸治療。研究人員采用兩種試驗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小鼠接受規律的針灸治療,而另一種方式是在小鼠存在壓力源時進行針灸治療。目的是探究哪種針灸方式在臨床更常用。

        試驗證明,小鼠接受慢性冷刺激數分鍾後針刺足三裏同壓力源出現前預防性針刺足三裏穴一樣有效,都可減少應激激素的升高。且該試驗采用一種藥物作用於HPA軸以減少激素的分泌,事實證明,該藥物具有同針灸相同的效果,這也間接證明了針灸的作用十分有效。(文章詳見——Endocrinology:針灸有利於減輕焦慮和抑鬱情緒)

        【11】術前使用iPad可分散並降低兒童的焦慮

        研究中對照組的54名兒童使用咪達唑侖,口服或直腸給藥;iPad組的58名兒童麻醉前20分鍾用iPad玩年齡相當的遊戲。結果發現,兩組兒童的焦慮控製效果一樣。雖然該小組還沒有發表關於其研究結果的全文,但是研究人員已將其詳細結果在線發布。

        研究已證實移動互動工具可有效減少孩子在手術室中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兩名獨立的心理學家在不同時間評估兒童和其父母的焦慮水平:到達醫院時,父母與孩子分離時,誘導麻醉(兒童),藥物管理後在護理間,以及最後一次劑量後30分鍾或到達護理間後45分鍾。

        此外,在使用麻醉劑時,iPad組的效果更好。在評價麻醉質量時,家長和護士都認為iPad組評分更高。該研究領導者Dominique Chassard,來自拉瓦爾裏昂醫院,總結道,“在兒科手術中,使用iPad或其他平板設備是一種無任何鎮靜作用但能有效減輕圍手術期應激的非藥物的工具。”(文章詳見——術前使用iPad可分散並降低兒童的焦慮)

為何女性更容易焦慮?

        導語:我們在壓力麵前的緊張感,受到大腦複雜回路的控製。現在Rockefeller大學的科學家們鑒定了其中的一個關鍵分子,這個分子負責減輕焦慮。有趣的是,它似乎隻在雄性小鼠中起作用,對雌性小鼠的焦慮沒什麼影響。相關論文發表在Cell雜誌上。

        我們在壓力麵前的緊張感,受到大腦複雜回路的控製。現在Rockefeller大學的科學家們鑒定了其中的一個關鍵分子,這個分子負責減輕焦慮。有趣的是,它似乎隻在雄性小鼠中起作用,對雌性小鼠的焦慮沒什麼影響。相關論文發表在Cell雜誌上。

        “這裏涉及的細胞在雄性和雌性大腦都一樣,”這項研究的領導者Nathaniel Heintz說。“同種刺激激活的同類細胞居然在兩性之間產生了不同的效果,這是非常罕見的。”他和同事在研究中展示,蛋白CRHBP(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binding protein)通過抑製一種壓力誘導技術減輕雄性小鼠的焦慮感。

        人們常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確,男性和女性在許多方麵差異很大,比如社交行為、情緒性行為以及與這些行為有關的疾病。舉例來說,自閉症在男性中比較多見,而焦慮相關疾病在女性中更為普遍。

        Heintz實驗室之前的工作為此提供了一種解釋。他們發現了一類被催產素激活的神經元。催產素可以說是“愛的荷爾蒙”,它讓情侶陷入愛河,形成母嬰之間的紐帶,幫助團隊彼此協作。他們發現,在雌性小鼠中催產素更迅速的激發這些神經元,促進相應的社會行為,但對雄性小鼠的社會行為似乎沒什麼影響。

        現在研究人員通過光遺傳學技術,對雄性小鼠的上述神經元進行了研究。在行為測試中“如果小鼠感到焦慮,它們就不會離開保護區,”Heintz說。“我們發現,刺激雄性小鼠的這些神經元,它們會更頻繁地離開保護區,這意味著它們的焦慮感比較弱。但在雌性小鼠中,激活這些神經元對焦慮感沒什麼影響。”

        研究表明,催產素激活這些神經元的時候,影響了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的不同行為:雄性小鼠焦慮感減輕,而雌性小鼠的社會行為得到增強。隨後他們用TRAP技術分析了催產素敏感性神經元生產的蛋白。他們看到,CRHBP是這些細胞中產量最大的一種蛋白。“我們在這些神經元中揭示了一個信號傳導通路,”Heintz說。“CRHBP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結合,阻止這種壓力激素繼續增大壓力。”

        那麼,CRHBP為何隻能緩解雄性小鼠的焦慮感呢?這項研究顯示,雌性小鼠初始的壓力激素水平要比雄性小鼠高得多。Heintz指出,CRHBP降低激素水平的效果可能還不足以影響雌性小鼠。而在雄性小鼠中,CRHBP的效果可以有效影響其行為,減輕壓力和焦慮感。

        原始出處:

        Li K1, Nakajima M1, Ibañez-Tallon I1, Heintz N2.A Cortical Circuit for Sexually Dimorphic Oxytocin-Dependent Anxiety Behaviors.Cell. 2016 Sep 22

父母罹患抑鬱焦慮,哪些子女容易重蹈覆轍?

        眾所周知,抑鬱焦慮家族史是罹患上述疾病的高危因素;然而,這一危險因素的具體幅度尚不十分明確。例如,父母中僅有一方罹患抑鬱焦慮,與雙方均存在此類問題,子女的患病風險有何差異,仍需進一步澄清。針對抑鬱焦慮個體的子女,我們需要確定“高危中的高危”個體,以實現更富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為明確這一問題,針對較大樣本的長期隨訪具有重要意義。

而非單純存在抑鬱焦慮表現

        2000-2002年間,荷蘭格羅寧根大學Petra J. Havinga等招募了366名焦慮抑鬱父母的523名子女(13-25歲),並進行了為期10年的隨訪。這些父母均因抑鬱和/或焦慮障礙接受專科治療,320人罹患經由複合性國際診斷交談表(CIDI)確診的抑鬱障礙(其中56.9%共病焦慮障礙),207人罹患焦慮障礙(其中87.9%共病抑鬱障礙),。研究者在基線及4、6、8、10年時對這些父母的子女進行了精神科評估,並繪製了Kaplan-Meier生存曲線。

        本項研究於11月22日在線發表於J Clin Psychiatry(影響因子 5.408)。

主要結果

#FormatImgID_0#

        性別對罹患焦慮抑鬱風險的影響(Havinga PJ, et al. 2016)

        ▲ 20歲及35歲時,這些患者子女的抑鬱和/或焦慮累積發病率分別為38%和64.7%。

        具體來看,患病子女中,29.3%僅罹患心境障礙,18.1%僅罹患焦慮障礙,52.6%為抑鬱和焦慮共病;共病人群中,24.8%的原發病為焦慮障礙(焦慮障礙先於抑鬱障礙2年以上出現),31.0%的原發病為心境障礙,44.2%為兩年內先後罹患兩類疾病。

        ▲ 子女罹患抑鬱和/或焦慮的高危因素包括:

        1. 父母患病時年齡較輕(定義為父母至少一方在20歲之前患病,HR = 1.33; 95% CI, 1.00–1.77)

        2. 父母雙方患病(HR = 1.58; 95% CI, 1.10–2.27)

        3. 女性(HR = 2.34; 95% CI, 1.74–3.15)

        ▲ 家庭功能均衡(Balanced family functioning)是子女免於患病的保護因素(HR = 0.73; 95% CI, 0.56–0.96)。

        家庭功能對子女罹患焦慮抑鬱風險的影響(Havinga PJ, et al. 2016)

        研究中,家庭功能經由受試後代在基線時的家庭維度量表(FDS)凝聚力及適應性量表得分評定。FDS基於家庭適應性及凝聚力評估量表(FACES)製定,適應性分為4個等級,分別為僵硬、結構化、靈活及混亂;凝聚力同樣分為4個級別,分別為脫節、分開、連結及糾纏。家庭功能均衡的定義為:兩個維度均處於中間的兩個等級(結構化和靈活;分開和連結),其他情況則被視為不均衡。

討論

        考慮到抑鬱焦慮的高患病率,相當一部分兒童“被迫”生長在父母焦慮抑鬱的家庭中。本項研究顯示,若父母罹患符合疾病分類學診斷標準,並需要專科治療的抑鬱焦慮,約三分之二的個體會在35歲時同樣罹患此類疾病。其中,父母疾病早發、父母雙雙患病及女性是高危中的高危群體,風險在此基礎上升高30%以上,而家庭功能均衡,即擁有良好的凝聚力和適應性,則有助於這些子女免於患病。

        然而,本項研究的臨床意義遠不僅僅在於一些數字。對於臨床而言,識別高危個體有助於開展患者宣教和早期幹預;從研究角度出發,未來人們需要探討的課題還有很多。例如,為什麼有些個體能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擁有多個高危因素,缺乏保護因素)免於患病,而另一些父母病情相對較輕的個體卻未能幸免。更精準地了解這些內容或有助於我們設法提高這些高危人群的心理韌性,進而改善總體轉歸。

        文獻索引:Havinga PJ, et al. Doomed for Disorder? High Incidence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Offspring of Depressed and Anxious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Clin Psychiatry. 2016 Nov 22. doi: 10.4088/JCP.15m09936. [Epub ahead of print]

全麵二孩”之心理學 :焦慮,比生孩子更痛苦

        醫學上疼痛分為12級,分娩是最痛的那一級。然而,經曆過分娩之痛的王琴(化名)卻覺得,生二孩隨之而來的心理壓力,比生孩子更痛苦。在經過數百個日夜的糾結和思慮之後,2016年12月25日, 33歲的王琴下定了決心:再要一個寶寶。

        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做出的決定:二孩出生後誰帶?家庭經濟能否支撐?大孩能否與二孩“和平相處”……種種問題讓王琴糾結再三,甚至因此患上心理疾病。

        全麵二孩時代,二孩是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而由此帶來的家庭和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引人關注。

焦慮

糾結生不生二胎 她患上心理疾病

        2016年12月25日11時30分,33歲的王琴走出醫院的大門,剛剛做完產檢的她長籲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做出決定:生下這個二孩。

        “單獨二孩”、“全麵二孩”政策出台後,二孩一度成為王琴和丈夫林軍(化名)日常交談的關鍵詞,夫婦倆曾為此糾結了一兩年。一邊是自己和家人對二孩的渴望,一邊是生育二孩後誰來帶、家庭經濟承受能力、自己職業規劃等種種擔憂。

        每次看著別人家的二寶,王琴都十分羨慕,臉上會不由自主的蕩漾起笑容。王琴的大寶是個兒子,今年5歲半,雖然有點調皮,但也十分機靈。“我丈夫和我都希望再生個女兒。”王琴說,女兒要乖點,如果兒女雙全,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作為獨生子女的王琴夫婦,渴望生二孩還有一個考慮:“獨生子女太孤單了,讓兒子長大後有個親情支撐。”她的丈夫也認為,等哪天他們老了,不在了,兒子除了自己的愛人,還有一個血脈相連的親人,遇事至少不會有那種孤立無援的感覺。

        然而,生二孩的現實困境,也擺在眼前。首先的問題是,二孩生下來誰帶?大孩出生時,由家中老人在帶,這成為王琴的一個遺憾:“生活方式差別太大了,教育娃娃的理念也完全不同。如果再生一個娃娃,我不想再用隔代教育的方式。”

        其次,生二孩後,家中經濟還能支撐嗎?王琴生活在一個小城市,她在公司上班,林軍做點生意,家庭年收入30多萬元,平均月收入3萬元左右,有一套房一輛車,每年寒暑假都會帶兒子出去旅遊。“現在養一個兒子,基本可以‘富養’。”林軍擔心的是,如果再生一個孩子的話,就隻能給孩子提供基礎的東西了。

        林軍扳著指頭算了算,從準備生二孩到孩子長大共要經曆出生之前、新生兒階段、幼兒階段、小學、中學、大學階段等,按照目前市場行情標準,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最少需要50萬元。如果生活在大城市,這個數字要翻番。

        更讓王琴感到糾結的,是來自職場的壓力。目前,王琴在公司是中層幹部,領導對她非常賞識,也屢屢被委以重任。如果她真的決定要二孩,再把懷孕、生產、產假、哺乳的“流程”走一遍,也許等休產假回來,連現有的職位也會不保了。

        在2015年和2016年的兩年裏,王琴和林軍因為生不生二孩的問題,討論過不下數十遍。2016年下半年,王琴意外懷孕了,“生不生”的問題暫時被擱置,但她卻依然處於“二孩焦慮”中,她常常出現多夢、失眠等狀況,甚至開始莫名擔心二孩會不會健康。

抑鬱

壓力太大,她甚至嚐試“蹦跳流產”

        其實,王琴這樣的焦慮並非個案。資深義工、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劉益姣去年在湖南長沙開通了首條孕產婦抑鬱症谘詢幫扶公益熱線,熱線開通一年來,已接受10餘例患抑鬱症的孕產婦谘詢求助。劉益姣說,隨著“全麵二孩”政策的實施,高齡媽媽越來越多,孕產婦抑鬱症也隨之高發。

        羅群(化名)年輕時先後懷過多個孩子,最後隻順利生下一個女兒,常感慨做媽媽不易。今年女兒6歲了,趕上“全麵二孩”政策,公婆又催她懷二胎,並以要讓兒子和她離婚為要挾,逼她再生個兒子。在醫院調理治療半年後,36歲的她終於懷上二胎。

        “能不能生男孩?這幾乎成了我人生遇到的最大的坎。”公婆的態度,讓在家裏保胎的羅群比沒有懷孕時更加憂心不已。重重心理負擔之下,她一度想放棄這個孩子。她恍惚之下參考之前幾次流產經驗,嚐試反複蹦跳等高危動作,直到出現流產先兆。家人發覺後,將羅群送進醫院保胎,並了解到她行為的偏激,請來在社區做心理輔導義工的劉益姣,對她進行心理治療和幫扶。

        劉益姣評估發現,公婆、丈夫對二孩性別的要求,提出離婚要挾對家庭關係的影響,原有子女對新生命的接納程度,都是二胎準媽媽們患抑鬱症的由頭。經過長時間跟蹤治療後,羅群家老人對孩子性別的要求不再強烈。最終羅群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全家皆大歡喜。

        成都壹心公益發展中心心理專家、心理督導師張小瓊介紹,由於女性懷孕時身體激素的變化,以及高齡生育的風險,導致高齡孕婦更容易焦慮,從而患上憂鬱症。

小調查

37名小學生

        去年10月,吳萍在大女兒4歲時,又生下一個小女兒。雖然老大老二之間的矛盾並不突出,但35歲的吳萍(化名)已經明顯感覺到,老大的情緒變化。

        吳萍承認,在生下老二後,確實對老大有所忽略了。前不久,吳萍抱著1歲多的小女兒看電視,大女兒忽然說了一句話:“不公平。”當時吳萍都沒在意,晚上睡覺時,她反複思考著大女兒說的這三個字,難以入眠。

        生活中,吳萍沒少抱怨姐姐不夠“懂事”——她不謙讓著妹妹、經常和妹妹起摩擦。有幾次,吳萍甚至不問青紅皂白,對大女兒動了手。幼兒園老師告訴吳萍,大女兒比以前更沉默寡言了,希望跟孩子多溝通。

        如果爸媽生二孩,老大啥感受?樂山市陽光實驗學校的語文老師禇延萍曾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要求每位同學以書信形式作答(上圖)。據統計,全班37名同學中,有17人不同意爸媽生二孩,認為“會把錢多用在弟弟妹妹身上”“怕弟弟妹妹分享父母對自己的愛”等。

        對於這些問題,樂山的陳玨在生二孩之前就未雨綢繆,讓大寶參與到迎接二寶的各種準備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明白,即使弟弟、妹妹出生,也不會影響到父母對自己的那份愛,而且在遇到挫折時,兄弟姐妹之間可以相互幫助。

        現在陳玨的大寶5歲半,二寶1歲9個月,兄妹之間還是經常發生摩擦。“這是正常的,每個二孩家庭都不可避免。”陳玨認為,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打消大寶心中的顧慮,也可以考慮為大寶創造更多照顧親近二寶的機會,增進倆孩的感情,教會大寶懂得愛。

透視眼

70%家庭擔心二孩影響夫妻關係

二孩不應成為夫妻感情“羈絆”

        “全麵二孩”政策後,圍繞著二孩的產前產後,以及由此引發的家庭和心理問題,正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

        廣東廣播電視台廣播新聞《二孩媽媽必修課》節目調查顯示,70%的二孩家庭將“良好的夫妻關係”列為要二孩最重要的因素,並且數據也顯示,在已經生育二孩的家庭中,最突出的家庭矛盾是夫妻關係的緊張,而不是常見的婆媳矛盾、大寶與二寶之間的矛盾。

        對於生不生二孩的糾結,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婚戀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展鴻認為,是否生二孩,可以像處理婚姻問題一樣,采取“最小遺憾法”。胡展鴻表示,如果夫妻雙方生育意願很強烈,認為如果不生將是人生的遺憾,同時,身體狀況又符合要求,當然應該鼓勵生;但如果覺得因為生二孩而放棄事業機會是人生的遺憾,或者認為無法提供給孩子最好的條件是遺憾,那就選擇不生。

        對於準備生二孩的家庭,澳門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林紫心理谘詢中心谘詢師邵鄒穎建議,首先需要評估夫妻關係是否融洽。如果夫妻關係比較緊張,經常有分歧和矛盾,在這種狀態妥善處理之前不建議生二孩。多一個孩子,容易激化矛盾,給家庭生活帶來混亂,對於孩子和家庭都不好。她說,之所以將夫妻關係排在第一位,是因為對於孩子而言,爸爸媽媽相親相愛是最重要的,就像種子需要肥沃的土壤與和風細雨的環境。

        在成都壹心公益發展中心心理專家、心理督導師張小瓊的谘詢案例中,也曾有因妻子生完二孩後,夫妻關係緊張丈夫出軌的案例。

        胡展鴻認為,婚姻需要彼此用心經營,二孩不應成為夫妻感情的“羈絆”。有些家庭夫妻關係緊張,並不一定是生二孩引起的,也可能是夫妻感情本身出現了問題,“二孩”讓問題更突出,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這需要夫妻雙方互相體諒和包容。”胡展鴻認為,丈夫要理解妻子的不易,當對婚姻產生厭倦時,丈夫不妨試著去改變你們的相處模式,多分擔一些妻子的壓力,而妻子也要學著去改變,提升自己的外在和內在,讓丈夫看到你的自信和魅力。

一項焦慮障礙基礎研究對治療方式的啟示

        從神經解剖學角度解讀恐懼時,人們長期關注以杏仁核為中心的“恐懼回路”。人類的情緒受大腦回路控製,該回路由前額皮層、杏仁核、海馬、前扣帶回等腦區組成;它們負責整合加工情緒信息,產生情緒體驗和行為。這個回路經常被用來理解焦慮障礙患者為何會有“過分的恐懼和不成比例的擔憂”。

        例如,個體麵對恐懼時的主觀體驗,以及麵對恐懼或威脅時的行為和生理反應(如“戰鬥或逃跑”,交感神經喚起產生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等)均可被視為恐懼回路的作用。

        然而,研究焦慮治療方法時,動物實驗模型可成功地複製出焦慮障礙人類患者受到威脅時的生理反應,但並不能充分捕捉到人類對於恐懼和焦慮的內心感受,即“得其形而未得其神”。

“雙係統”恐懼模型

        日前,《美國精神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提出新的概念性框架,即“雙係統”神經學模型,取代了單一恐懼回路模型。雙係統框架既可以解釋人類在麵臨威脅或恐懼時的生理反應(凍結反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還可解釋另一個不同但相關的回路:該回路控製人類對恐懼或焦慮的主觀感受,迫使患者主動尋求治療。

        研究由Joseph LeDoux博士及Daniel Pine博士合作開展。作者指出,個體麵對即將到來的威脅時所出現的生理和行為反應,包括“戰鬥或逃跑”,是由皮層下集中於杏仁核上的神經網絡管理;通常,這種應激反應是無意識的。

        然而,他們認為針對恐懼的主觀體驗是由高階大腦皮質網絡管理,這也可以解釋個體對焦慮情緒的認知過程控製,如注意、信息加工和工作記憶。換言之,麵臨恐懼時的行為和生理反應與主觀情緒體驗是由大腦不同的係統所管理,焦慮的主觀體驗更多受到個體意識和認知的參與,而焦慮的生理與行為反應更多是非自主、無意識的。

1. 恐懼單一回路模型

2. 雙係統模型

        傳統的恐懼回路模型假定其樞紐位於皮層下回路的杏仁核,而雙係統模型則提出,高階皮質回路所涉及的記憶和注意負責恐懼和焦慮的主觀感受。

        若LeDoux和Pine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對於抗焦慮藥物研發則將具有重要意義:若動物模型建立在單一的恐懼回路模型基礎上,那麼基於這些模型所研發出的抗焦慮藥或許可以改善焦慮的生理及行為效應,但不能充分“照顧”到人們麵對恐懼和焦慮時的主觀感受。

各方觀點

        LeDoux稱,傳統觀點認為,類似於恐懼的情緒來自動物大腦恐懼回路的激活;按此邏輯,用於減少動物的恐懼、焦慮行為和生理反應的方法,如使動物減少膽小行為的藥物,也可減少人類的恐懼和焦慮。然而對於人類而言,治療焦慮的藥物並不總是有效,尤其是個體主觀感受的焦慮情緒。考慮到負責情緒、意識感受的大腦回路可能不同於掌管行為和生理反應的大腦回路,具體治療手段可能不盡相同。

        焦慮的行為及生理症狀可使用藥物或特定心理治療手段(如認知行為治療)治療,但針對焦慮恐懼的主觀體驗則可能須針對感覺自身加以解決。

        加州大學精神病學係Murray Stein博士指出,本項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可能引導相關領域人員重新考慮焦慮和恐懼的實質。LeDoux和Pine認為,我們可能在動物模型的誤導下“跑偏”了,因為我們在動物身上構建的並不是我們所希望在人類身上測量、評估和治療的那種焦慮或恐懼。

        不過在LeDoux看來,動物研究並非沒有價值,因為焦慮的行為/生理學症狀及主觀體驗都需要研究和治療,隻是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前者可通過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加以改善,但心理治療可能對焦慮主觀體驗的改善意義更大。如果我們知道如何使用動物模型,那麼動物研究還是很重要和有用的。我們對大腦的理解僅限於對我們知道的生理過程的理解;如果我們誤讀了恐懼和焦慮的實質,針對治療手段的研究失敗並不奇怪。

        目前,藥物和心理治療在焦慮的臨床治療中均占有一席之地;總體而言,兩者針對焦慮患者的總體療效相仿,均為焦慮一線治療手段。指南建議,對於大部分焦慮恐懼障礙,當患者並未從CBT中獲益或應答欠佳時,可以試用藥物治療;與之類似,對藥物治療應答欠佳的患者也可試用CBT。然而,目前尚無證據支持常規聯用心理及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LeDoux JE, Pine DS. Using Neuroscience to Help Understand Fear and Anxiety: A Two-System Framework. Am J Psychiatry. 2016 Nov 1;173(11):1083-1093.

        2.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xiety,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BMC Psychiatry. 2014 Jul 2;14(Suppl 1):S1.

評論

主頁 |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 聯係我們 | 友情鏈接 | 版權聲明 | 關於我們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