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4日,由亞太消化疾病周聯合會、亞太胃腸病學會、亞太消化內鏡學會、亞太肝髒研究學會和國際消化外科學會聯合主辦的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新加坡新達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有近2000人參加了會議。

精彩圖片
會議熱點

藥物遺傳學促進丙型肝炎治療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新加坡新達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上,日本國家健康與醫療中心溝上(Mizokami)教授介紹了慢性丙型肝炎(CHC)的優化治療,並將藥物遺傳學與臨床實踐相互結合。人類基因組計劃取得 [詳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製和處理

在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APDW)上,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法斯(Fass)教授在報告中談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症狀通常包括餐後飽脹、早飽、上腹痛及上腹部燒灼感。餐後不適綜合征須包括至少1周數次的常規量進食後的飽脹感或至少1周數次的早飽。判 [詳細]

腸易激綜合征新的靶向治療途徑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新加坡新達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塔利(Talley)教授在會上介紹了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與治療進展。目前,IBS確切發病機製尚不清除,但有研究提示, [詳細]

血清學和分子標誌物可指導炎性腸病治療

在第11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會上,來自美國雪鬆—西奈山醫學中心的麥戈文(McGovern)教授總結了目前炎性腸病(IBD)治療常用的血清學和分子標誌物,並提出展望。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 [詳細]

內鏡成像技術發展助力消化道腫瘤診斷與治療

日本慈惠會醫科大學田後(Tajiri)教授認為影像增強內鏡技術,如窄帶成像(NBI)和自動熒光成像(AFI)可提高內鏡下胃腸道疾病的診治水平。通過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診斷可達到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等同或類似 [詳細]

幹細胞與結腸癌發病相關

新加坡醫學生物研究所巴克(Barker)教授及其小組在研究腸道幹細胞與結腸癌的關係中取得進展。道上皮作為身體屏障之一,長期受到藥物和化學物質的侵襲,需要定期的自我更新。更新是由定位在小腸腺的上皮小凹中 [詳細]

消化內鏡:活躍並充滿挑戰的領域

本屆亞太消化疾病周(APDW)充分展示了目前國際消化內鏡領域的前沿內容。許多專家介紹了自己出色的工作,表明亞太地區在內鏡診斷及治療領域處在世界前列。 [詳細]

結直腸癌篩查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亞太地區結直腸癌研究小組通過對亞洲11個城市17個中心共1892例多個民族人群進行篩查發現,年齡、性別、家族史和吸煙是結直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據此建立了1~7分的亞太地區結直腸癌篩查評分係統(APCS),分析顯示,評分為中危和高危的個體 [詳細]

超聲內鏡專題研討會收獲頗豐

超聲內鏡(EUS)依然是APDW 2011廣為關注的熱點之一。有別於以往的是,此次於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外科培訓中心首次進行了動物模型的“手把手”治療內鏡及EUS培訓班,在會議期間還首次組織22位來自亞太各國的超聲內鏡醫師進行了專題研討。 [詳細]
精彩專題鏈接
主頁| 廣告條款 |法律顧問|聯係我們|版權聲明|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