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第18屆國際肝移植學會(ILTS)年會於2012年5月16-19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世界各國的肝移植專家就全球肝移植的臨床和免疫抑製進展、移植風險、移植後並發症、活體肝移植及器官捐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髒移植中心與美、法等其他5家中心的6項成果獲得ILTS最高評價-“學術新星”稱號。

會議熱點

“學術新星”專場報道

第18屆ILTS年會於2012年5月16-19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世界各國的肝移植專家就全球肝移植的臨床和免疫抑製進展、丙肝肝移植、移植後並發症、開拓供肝來源、活體肝移植及器官捐獻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探討。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鄭樹森院士應邀共同主持5月16日的大會主會場報告,並且對研究背景進行了4分鍾的介紹,闡述了肝髒移植物急性排斥的免疫學機製及臨床治療問題,並提出了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能否通過比較肝移植術後、發生移植物急性排斥患者之間的免疫調控基因遺傳差異,發現可供臨床醫療工作者鑒別急性排斥反應的特異性生物標誌物;並結合各種肝移植受者的臨床指導意見,推導建立可準確鑒別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高危個體的預測模型。餘曉波博士介紹了他們的研究設計、科學發現及學術價值。該研究延續了“肝移植中心科研工作服務於臨床應用”的理念,以移植受者遺傳多態性為切入點,結合對移植受者術前原發病的分析。在入組的159例中國漢族肝移植受者中,抗原遞呈細胞表麵共刺激分子B7-H3的遺傳多態性和移植受者的主要原發病——乙型肝炎及重型肝炎,均是肝移植術後6個月內受者發生急性排斥反應的主要危險因素。 [詳細]

肝移植風險與風險控製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卡梅倫報告,在以下情況下進行肝移植是徒勞的:終末期肝病模型(MELD)評分高、再移植、複發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特別是患者在很短的時間內接受再次移植。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貝倫格報告,大多數登記數據顯示,HCV感染患者再移植的5年生存率幾乎達到50%。若限製供者年齡、減少供肝的保存損傷、控製排斥反應和糖尿病,HCV感染再移植的效果可以更好。HCV/HIV共感染移植 來自美國UCSF的斯托克報告,臨床試驗表明,人類免疫缺陷病(HIV)/HCV共感染的重症患者,在接受肝移植後移植效果不佳。以上患者在等待名單上的死亡率較高,移植後生存率低、可出現更嚴重的丙肝複發、對抗HCV治療的反應差,會產生更多的排斥反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巴蘇蒂爾報告,三分之二的膽管癌位於肝門部,研究者僅了解其中10%的風險因素,目前尚無篩查標準。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醫學中心和梅奧醫院的經驗表明,放療聯合5氟尿嘧啶治療後再行肝移植,可以取得較高的5年生存率。 [詳細]
精彩圖片
專題鏈接
主頁| 廣告條款 |法律顧問|聯係我們|版權聲明|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