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達標了嗎? 介紹一個簡單易用的自我評估量表--RAPID3

2010年提出了RA的目標治療:就是要達到緩解以防止結構破壞導致的永久性傷殘。不斷有新的證據表明,維持緩解與獲得緩解同樣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在臨床診療中關注病情是否達到並一直處於緩解狀態,如治療一段時間病情仍沒達到緩解,應及時調整治療,爭取盡快達到緩解,這就需要我們尋求一個簡單易行的緩解標準來指導我們的臨床診療工作。目前RA缺少單一或確定的金標準來評估病情,比較常用的有ACR、m ACR、DAS44、DAS28、DAS28-CRP、CDAI、SDAI、RAPID3等標準。

傳統的評估手段常以醫生為中心,患者參與度較少,並容易忽視一些對病情影響更大的因素,如合並症、藥物毒性、心理狀態及疾病花費等。近年來,為了更真實反映疾病對患者影響以便指導治療、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及社會功能,出現了一些從患者角度出發的評估工具。其中,RAPID3標準隻需要病人在候診時完成調查問卷即可很快獲得評分,操作簡便,對於其臨床應用值得期待。

現有研究開始關注RAPID3標準,提出RAPID3標準適合用來作為臨床診療中判斷緩解與否的標準。該問卷可由患者在候診時花費5-10分鍾完成,並可作為患者就診的常規程序,根據問卷很快活的功能評估(FN)、疼痛評估(PN)、患者全麵評估(PTGL),再需花醫師5-10秒的時間,就可以獲得RAPID3評分。RAPID3標準是針對患者提供資料而獲得的數據,可重複性強,且該標準方便、易行,臨床實用性強。而且研究還發現RAPID3標準與常用的疾病活動評估工具-DAS28、CDAI及SDAI顯著正相關,說明使用RAPID3標準判斷病情是否緩解的能力與DAS28、CDAI及SDAI標準相當。所以RAPID3標準作為在臨床診療中判斷病情緩解與否的標準值得期待。

關於RAPID3(RA患者自我評估表)填寫

及醫學人員審閱說明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自我評估表是患者在候診時完成的,醫生在接診前或接診中會審閱該表格。

如果患者時一周前完成問卷的,那麼在此次就診時還需要重新填寫一次。

·

RA患者自我評估表總共有3個項目

1. 功能評估(FN):

主要由10種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組成的,對應a-j評估項。患者回顧過去一周內做這10項事情的情況,患者是否真的做過這些事情並不重要,關鍵是患者是否能夠自己獨立完成這些項目。每項以0-3分評判。“毫無困難”評判為0分,“稍有困難”評判為1分,“很困難”評判為2分,“無法完成”評判為3分。由專人將10項(a-j)計算總分,然後將總分處以3對應表格下方換算參考值所得的分數就是功能評估項目的分數。將這個分數填入下方“醫學人員填寫”欄的“FN”空格中。

2. 疼痛評估(PN):

在這一項中我們並不需要一把真實的尺子,而是使用視覺模擬尺完成的。在這裏我們沒有采用傳統的10個單位的10cm尺,而是采用21個點分割了20cm的長度,增加了0.5單位。0代表完全不痛,10代表極度疼痛。患者根據自己疼痛的程度在這個視覺模擬尺的分割點處標出,由專人填入“醫學人員填寫”欄的“PN”空格中。

3. 患者全麵評估(PTGL):

與疼痛評估的視覺模擬尺類似,患者全麵評估也是以0.5單位分割的10cm尺。0代表非常良好,10代表非常不好。患者根據自己的總體情況在這個視覺模擬尺的分割點處標出,由專人填入“醫學人員填寫”欄的“PTGL”空格中。

RAPID3

就是以上3項分數的總和,分值範圍為0-30分。

0-3分為緩解,

3.1-6分為低度活動,

6.1-12分為中度活動,

12分以上為高度活動。

由專人計算後將分值填入“醫學人員填寫”欄的“RAPID3”空格中,並在相應的疾病活動度標尺上勾選分值所對應的疾病活動度。

類風濕關節炎某些臨床現象的解釋

以下內容來自《圖表式臨床風濕病學》。

類風濕關節炎某些臨床現象的解釋

臨床現象

活動期晨僵

清晨睡覺或午休起來以及活動減少時,水腫液可蓄積在炎性組織中,引起關節發僵。隨著關節和肌肉的活動,水腫液被關節附近的淋巴管吸收,發僵可緩解

握力下降

(1)關節滑膜炎

(2)繼發於疼痛引起的反射性肌肉收縮下降

(3)關節、骨和肌腱畸形

(4)屈肌肌腱炎

(5)交感神經張力改變使血管缺血,引起疼痛

(6)炎症或淋巴管引流引起的水腫

(7)肌肉萎縮或纖維化

陰雨天關節症狀加重

(1)關節周圍本身的神經和血管功能不全,血管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對氣候不能適應

(2)濕度增加,使關節神經敏感度增高,加上寒冷使血流速度下降、滯留在關節局部的血液和滑液中的纖維蛋白原增多、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含量增高及球蛋白凝聚等,使滑液粘度增高,加大了關節活動時的阻力,關節疼痛加重

(3)氣壓降低,使關節間隙液體不能壓向血液和周圍組織,積聚在關節腔中,導致細胞內壓升高,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受累特點

以下內容來自《圖表式臨床風濕病學》。

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受累特點

關節受累特點

臨床表現

持續性關節炎

關節疼痛壓痛、腫脹及活動受限等炎症表現持續6周以上

累及可動關節

隻累及四肢關節等可動的滑膜關節

小關節受累為主

四肢小關節,尤其掌指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腫痛受累多見,大關節受累多在小關節之後

對稱性關節受累

左右兩側同一關節區的關節同時累及,不一定兩側絕對完全對稱

多關節受累

一般可累及5個或5個以上關節,在14個關節區中至少有3個以上的關節區同時受累

關節明顯晨僵

活動期晨僵時間常持續在1小時以上,有時長達半天或一整天,經活動或使用藥物後,晨僵能得到緩解

破壞性關節炎

關節炎症反複發作及持續遷延不愈,關節軟骨和骨遭到破壞,形成多種特征性的關節畸形,最終導致關節功能喪失及殘疾

關節周圍組織受累

關節附近的肌腱、腱鞘及滑囊均可受累,最常受累的滑囊是肘後鷹嘴處滑囊、肩峰下滑囊、轉子、腓腸肌及跟腱滑囊等

骨丟失和骨質疏鬆

發生骨丟失和骨質疏鬆及因骨質疏鬆導致骨折的危險性均明顯增高,相關因素包括病情活動、關節活動受限和抗類風濕藥物(尤其是糖皮質激素)的使用等

類風濕關節炎的相關尋常型肺間質病變“非同尋常”

10%的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發生類風濕關節炎相關間質性肺疾病(RA-ILD),其中尋常型間質性肺病(UIP)的預後較差,而其他亞型的相關特征知之甚少。最近,芬蘭庫奧皮奧大學的Nurmi HM等進行一項研究,比較RA-ILD患者各個亞型之間臨床特征的差異,分類為UIP或其他類型的間質性肺病。

研究人員對具有臨床和放射學數據的59例RA-ILD患者進行重新評估和重新分類,分為UIP組或非UIP組,分析兩組間人口數據、肺功能、存活情況,死因和合並症。

高分辨率CT結果顯示,大多數患者(35,59.3%)是放射學所定義的UIP。UIP組中位生存期為92個月(95%CI 62.8-121.2),非UIP組為137個月(95%CI 31.0-243.0)組,兩組間無統計學差異(P=0.417  )。因呼吸係統疾病而住院的人數UIP和非UIP兩組間有顯著差異(1.9±2.6比0.5±0.9,P=0.004),吸氧的人數比例兩組間有顯著差異(8,22.9%;0,P=0.016),死亡人數(23,65.7%;10,41.7 %,P=0.046)和擴散能力下降(56±20.6比69±20.2,P=0.021)兩組間亦有顯著差異。在UIP組呼吸困難和吸氣濕羅音更經常檢測到。RA-ILD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占39.4%)。高血壓、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和哮喘是常見的合並症。13.6%的患者RA診斷之前就確診為ILD。

該研究表明,類風濕關節炎合並肺間質疾病的患者中,尋常型肺間質疾病的臨床特征不同於其他亞型的患者,一些並發症通常與類風濕關節炎相關肺間質病變有關,但肺間質病變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RA患者如何走出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誤區?!

由於風濕免疫疾病是醫學界的後起之秀,且風濕相關疾病的科普力度相對薄弱,目前人們對類風濕的認識還存在很多誤區,例如重視度不夠,認為“關節痛不要命,不治也沒啥關係”“早期症狀不診治,關節破壞才就診”;期望祛除病根,嚐遍“神農百草”“印度神藥”“黑螞蟻、蛇藥酒”;擔心西藥有毒,治標不治本,怕“免疫抑製劑”、“激素、止痛藥”等等。

但從根本上,類風濕關節炎屬於炎症免疫性疾病,滑膜異常增生及血管翳組織對骨質的侵蝕破壞是導致關節畸形甚至致殘的根本原因

01

發病初期

關節腫脹及晨僵為主要症狀,此時局部炎症明顯,早期、快速、及時、有效的控製疾病活動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對關節症狀引起足夠重視,早起診斷、早起治療才能防患於未然。

02

治療方麵

激素和消炎止痛藥發揮著快速抗炎的作用。由於大部分免疫抑製劑起效較慢,往往需要2-3個月才能發揮治療效果,在此之前,激素及消炎止痛藥則是控製炎症的主力軍,二者固然有很多副作用,但短期、小劑量、且在醫生的規範建議下使用,其實是相對安全的。

慢作用的DMARDs是治療風濕病的傳統有效的藥物。由於大部分免疫抑製劑的說明書都會提及肝腎功能損傷或者骨髓移植等副作用,致使大部分病友都唯恐避之不及,以至自行停藥、尋求“神藥、偏方”。在臨床上,固然有部分病人會因為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惡心、脫發、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異常等不適,但隻要遵循醫囑定期監測、早期發現、及時調整用藥,最終都能獲得“疾病控製”和“不良反應消失”的雙贏局麵。

03

類風濕關節炎並不可怕

隻有從本質上認識疾病,了解發病機製及相應的治療原理,才能以良好的依從性堅持規律診療,避免治療誤區。所以,普及風濕相關疾病的健康宣教既是風濕科醫生的義不容辭的任務,也是一代代風濕科新老病友所要肩負的責任!

評論

主頁|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聯係我們|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網站地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